處暑將至,處暑是出伏嗎?處暑後天氣還會熱嗎?聽聽俗語怎麼說的

2021-08-21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處暑將至,處暑是出伏嗎?處暑後天氣還會熱嗎?聽聽俗語怎麼說的

今年的處暑節氣是8月23日,也就是說還有2天我們就要迎來處暑節氣。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太陽黃經達150度,於每年公曆8月22日-8月23日交節。處暑的暑是炎熱的意思,處暑便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到處暑節氣後,太陽直射點會繼續向南移動,太陽的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會向南撤退,所以在處暑後,氣溫會逐漸下降,這也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已經接近尾聲,秋意會越來越濃。眾所周知,每年最熱的時間段就是三伏天,三伏天結束後,天氣會開始變得涼爽,所以很多人分不清處暑和出伏,那麼處暑是出伏的意思嗎?處暑後天氣還會熱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反應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暑指的是炎熱,所以處暑節氣便表示這炎熱暑天的結束。處暑節氣後,隨著太陽的高度不斷下降,熱力也會隨之減退,所以處暑意味著酷暑已經在逐漸消退,不過暑氣散退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處暑後天氣會出現短期的回熱天氣,不過並不會很炎熱,真正的涼意要在白露節氣之後才會開始。出伏是出了伏天,伏天結束的意思,上面說到,三伏天是全年最熱的時間段,出伏指的是三伏天結束,因此出伏也意味著炎熱夏季的結束。雖然處暑和出伏的意思大致相同,不過兩者並沒有多大的聯繫,因為在有些年份,處暑之後才會出伏,但是有時候卻是先出伏後再處暑,比如今年就是先出伏後處暑。

在知道了處暑和出伏的意思後,我們再來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處暑後天氣還會熱嗎?剛剛熬過最熱的三伏天,大多數人已經熱怕了,所以大家都在期待涼爽秋天的到來。在過去人們無法預測到未來的天氣變化,所以人們只能通過平時積累的經驗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走勢,下面我們就從下面這三句俗語中來預測今年處暑後天氣還會不會熱吧!

一、處暑一聲雷,秋里大雨來。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指在處暑節氣當天是雷雨天氣的話,那麼在一整個秋天中,不僅雨水會很充沛,天氣也會很涼快。

處暑雖然意味著暑氣的結束,但是天氣由熱變涼是需要過程的,所以在處暑後天氣並不會立刻變得涼快起來,而是要再小熱一段時間。之所以在民間會有「處暑一聲雷,秋里大雨來」的說法,是因為處暑是秋季到來的象徵,秋季後降雨會變得稀少,因此秋季的天氣將會以晴朗乾旱為主,但是在處暑當天下雨的話,則代表著秋季降水不少反多,老人常說「一場秋雨一場涼」,在進入到秋季後,每次降雨都會導致氣溫下降,所以當處暑當天是雷雨天氣的話,秋季的雨水增多,也就意味著天氣會在降雨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涼爽。

對於農民而言,秋季降雨多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在處暑後降雨天氣增多,這是因為處暑節氣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農作物生長也將進入到最後的階段,此階段的農作物的對水分的需求量減少,對熱量的需求量增加,所以降雨增多,會影響農作物吸收熱量,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在處暑節氣後不久農作物就會開始收穫,如果在農作物收穫期間降水很多的話,便會影響到農民的秋收,輕者導致農作物收成受損,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農作物顆粒無收,所以農民在處暑後特別害怕降雨天氣。

二、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處暑節氣當天是晴天,並且還特別炎熱的話,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會受到秋老虎的影響,天氣還會繼續炎熱一段時間才會變得涼爽。

秋老虎在氣象學上是指出伏以後短期回熱後的35度以上的天氣,在秋老虎的影響下,雖然氣溫並不會特別高,但是空氣會特別的乾燥,陽光又很毒辣,天氣會像夏天一樣讓人熱的喘不上來氣,不過此時已經到了秋天,所以在早晚天氣並不會那麼熱。之所以會出現秋老虎現象,是因為在每年公曆8月末到9月初時,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漸向南移動,但是又突然向北抬,在高壓的控制下會出現晴朗少雲的天氣,因為此時天氣依然炎熱,就像老虎一樣兇猛,因此人們將這一現象稱為秋老虎。

之所以會有「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的說法,是因為處暑節氣已經是秋季的開始,如果此時的天氣依然炎熱,並沒有暑氣散退,秋意涼爽的徵兆的話,那麼便意味著今年的秋老虎同樣的張狂,也可以說處暑當天的天氣是當年有沒有秋老虎的象徵,處暑天氣炎熱,秋老虎就會很兇猛,相反處暑天氣涼爽,當年的秋老虎就沒有了威力,在處暑後天氣就會慢慢變得涼爽起來。

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俗語中的十八盆指的是在處暑後天氣依然炎熱,人們每天都要用大盆曬水來洗澡。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處暑後天氣並沒有轉涼,反而還會繼續再熱一段時間,所以每天人們都會沖澡來降暑,但是到了白露節氣後,天氣已經變得涼爽起來,我們在穿衣時,要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以免受涼。

其實俗語中的十八盆並不是單純指在處暑後我們每天要洗澡,而是指天氣會依然炎熱的意思,十八盆在這裡只是泛指。很多人以為,處暑節氣就是秋天到來的象徵,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國南北跨度大,在我國的南方,處暑後還會在秋老虎的影響下,天氣會再酷熱一段時間,所以這句「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告訴人們,在處暑後要注意繼續防暑,以免中暑,但是到了白露節氣前後,我們應及時增添衣物,以免受涼,因為在進入到白露節氣後,天氣會變得很涼爽,再赤膊露體就會受涼。

後天就是處暑節氣了,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處暑節氣的俗語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4811035_12041588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