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少兒不宜的10部兒童電影

2024-05-31     電影角

回顧過去那些面向兒童的電影,我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結論:現在的孩子們沒有以前的那麼堅強了。或者說,至少他們沒有機會變得那麼堅強了。這不是他們的錯……我是說,看看這些證據。

出於某種原因,在過去,人們對於在兒童電影中加入什麼和不能加入什麼並不太嚴苛。但現在,社會變了,現在的兒童電影都是《神偷奶爸》和《馴龍高手》。雖然這些電影很棒,但它們缺少了那種「讓人睡不著」的感覺,而正是這種感覺讓過去的兒童電影如此令人難忘。

也許認為「令人不安」的電影才是好電影這種想法有點瘋狂,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孩子們並不一定總是需要用歌頌愛和友誼的故事來迎合他們。事實上,成人才是兒童電影的幕後主創,所以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奇怪的東西。畢竟,在長大後,回顧小時候看過的電影,有多少次你不禁會好奇,某些元素是如何最終被保留到電影里的?

下面來看看本文盤點的兒童電影吧,雖然這些電影都是專門針對兒童的,但也可能會把一個閱片無數的老影迷嚇得半死。

10. 魔幻迷宮(1986)

我把《魔幻迷宮》放在最開頭,因為它確實值得一提。為什麼說《魔幻迷宮》令人不安?你自己來品品吧。

首先,吉姆·亨森的這部經典之作的劇情設定就足夠怪異:大衛·鮑伊飾演的妖精國王,偷走了一個年輕女孩的小弟弟……至於他為什麼這麼做,並沒有給出解釋…然後女孩必須去救自己的弟弟。詹妮弗·康納利飾演的年輕女孩莎拉麵臨著艱巨的任務:她必須穿過一個充滿奇怪生物和陷阱的迷宮。

雖然《魔幻迷宮》是一部面向兒童的影片,但它絲毫沒有迎合兒童的口味。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怪異的情節,包括邪惡的火焰惡魔生物,面具舞會上的恐怖場景,以及一個在池塘里撒尿的妖精。說到最後,就不能不說說妖精國王的目的,他顯然對莎拉有意思。而後者只有十五歲。

9. 歡樂糖果屋(1971)

大概所有慕名而來的觀眾都會覺得《歡樂糖果屋》很不對味兒。重點是,其實羅爾德·達爾的小說本就很詭異,離奇怪誕,又很黑暗,所以電影給人這種感覺,恰恰說明了改編的很好。

但達爾非常討厭這部電影,也許是中間那段完全沒有必要、非常令人不安的乘船片段,讓他很不喜歡?在那場戲中,所有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都經歷了一場嗑藥般精神錯亂、陷入噩夢的迷幻旅程。

這段戲為什麼會出現在電影里?為什麼需要這段戲?我看不出有什麼好處,也不要寄希望《歡樂糖果屋》的導演能給出解釋,因為他已經死了。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就是70年代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風格。而且,吉恩·懷爾德真的很嚇人。

8. 小飛象(1941)

道聽途說的種種幕後軼事無不說明,在某段時期,好萊塢似乎每個人都藉助迷幻藥甚至毒品進行創作。當然,這就讓我們聯想到了華特·迪士尼的《小飛象》,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非常詭異。

說到「詭異」的《小飛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粉紅大象」的片段,而這段情節只可能是在整個動畫團隊同時服用迷幻藥的情況下,從他們相互連接的蜂群思維中突然迸發出來的集體創作。

不過,我認為《小飛象》從內到外都令人不安,影片的整體基調有著一種顯而易見的詭異感,角色之間的互動方式也相當令人毛骨悚然。片中展示了太多的殘酷行徑,讓人細思極恐。

7. 《沃特希普荒原》(1978)

《沃特希普荒原》改編自理察·亞當斯的傑出小說《兔子共和國》,講述了一群兔子踏上危險之旅尋找避難所的史詩故事,其中一隻兔子(通靈者)預感到他們的巢穴將被摧毀。別擔心,你看了就會明白。

不管怎樣,這是一本精彩的書——真正的文學瑰寶——電影也不錯。不過,它也會永遠縈繞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儘管《沃特希普荒原》中可愛的兔子角色顯然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但影片根本不在乎你寶貴的童真……

它想讓你知道這些兔子可能會死,嘿嘿,現在就讓它們其中一隻死給你看!好了……看看這個,被鐵絲網勒死了。你也許好奇,從它嘴裡吐出來的白色東西是什麼?那是死亡,瞪大眼睛的你看明白了嗎。

6. 《最後的獨角獸》(1982)

《最後的獨角獸》根據同名書籍改編。說實話,直到幾年前,我才聽說這部電影,當時我被它偽裝成「兒童電影」的暗黑童話的名聲所吸引,於是找來看了。果然名不虛傳,真是一部令人不安的成人童話。主角是一隻獨角獸,也是最後一隻獨角獸,藉助魔法尋找獨角獸消失的原因。

這場冒險在多個層面都堪稱瘋狂。首先,這部電影貫穿始終有一些非常怪異、非常明顯的性元素,例如,有一棵樹用很多很多乳房形狀的樹瘤悶死了一個角色——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形容,反正畫面就是這樣。

加上「人類的殘酷」這樣的大主題和一些值得商榷的暴力片段,這部電影絕不是《小馬寶莉》一類。事實上,我認為這部電影很多方面都很不錯。只不過更適合18歲以上的觀眾。

5. 木偶奇遇記(1940)

相信小時候第一次看《木偶奇遇記》的時候,大部分小孩都沒有察覺到這部電影其實在告誡我們人心險惡。作為迪士尼動畫,這部電影太詭異了,顯然也是主創嗑藥的緣故。

《木偶奇遇記》有些地方很感人,但整體上卻並不那麼有趣。籠統來說,這個故事有點可怕:一個單純的男孩沒完沒了地被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利用或虐待。

雖然總體基調本就像《小飛象》一樣不太對勁(那隻人形狐狸尤其讓我牴觸),但「快樂島」才是大多數孩子精神崩潰的原因。孩子們被帶到一個遙遠的地方,抽著雪茄,放肆地玩耍,結果卻發現自己變成了驢子,這是……主創嗑藥之後精神錯亂的真實寫照吧?

4. 鼠譚秘奇(1982)

我認為《鼠譚秘奇》真正的「秘密」在於,它隱藏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它想給你留下永遠的心理創傷。這部電影出自唐·布魯斯的之手,你可能還知道他也是《美國鼠譚》(仔細想想,也有點令人不安)以及其他一堆假裝是給孩子們看的黑暗動畫電影的幕後主腦。

總之,這部電影改編自一本較為晦澀的童書《尼姆的老鼠》,講的是一隻田鼠有一個生病的兒子,它們需要在犁地季節及時搬家,除非它們想死得很慘。它們的死亡恐懼來自鼠類已知的最可怕的物體之一——拖拉機。

當然,拖拉機並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鼠譚秘奇》還是會讓小觀眾們對農場和老鼠產生與以前不同的看法。而且,電影中的這群老鼠,它們都被用於藥物測試。對於小孩子來說,這幾乎就是一場長達90分鐘的噩夢。

3. 《天堂狗歷險記》(1989)

又一部來自唐·布魯斯的「兒童電影」,聽起來相對比較順耳的片名似乎有點吸引人,但事實證明,這依然是一部會永遠埋藏你潛意識裡的恐怖片。而且這次感覺更糟,因為一開始還算不錯。除了布魯斯慣有的那種我從未真正領會到的氣氛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可怕的地方。然後狗就下地獄了。

沒錯,儘管電影片名是「天堂狗歷險記」,但狗並沒有去天堂,正如那段極其逼真、極度令人不安的瘋狂夢境所呈現的:主人公查理恍然發現自己身在在地獄,與熔岩池和惡魔龍怪搏鬥,還被咬得遍體鱗傷。

順便說一下,查理是一條被自己老闆謀殺的黑幫狗。所以,唐·布魯斯是對兒童題材的理解有偏差吧?

2. 《女巫》(1990)

我越想越確信,吉姆·亨森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把那些令人難忘的可怕畫面深深地烙印在世界各地孩子們的腦海里。否則他為什麼需要創作出你在《女巫》中所看到的那種怪物呢?《女巫》也是本文所羅列的第二部由羅爾德·達爾作品改編的電影,其令人不安的程度超乎想像。

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由以恐怖片《威尼斯疑魂》而聞名的尼古拉斯·羅格執導。毫無疑問,《女巫》是一部適合兒童觀看的恐怖電影。尼古拉斯·羅伊格用攝影機來充分詮釋原著的方式無可厚非:他就像拍攝一部面向成年人的電影一樣拍攝《女巫》,行之有效。

當然,我所說的「有效」是指它讓幾乎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感到恐懼,恐懼到無法理解的程度。安吉麗卡·休斯頓一如既往地出色,但吉姆·亨森的化妝更讓人印象深刻,使之成為了一部真正的兒童恐怖電影。

1. 《重返奧茲國》(1986)

如果你看過根據《綠野仙蹤》系列第二和第三本《仙鄉奇境》《奧茲瑪公主》改編的《重返奧茲國》,應該已經知道我要提哪一部分了,對吧?

老實說……現在想想感覺都難以置信,迪斯尼公司在80年代拍攝的這部《綠野仙蹤》的扭曲續集,除了製作粗糙外,還詭異得要命……其中有一個可怕的元素尤其讓這部電影成為了小孩子們的噩夢。當然,我說的就是……車輪人。

不知道最初是誰想出了車輪人的主意,如果他們的意圖是創造一個噩夢般的怪物,從而利用兒童對輪椅變異人的恐懼,那麼,他們確實達到目的了。車輪人成了令一代人揪心的懷舊陰影。

但事實上,即使沒有車輪人,《重返奧茲國》也相當怪異奇特:在這個故事中,愛姆嬸嬸試圖把多蘿西送進精神病院,結果多蘿西逃到了一個幾乎像是被轟炸過的奧茲國。還有一個收集人頭的邪惡女巫,一個異裝癖的地精國王,以及一群奇形怪狀的小跟班(包括一隻會說話的雞)。總之,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令人不安的兒童電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5fa13453ab31f5fc988c0f418566a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