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一部MCU電影徹底票房失敗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然而,《驚奇隊長2》的首周票房表現幾乎可以確定它將成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一部徹底撲街的票房啞彈——當然,忽略那些受疫情影響的電影,比如《黑寡婦》和《永恆族》。
根據目前的預測,這部耗資2.5億美元的大片在全球的總票房可能不到3億美元,有些人甚至認為,最壞的情況恐怕不及《閃電俠》(2.706億美元)和2008年的《無敵浩克》(2.647億美元)。
相對於4年多前票房收入達11.31億美元的第一部電影,這部續集的慘澹表現無疑令人震驚,對於漫威電影宇宙的整體發展來說也非常令人擔憂。
行業分析師和粉絲們都在爭先恐後地試圖解釋出了什麼問題,但和以往一樣,沒有單一的答案可以解釋為什麼《驚奇隊長2》在商業上遭遇了失敗。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將在這裡詳細介紹。
儘管到目前為止,影評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相對一般,但影片質量只是導致《驚奇隊長2》票房失敗的眾多因素之一。
9. 驚奇隊長不像其他漫威英雄那麼受歡迎
雖然公平地說,漫威電影宇宙中許多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在他們的電影問世之前,其實關注他們的人也並不多,但《驚奇隊長2》在這方面面臨的問題尤其嚴峻,三個主角的受歡迎程度都令人懷疑。
布麗·拉爾森飾演的卡羅爾·丹弗斯顯然是這三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但對MCU粉絲來說,她卻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角色,許多人覺得她「無聊」,不足以獨力推銷一部電影。
雖然第一部《驚奇隊長》在全球獲得了11.3億美元的票房,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之間上映,有效地充當了兩部電影之間的橋樑,搭上了第三階段高潮的順風車,因此受益匪淺。
但是,這部續集沒有這樣的運氣。
至於莫妮卡·蘭博 (泰柔娜·派麗絲飾)和卡瑪拉·可汗 (伊曼·韋拉尼飾)?如果你知道她們是在迪士尼+劇集中獲得了超能力,就應該承認這兩個角色並沒有龐大的粉絲受眾,普通觀眾在預告片中看到她們,可能只會不感興趣地皺皺眉。
既然你拍了一部以三個角色為核心的電影,而普通觀眾卻無法與之產生共鳴,結果票房慘澹也就不足為奇了。
8. 看之前你需要做功課
如今,漫威電影宇宙面臨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觀眾在進影院看漫威電影之前需要做一些「功課」——為了理解故事情節,你需要先看一堆與之相關的電影,尤其是現在,還需要看一堆迪士尼+劇集。
即使你認為《驚奇隊長2》對於不了解莫妮卡和卡瑪拉的觀眾來說並沒有什麼門檻,但在觀影過程中,普通觀眾可能依然會耿耿於懷,覺得沒有看《旺達幻視》和《驚奇少女》,似乎錯過了什麼。
與其為了全身心投入一部新電影而花上10個小時看這些劇集,不如直接……不要看這些東西。為了看一部電影而做這麼多準備工作,沒有多少人樂意。
雖然漫威的鐵桿粉絲總是能跟上新劇情的節奏,但普通影迷——他們構成了電影票房的絕大部分——已經開始把「跟上」視為一件苦差事,而且最近電影質量的大幅退步更讓人覺得得不償失……
7. 超級英雄電影疲勞
近年來,「超級英雄疲勞」引發了很多討論,這表明觀眾確實對大量的超級英雄主題內容感到厭倦了。
雖然有一段時間,漫威宇宙似乎有力駁斥了這種說法,但在第四和第五階段,這一說法變得更加難以否認。
從很多方面來說,《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都像是漫威電影宇宙初代版本的完美落幕——一個讓普通觀眾離開的合適時機。
事實上,從那以後,漫威系列電影的質量一直趨於平庸——除了少數例外——這讓觀眾很容易對正在進行的故事情節產生牴觸心理。
除了今年早些時候《銀河護衛隊3》票房表現強勁外,漫威電影宇宙如今在大銀幕收入和流媒體數據方面都舉步維艱,甚至像《洛基》第二季這樣廣受好評的劇集的數據也比第一季有所下降。
雖然《死侍3》、《復仇者聯盟5:康之王朝》和《秘密戰爭》很可能會吸引大批普通觀眾回歸,但即使如傳言的那樣,小羅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和其他經典明星回歸,也無法阻止人們對這些電影的整體興趣減弱。
今年,除了《銀河護衛隊3》和《蜘蛛俠:縱橫宇宙》之外,每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都表現不佳或徹底慘敗,現在似乎已無法否認,觀眾們已經厭倦了這類電影。
6. 我們快五年沒見過卡羅爾·丹弗斯了
這部續集的另一個大問題是卡羅爾·丹弗斯最近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完全缺乏存在感,自從《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來,除了在《尚氣》和《驚奇少女》中客串過幾秒鐘,她就沒有在大銀幕上出現過。
四年半的時間裡,整個系列中最強大的角色之一完全沒有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儘管漫威電影宇宙經常兩部續集之間要等上很多年,但在此期間,通常會讓賦閒的英雄出現在其他電影中,以緩解這種情況。
以奇異博士為例,他等了六年才有續集,但期間在兩部《復仇者聯盟》電影和一部非常受歡迎的《蜘蛛俠》續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樣,《銀河護衛隊3》也等了六年,但在此期間,銀河護衛隊除了在兩部《復仇者聯盟》電影中露面外,還出現在了《雷神4:愛與雷霆》中。
然而,卡羅爾·丹弗斯自《復聯4》之後就近乎銷聲匿跡,這或多或少影響到了普通觀眾對這個角色的認知。
5. 市場營銷乏善可陳
最重要的是,無論預告片多麼拚命地用野獸男孩《Intergalactic》的巧妙混音來潤色,《驚奇隊長2》的營銷效果都低迷的要命。
預告片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三位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沒有展示出交換身體噱頭的樂趣。
再加上一個造型普通的反派滔滔不絕地說著令人厭煩的陳舊對白(「你奪走了我的一切」),就很容易理解《驚奇隊長2》票房失利的原因了。
尤其是,臨近上映前的幾支預告片幾乎流露出了一絲拚命拉客的絕望氣息,大量引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及之前的鏡頭,回顧《旺達幻視》和《驚奇少女》的情節。
MCU過去屢試不爽地成功利用「錯失恐懼症」,告訴觀眾「你現在需要離開家去看這部電影」,但《驚奇隊長2》的營銷顯然並沒有這樣的效果。
它給人感覺像是一部小電影,完全可以等60天左右上線迪士尼+後再看不遲。
4. 巨額預算
2023年無疑是好萊塢大片普遍預算嚴重超支的一年,儘管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因為疫情導致整個行業的預算飆升,但《驚奇隊長2》大約2.5億美元的成本也還是太高了。
當然,第一部成本1.75億美元,票房大賣,續集的預算自然不可能低於前一部,但不可否認的是,龐大的預算導致《驚奇隊長2》從一開始就在商業上處於不利地位。
按照2.5倍法則,2.5億美元的成本意味著《驚奇隊長2》需要6.25億美元的總票房才能算贏利,而這個數字它根本不可能達到。
事實上,目前的預測顯示,它可能連這個數字的一半都達不到——即使是最樂觀的評估,也是一場票房災難。
而且,再看看《驚奇隊長2》,看起來真的像是花了2.5億美元嗎?當然,它非常依賴CGI,布麗·拉爾森和塞繆爾·傑克遜不可避免都要支付巨額片酬,但從技術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絕對稱不上質量上乘。
漫威電影宇宙和整個好萊塢都迫切需要控制他們的支出,在目前的低迷時期,花這麼多錢拍這麼多電影是不可持續的——尤其是在潛在回報如此微薄的情況下。
3.罷工阻止主演們宣傳這部電影
SAG-AFTRA罷工阻止明星們宣傳他們的項目,不可否認幾乎對過去四個月上映的每部大片的營銷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對於《驚奇隊長2》來說,尤其不幸,因為這部電影的營銷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三位主演一起進行媒體閃電戰,以鞏固她們之間的化學反應,讓她們受到廣大漫威粉絲的追捧。
結果實際情況是,沒了布麗·拉爾森、泰約娜·帕里斯、伊曼·維拉尼和塞繆爾·傑克遜的助陣,《驚奇隊長2》只能依靠前面提到的那些平淡無奇的預告片來吸引觀眾。
在《驚奇隊長2》上映前的幾周,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認知度低得驚人,如果罷工能提前幾天結束,或者電影推遲到2024年上映,毫無疑問,演員們紛紛路演宣傳,這部電影的表現會更好。
2. 短暫的時長鼓勵人們等待上線迪士尼+
羅傑·艾伯特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好電影不會太長,壞電影也不會太短。」雖然他說得沒錯,但我們很難否認,電影的時長對普通觀眾來說確實很重要。
簡而言之,在現今這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說服觀眾離開家去看電影的時代,觀眾們希望自己看的電影足夠值得票價——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大片的長度接近三小時的原因。
從很多方面來說,《驚奇隊長2》105分鐘的時長——這是漫威電影宇宙迄今為止最短的電影——給人感覺會是一次非常輕鬆愉悅的觀影,但考慮到這部電影除去片尾字幕只有90分鐘,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它不值一張電影票的錢。
再加上這部電影本身並不是那種粉絲們迫切想要先睹為快的電影,等待大概1月初上線迪士尼+很容易成為普通觀眾的省錢之選。
1. 影片本身不太行
拋開以上這些客觀原因,還有一個簡單的,無法迴避的現實原因-《驚奇隊長2》就是不太好。
評論界褒貶不一,影迷的反應平平,這部電影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潛力,完全是硬撐著平淡無奇的情節和乏味無聊的反派角色敷衍了事。
漫威電影宇宙已經成立15年了,在一場流行病讓影院觀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挑剔之後,影片質量變得至關重要,平庸的電影再也不能矇混過關。
雖然很多人會哀嘆《驚奇隊長2》遇冷對整個超級英雄電影來說意味著什麼,但是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你真的很難會推薦給別人。
從本質上講,它只是一部平庸的漫威流水線產品,沒有足夠的魅力或獨創性,缺乏令人難忘的亮點。
僅靠漫威影迷就能輕鬆賺票房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後漫威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