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日本用船向我國排放核污水

2023-09-04     祖國網

原標題:提防日本用船向我國排放核污水

原標題:提防日本用船向我國排放核污水,不能偏聽偏信「240天核污染到中國沿海」而產生麻痹思想

編者按:2023年8月22日,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將從本月24日開始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據網絡媒體報道,清華大學的研究顯示,240天污染水將抵達我國沿海。而這個「240天污染水將抵達我國沿海」的結論是否經得起推敲,能否作為嚴謹研判核污水對中國污染風險的科學依據,人們恐怕心裡沒底。如果這條結論本身就缺乏科學依據,沒有全面結合國家安全、人民安全考慮到事件本身嚴重複雜性和巨大危害性,那麼這樣的結論一旦成為輿論和分析界的主流,就會像新冠疫情期間誤導大眾的「某網紅」所云「大號流感」「90%無症狀」等等導致醫療機構措手不及,廣大群眾損失慘重那樣,我們從中確實應當汲取教訓。因此,不能單純依靠一些團隊或專家做出的推演預言作為複雜安全風險事件的依據,例如應對新冠疫情時,甚至應當將一些錯話連篇的所謂專家的話反過來聽,以此作為判斷問題的一種多方面的參考。此外,由於日本人非常擅長搞反人類活動,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到日本抑或還有東京電力的大股東美國方面採取極端敵對舉動用核污水危害我國安全。除了應用科學技術,我們更應當緊緊把握國家安全、人民安全的主線,結合「排核事件」的複雜性和極具危害性,以及美國主導的國際輿論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何如此沉默、不作為等關鍵點來分析思考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最近,有分析人士對相關問題特別是對於我們可能面臨的嚴峻核風險做出了一些新的闡述,值得我們研究參考,特收集整理以饗讀者(以下內容主要轉髮網友)——

清華大學這次所做的有關核污染水最終到達中國海域時間為240天的預測。這只是一個純科學理想化模擬,沒有考慮到日本還有可能有故意作惡因素。

2019年8月,韓國SBS電視台曾披露,日本故意要求韓日航線上的日本船舶在減搖壓水艙注入海水時,到福島周邊海域操作,然後在韓國海域排出。韓國媒體概算日本向韓國周邊海域偷排了128萬噸核污染水。

公開數據08年中日間貨櫃航線,每周就高達4.1萬多標準箱,全年近280萬TEU(標準貨櫃)。2萬TEU裝載量貨船,排水量約30萬噸,那麼中日航線只算貨櫃貨船,每年至少有4200萬噸。按照減搖壓水艙15%排水量計算,日本人借著與中國貨物貿易,可以偷排630萬噸核污染水。

中日之間海上貿易航線,按照目前船舶的速度,平均只要3天。

所以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包括了以民用海船以壓艙水名義注入福島核污水。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地點可能選擇:1.中國港口排放;2.中國專屬經濟區排放;3.北回歸線海域排放。

3種方式只要成了一種,對中國沿海海域的核污染影響,就不是清華大學研究機構模擬推算的10年、3年或者240天,而是3天、15天、30天。清華大學這次所做的有關核污染水最終到達中國海域時間為240天的預測。這只是一個純理想化模擬,完全沒有考慮到日本還有可能有故意作惡因素。

現在媒體大部分採用了清華大學240天核污染水才到中國的觀點。廣大讀者和分析機構對此不應盲目聽信,應當持謹慎態度。該網友還質疑「240天核污染水才到中國的觀點」是否存在有意對中國進行戰略誤導?

相關的危害示意圖分析鋪天蓋地都是「污染先由日本向太平洋對岸的美洲方向蔓延,然後幾乎是最後抵達我國」,此前就有著名時事評論員這樣質疑,「日本排核污首先污染自己的北海道漁場?然後美國緊接著被污染?而能夠影響日本排核的恰恰是美國,它們通過核污水排海嚴重傷害自己的結論,令我想不通」。而日本的重要鄰國也是美日最為敵視的國家正是中國,可現在國內網媒上確實是以上令人無法想得通的「核危害示意圖」以及「240天」的文章大行其道,可反駁這些觀點的文章大多都是一些小號轉發的,文章的原創出處不易查到,不知是否如我們轉髮網友所說,「崑崙策上的我有關《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對中國周邊海域的影響時間可能是3天、15天、30天!》此文閱讀已八萬,現在文章內容被關閉了。說明有人不希望此觀點讓國人知道!而是讓清華大學240天才到中國沿海的誤導中國輿論的觀點繼續存在!這是讓中國對日本核污水對中國的危害產生麻痹思想,從而中國不會對日本進行更強烈的反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5f4e34de558f8a67b557a9ee8542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