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到了年底,大家知道除了衝刺之外,還有什麼事對企業無比重要嗎?
那就是拿回你的應收帳款,也就是尾款、項目款、借款各種欠款。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是63.2天,同比增加5.3天,也就是越到年底,欠款就越難要回來。
圍繞著欠款,已經成為了很多經營者特別頭疼的事,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在跟大企業、國企、央企這些強勢企業合作的時候,自己往往處於劣勢一方,帳期長、要墊資不說,很多時候拿不到錢,公司就被拖死了。
那如何可以拿回企業的欠款呢?
02
昨天,我到青島講《視播時代,企業全域營銷快速增長系統班》,中間餐敘的時候,跟一些同學就聊到欠款這回事。
當然,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具體名字我就不透露了。
我們的學員,一位做環保產業的企業家就分享說,自己最近在追兩筆欠款,一筆是內蒙古的政府項目,已經結束3年了,但錢遲遲都拿不到。
因為距離比較遠,每次跟對方打電話、或者是線上溝通很困難,問就是沒錢,再等等。
一等就是三年,本來以為這個錢可能成了爛帳,要不回來了,結果她就發現內蒙古的政府網站上多了一個主席信箱。
自己就把整個項目完整的經過,欠款的收據,包括整個工程完工的簽單、證據全部提交了上去。
結果沒過三天,對方主動聯繫她,希望她把這個投訴撤掉,並且協商怎麼付錢的事,主動問她能不能分期付款,承諾年前把錢付掉。
當然,她告訴對方不可以,只有把錢都付回來,自己才會撤掉,所以,對方在協商在最近幾天把錢還給她。
第二筆欠款是北京的項目,給北京的一家國企做配套,同樣也是項目做完了,欠款拖了很長時間要不到。
她就同樣在北京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上,找到了投訴的組織信箱,把項目經過、結算證明、欠款的證據提交上去,很快對方就主動聯繫她馬上還款。
我們去查了一下,在每個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都有類似的投訴機制,有的叫「主席信箱」、有的叫「省長信箱」,在國務院的APP、小程序上同樣設置了投訴的渠道。
重要的是,這些渠道都是有專人負責,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在落實,只要你的情況真實,證據鏈完整,全部放到裡面去,對方就一定會給你反饋。
過去也不是沒有類似的渠道,但有時候是石沉大海,甚至投訴還給自己找來麻煩。
但現在,我們能發現,國家現在非常重視民營企業被大企業,特別是國企央企拖欠欠款的問題,包括領導人親自牽頭落實責任。
那為什麼欠款這個問題這麼重要呢?
03
前不久,我們在單仁行講到了新出的支持民營經濟25條舉措,還有中央政府下發一萬億的特別國債。
其中都涉及到了民營企業欠款的問題,包括確權、帳期、還款、責任監管這種細節問題。
中央專門下發的這一萬億國債,很大一部分就是專門用於地方債,也就是處理地方政府的債務,包括大型央企、國企,他們欠的各種資金。
因為他們欠了錢,很多中小企業就轉不動了,第一個有項目不敢接;第二個不敢做投資。
像餐敘的另一家企業,我們一位做定製化塑料顆粒的學員,因為塑料製品是由石油提煉出來的原材料。
而石油在中國是個特殊行業,他們就必須向中石油,中石化的下屬企業採購,因為對方是龍頭央企,非常強勢,不接受帳期,你必須先付全款。
在下游呢,他們的客戶又是大企業,又要拖他的帳期,這麼一來二去,自己兩頭受氣,成了夾心麵包,所以很多單不敢接,又必須是現款,很多大單也接不到。
我們另一個學員就說,自己剛好跟他反過來。
他的下遊客戶是一些大企業,除了帳期長之外,他們還會指定你要跟哪個供應商合作,去哪個廠家採購,必須要他們家的,其他人都不行。
而這些供應商都要全款才發貨,上下游兩頭都受擠壓,有其他項目也接不了,為什麼?
資金都被占用了。
當然,他們做完了起碼能見到錢。
我們餐敘的另一個學員,回憶自己2017年做的一個項目,項目總額800多萬,自己當時很開心,因為企業剛創立不久,接到一個800萬的項目,利潤怎麼算都有10%,能賺80萬,心裡蠻樂的。
結果做完了,對方說沒錢給,他想了很多辦法,又是吃飯、又是送禮,對方說我們有個金融公司,你去聯繫他們。
學員一聯繫,對方說可以幫你把錢要回來,但是保理和貼息要10個點的費用。
等到最後一筆80萬的尾款,對方直接告訴他,沒錢,只能拿一批家具抵債。
他心力交瘁,沒辦法也就接受了,剛一同意,還沒轉身,就有人跟他打電話,80萬的家具,10萬收了,要不然你就自己去東北運回來,他這下就全明白怎麼回事了。
最後一算帳,800多萬的訂單沒賺還賠進去不少,他說再也不敢跟這些企業打交道了。
這樣的現象只要一多,對於市場的主體,那些本就弱勢的中小企業來說,就會更加的舉步維艱,不敢投資、不敢擴張、不敢接單。
同樣,這就會影響到社會就業和供應鏈正常運轉,因為絕大多數的就業都是靠大量的中小企業承擔的。
所以,國家這次提高民營企業的地位,重視欠款的投訴,專門投放萬億國債去解決地方債務,這有點類似於凱恩斯主義,把貨幣投放到債務體系當中,讓被欠錢的企業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去採購,可以去接單,繼續保持運轉。
也就是說,這一萬億帶動的可能就是六萬億到十萬億的業務增長,所以,現在就是我們這些企業立馬行動、拿回欠款的最好時機。
04
當然,今天除了有國家重視,有政策支持,有專門的渠道可以拿回欠款,我們很多企業本身也需要改變自己在營銷上的「路徑依賴」。
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能夠獲得的客戶數量有限、渠道有限,自己基本上沒有選擇的餘地,即使對方提出價格和帳期不合理的要求,為了達成合作,也必須委屈接受。
但我經常講,商業上的自由,一方面來自於主動和被動的關係,你去找別人,你就是被動的一方,別人有需要來找你,你就能提出自己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來自於有更多的選擇,你有足夠多的客戶來源,每一天有二十個、三十個來找你詢盤,有穩定的營銷體系,你就不會害怕別人不給你訂單,也不會去接受不合理的條件。
就像我在課程上所講的「銷售做加法,市場做減法,先做加法,後做減法」,一定要運用好全網營銷的獨特方法,從企業本身的能力畫布出發,找到自己所服務的精準對象,進一步延伸自己的應用場景和能力,真正去做專做精。
中國是一個龐大、廣泛的市場,依然存在著很多優質客戶的機會,需要我們邁過巨大的信息差去接觸和挖掘他們,做真正能讓雙方幸福的生意。
—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