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在1月18號,華為做了一個大動作。
華為宣布HarmonyOS NEXT,鴻蒙星河版向開發者開放申請。
這個鴻蒙星河版,最大的特點就是拿掉了安卓底層代碼,只支持鴻蒙內核和系統應用。
簡單來說,全球的手機系統除了安卓、IOS之外,今天真正又多了鴻蒙這個華為自己的手機系統,以後也不會去兼容安卓了。
02
從2019年突如其來的封鎖,到如今鴻蒙NXET的發布,鴻蒙用四年多時間疊代了四個版本,最終,化繭為蝶。
如果我們去仔細復盤鴻蒙的發展歷程,從產品思路和疊代方案,會發現華為在戰略上的深謀遠慮。
如果僅僅是開發一個作業系統,對於一家上了規模的科技公司來說,研發出來並不難,不提手機行業的玩家,藉助於安卓的底層模型,格力當年都能做出自己的手機。
但作業系統真正的壁壘是生態,是運行在作業系統中數以萬計的應用軟體。
想要讓軟體廠商為一個新作業系統開發軟體應用,非常困難。
因為新作業系統意味著只有很少的用戶,開發成本會非常高,只有用戶規模上去了,成本才能平攤下來。
但規模就是一個最大的難題了,當年微軟在手機作業系統上沒能做起來,原因也在於用戶規模上不去。
那麼,歷經制裁的華為是怎麼破局的呢?這是我們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03
華為的第一步,是先推出基於ASOP(開源安卓)的解決方案,也就是鴻蒙的第一代,讓用戶能用上等同於安卓的作業系統。
雖然說,前期也有套殼安卓的嫌疑,但留住用戶,給了華為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
在鴻蒙的2.0版本,系統開始基於Linux開發,逐漸和安卓顯示出差異化。
在鴻蒙3.0和4.0版本中,鴻蒙成為兼容安卓的新系統,華為不斷去說服更多的軟體廠商到自己的平台上來研發軟體應用。
也就是先進入別人的生態,保持兼容性,讓熟悉了安卓的用戶能夠先留下來,再去打磨自己的系統。
到了鴻蒙星河版,華為不僅徹底放棄兼容安卓,還把最底層的Linux核心也換掉了,轉而採用自家的鴻蒙核心,實現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結果。
第二、多領域、多場景的滲透。
除了在作業系統上疊代,華為在其他方面也沒閒著。
隨著華為Mate 60系列的推出,華為通過突破晶片製造的限制,掀起了一波強大的品牌聲浪,重回手機市場的王座。
根據統計,在2024年第一周,華為手機重回中國市場銷量第一,份額達到了19.2%。
隨著晶片產能逐步回歸,華為手機不斷放量,鴻蒙系統的滲透率隨著手機銷量不斷提升。
緊接著,華為聯合了成都國資委拿下了鼎橋的控股權。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東方材料曾經要收購鼎橋,讓華為大為惱火,連夜發出公告。
因為鼎橋是華為早就要拿下的一根槓桿。
為什麼呢?
藉助於鼎橋,華為能擴大在終端產品、智能穿戴、物聯網設備的市場占有率,來提高鴻蒙系統的滲透率。
其次,就是新能源汽車,這是華為目前的業務重心之一。
在新能源汽車達到40%的市場替代率之後,華為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2023年,問界的銷量逼近10萬輛,並且在12月銷量首次超過2萬輛,新車M9拿下5萬大定。
在汽車走向智能化的疊代中,鴻蒙系統會是華為在汽車領域的一大核心競爭力,這種跨平台萬物互聯的能力,正是華為要去樹立的,重要的區別於安卓、IOS的優勢之一。
第三、解決頭部KA應用開發商。
華為面對應用廠商,採用的策略是由大到小,先拿下頭部企業,讓頭部企業帶動小企業。
目前已經有200個頭部APP加入鴻蒙生態圈,包括美團、支付寶、高德地圖、Bilibili、京東、小紅書這些常用軟體。
這些頭部App入駐平台之後,華為預計在2024年能夠覆蓋5000個常規應用,在這個基礎上帶動開發者聯合開發,達到50萬個App。
經過由大到小的三個階段,鴻蒙生態系統就會健全到與安卓、IOS一樣,IOS目前的生態應用大概在130萬個左右。
那麼對於APP的廠商來說,他們願意開發基於全新鴻蒙的軟體嗎?
這個答案過去肯定是不願意的,但現在變了。
首先是華為願意給錢,70億的「耀星計劃」,就是來激勵開發者對鴻蒙原生應用、元服務、SDK生態創新。
此外還有「鴻飛計劃」,華為在未來三年內投入百億,向夥伴提供全方位的資源扶持。
更重要的是,華為把自己的盤古大模型整合進入了鴻蒙系統中,把自己的AI能力,通過接口開放給了第三方APP。
什麼意思呢?
比如小紅書、新浪新聞這些軟體,就可以直接利用鴻蒙的AI能力去服務用戶,這是一個任何應用商在今天很難去拒絕的條件。
而且,隨著華為在多場景、多領域的滲透,鴻蒙生態設備數量目前已經達到了8億,無論是在手機終端,還是汽車市場都在快速增長。
過去廠商還會因為用戶規模而猶豫,但今天誰都難以拒絕數以億計的用戶。
這即是陽謀,也是華為的戰略定力與高瞻遠矚的布局。
04
我們從長期來看,鴻蒙系統未來會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壯大,會成為安卓、IOS、Windows之外的第四大跨平台的作業系統,應用在各種終端場景當中。
毫無疑問,華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它的偉大之處,不只在於強大的技術實力,也不在於雄厚的資金,而在於管理層徐徐圖之的戰略智慧,在於員工擁有極強的執行力與向心力。
所以,我們能看到華為在通訊設備領域做到了第一,在手機領域做到了第一,晶片能夠在逆境中涅槃重生,鴻蒙系統更是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華為不僅放在中國企業里是個異類,放在全球企業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存在,也是中國企業、中國品牌的驕傲。
—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