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時隔12年,淘天集團最近做出了618活動的規則調整,砍掉了被吐槽已久的預售機制,並且重啟了淘寶網頁版。
618活動將在5月20日晚上八點直接開始,以前那些複雜的優惠,漫長的預售時間都將成為過去式,這似乎是阿里重視用戶體驗的一個轉變。
回顧阿里董事長蔡崇信所說的,「在過去的幾年裡,當我們內部審視和自我反思的時候,我們知道阿里落後了,因為我們忘記了我們真正的客戶是誰。」
馬雲上個月也在阿里內網發帖說:「這一年最核心的變化,不是去追趕KPI,而是認清自己,重回客戶價值軌道。「
怎麼理解阿里這一年的變革?真正的客戶究竟是誰?阿里真的回到健康的軌道上了嗎?
02
首先,我們來聽聽單仁牛商董事長,央視鳳凰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阿里過去這一年多時間都在進行著調整,我們很多學員都是淘天、1688、速賣通、阿里國際站的商家,大家其實都很關注阿里的變化。
馬雲和蔡崇信都在強調,阿里上下要關注客戶的體驗,但這個客戶究竟是誰呢?
我們看到蔡崇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去幾年裡,當我們做內部審視和自我反思時,我們知道阿里落後了,因為我們忘記了真正的客戶是誰,我們的客戶是使用APP進行購物的人,而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
也就是說阿里上下,特別是淘天集團更加關注購物者的體驗。
我們能夠感受到,在蔡崇信和吳泳銘回來後,開始堅決貫徹「回歸用戶」的戰略,在執行上也很果斷,從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淘寶天貓加大了對用戶的投入,推出了大量破天荒的舉措。
比如說僅退款、無限次退貨免運費、新疆包郵等等,這些確實提升了淘寶天貓的用戶體驗,得到了用戶的好感。
所以,在2024年3月份,淘寶天貓的GMV增長14%,增速超過了拼多多,市場份額達到44.5%。
現在,淘寶天貓的規模還是拼多多的兩倍多,增速也快於拼多多,這就意味著,拼多多超過阿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但是,我們想一個問題,如果阿里的客戶是那些使用APP購物的消費者,那麼,誰來服務他們?難道是平台的設計人員嗎?
平台設計人員,他們只能給客戶良好的購物介面體驗,但對顧客來說,介面購物體驗是客戶的核心價值嗎?
品種、價格、物流速度還有兌現價值的承諾,這些客戶真正的價值是不是改變了?
就像預售當初是為了幫助商家超前營銷,鎖定爆款,提前備貨、減少物流壓力而設計的一套營銷策略,確實能夠給到商家充分的備貨時間,也能幫助平台和商家產生更多的銷售。
代價就是消費者需要等待更久的配送時間。
那麼,取消預售,改變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等待時間。
商家的排名、備貨、物流壓力都會直線上升,甚至是為了爭取更多排名付出更多的成本。
到今天,淘寶天貓都沒有改變賽馬機制,在流量分配上,只關注同類目的前幾名。
為什麼這點不改?因為這麼做,可以獲取更多的廣告收益。
這種賽馬機制,讓經營者不是去做好供應鏈,做好品類管理,不是去做好店鋪服務,不是去做好客戶服務,而是花巨大的精力、金錢對付平台各種複雜的規則,爭取更高的排名曝光。
當所有品牌為了流量去刷單、比價、競價的時候,為這些成本買單的,會不會是淘天真正的客戶呢?
所以,今年的618,是一個檢驗阿里團隊是不是真正願意改善用戶體驗的重要觀察窗口。
其實,除了阿里,京東也取消了預售機制,今年的618直接用現貨進行促銷。
我們也會持續觀察,對比來看一看,平台是不是真的從追求短期銷售增長,轉向注重用戶體驗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消費者和商家經營者買不買單。
03
接下來,資深投資人,單仁行專欄作者宋子老師的觀點。
阿里在最高峰的時候,占據著中國電商市場7成左右的份額,目前這個份額差不多是四成。
從年交易額的維度去對比,阿里的中國零售是8萬億量級,拼多多是4萬億,京東是3萬億,抖音電商是2.6萬億。
體量的優勢還比較大,但市場份額和增長率明顯下降了。
所以,在最近幾年經歷風浪後,馬雲反省說:不是去追趕KPI,而是認清自己,重回客戶價值的軌道。
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在企業重大關頭,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決定了變革的方向和起點,馬雲說重回客戶價值軌道,就是企業在危機關頭的選擇依據。
所以,如何贏回市場增長,阿里的管理層給出了三條路徑:
1、以數據為主的決策體系,明確要什麼,不要什麼;
2、彙報更看重數據,而不是華麗的PPT。
3、最重要的一條,也就是關於價值觀的討論,第一客戶是誰?
不管是馬雲,還是蔡崇信,都確定了「消費者才是第一客戶」,一切要以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為中心優化所有業務環節,但是阿里的使命還是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當然,阿里如果能確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真得貫徹客戶第一,不管這個客戶到底是商家第一,還是消費者第一,局面都會比現在好。
我們也來看看另外三家著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把客戶放在第一位。
再看小米公司,2023年雷軍在小米公司十周年大會上,公布了新十年的奮鬥目標和科技戰略。
小米的價值觀,第一條就是和用戶交朋友。
雷軍也以身作則進一步解釋了什麼是和用戶交朋友,大致分為三點:
1、真誠對待用戶,才能贏得信任,
2、以用戶為中心,其他一切紛至沓來,
3、更關注用戶,而非競爭對手。
這也是小米手機到小米汽車進行市場競爭的主要依據。
最後,我們再來看京瓷公司的核心價值觀。
稻盛和夫在《京瓷哲學》提到了「敬天愛人」這個概念。
也就是崇敬自然、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為人類作出貢獻,要具有「利他性」,這個利他不只是對待客戶,還包括對員工的態度。
從華為、小米、京瓷公司的價值觀中,都強調了對待客戶的重視程度,華為是「客戶+奮鬥」,小米是「客戶+跟用戶做朋友」,京瓷是「利他」。
阿里的回歸客戶價值,強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和價值,也是在企業發展的重大關頭,找到一切變革行為的根本依據,讓團隊的決策和行動,重新回歸客戶第一的價值觀。
希望阿里能走出轉型泥潭,重回網際網路行業的龍頭。
—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