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了歷史最低點!

2023-06-21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走到了歷史最低點!

房貸利率,再一次創新了歷史新低!

6月20日,新一期的LPR公布。其中,1年期LPR,從上月的3.65%,降至3.55%。5年期以上LPR,從上月的4.3%,降到了4.2%。

這是自2022年8月以來,LPR首次下調,時間已經過去整整10個月。

LPR的再度下降,也意味著,與之深度關聯的房貸利率又下了一個台階,購房成本進一步下降。

01 重要的是訊號

先說LPR利率下調帶來的影響。

以商業貸款100萬、貸款30年、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計算,LPR下調10個基點後,購房人每月還款金額減少58.54元,累計30年月供減少2.1萬元。

消息是個好消息,但這10個基點的降幅,力度屬實不大,應該不會有人為了省這五六十塊錢的房貸,特意去買套房。

只能說,LPR利率下調,對現在想要買房的人來說,剛剛好。

LPR利率,得結合現狀來看——樓市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走低,2022年1月,LPR利率首次出現下調,從2020年4月的4.65%下調至4.60%,而後在2022年5月、8月又繼續下調。

此番LPR利率變動,已經是近一年半以來,第4次出現變動了。

LPR利率的變動,不僅僅是表面數字的調整,少還幾塊錢房貸的事,更重要的,是向社會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

信貸正在趨於寬鬆。

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購房者可以從銀行貸到更多、更便宜的貸款,在減輕他們購房負擔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促進潛在購房者下決心入局。

央行之所以選擇在6月降息,也跟當前的樓市環境有關。

在今年春節後,全國樓市都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回暖期,在此期間,各地積壓的購房需求得以釋放,購房者紛紛進場,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隨著需求釋放完畢,更嚴峻的問題出現了——

多地二手房掛牌量創下了新高。

樓市需要新的刺激點,各地都在頻頻出台樓市寬鬆政策,例如福州、常州、舟山、天津等地鬆綁公積金政策。但這些政策只是局部地區的,很難造成大範圍的影響。

只有降息是全國性,大部分人都能享受到這一紅利。

最重要的是,現在已經進入6月,全國樓市重新進入冷靜期,亟需新的政策刺激。央行選擇在此刻降息,也是給下半年的寬鬆環境奠定了基礎,並且給市場留有一定的想像空間。

降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訊號。

02 存量房貸下不來

LPR每次下調,都讓前幾年買房的那一撥人心情複雜。

前些年,樓市行情好,銀行不愁貸款,房貸基本都是加點,用五點幾利率買房,甚至是六點幾利率買房的大冤種,比比皆是。

所以,現在網上有個問題很火——

銀行為什麼不給存量房貸降利率?

都是利益惹的禍,銀行不願意降低存量房貸,更多還是從自身利潤與風險的角度考慮,存量房貸利率一旦出現下降,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的利潤水平,甚至有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

說得扎心一點兒,存量房貸利率下降,刺激不到樓市,所以沒人願意去干這個活兒。現在房地產市場的當務之急,還是刺激房地產銷售,給增量房貸降息,拉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圍城,才是要緊事!

再加上去年央行發的政策,首套房貸降20個基點,現在很多城市的房貸利率早就進入3字頭了,跟前兩年買房的那批大冤種,的確是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一堆城市中,北京、上海的房貸利率,反倒是異常「穩定」。

以北京為例,首套房利率從之前的4.85%降到了4.75%,二套房利率從5.35%降到了5.25%,降幅相當小。其中也不難理解,北京、上海的地位擺在那裡,也不缺人口流入,情況不會糟糕到哪裡去。

真正危險的,是眾多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這些城市在房地產野蠻生長的時代,房價一路飆升,漲到了跟當地平均收入完全不匹配的水平。一個人均月收入2000元不到的小城市,房價敢賣1萬多/㎡,真就是梁靜茹給的勇氣。

這些樓市的泡沫,正在慢慢破碎。

如果你關心一下這兩年的土拍情況,就會發現,三四線以下的城市,幾乎已經沒有房企去拿地了。所有的房企都在向內收緊,回歸一二線。

在城市發展這一塊,你要相信一個道理——

錢在哪裡,愛就在哪裡。

03 結語

現在業界普遍有個共識,LPR利率長期是往下走的。

現在的各項數據都有點兒尷尬,國家統計局前段時間公布了我國的失業人口,16歲到24歲的青年人,有600萬在找工作。

而2023年即將過半,今年的出生率怕是也不太好看,畢竟2022年全國登記結婚數據為683.3萬對,創下了自1986年以來的新低。

當前形勢並不樂觀,高層為了刺激消費,也會繼續放鬆信貸環境。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趁早把手頭資產進行置換,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房子,除了剛需自住,能出手就還是出手吧,否則容易砸在手裡。

沒事別瞎理財,你不理財,財不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