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故事 | 一曲《江南》誰不憐

2019-11-07     小新知識堂

這是農曆七月的清晨,夏深秋淺時節,江南一年之中最美之一季。

當明媚的天光灑滿一湖碧水,淡淡薰風過處,微瀾乍起,波光瀲灩。

此時,蓮花花期正盛,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翠葉圓潤如蓋,紅蓮雅美如霞。

兩葉蘭舟正從南北方向相對而來。

在南面之舟上,是幾個俊朗的男青年,他們大約二十歲左右的年紀,船上已裝滿了荷葉與蓮子,這滿池豐盈的蓮,在他們眼中,似乎已經飄蕩出黃昏時分,阿媽荷葉飯與蓮子羹的撲鼻香氣……

北面之舟上是幾個美麗的女青年,她們正在十六七歲的芳齡,手中拿著剛剛採擷的蓮花與蓮藕,未來這一年的敷面的蓮花香粉與軟糯的藕粉粥,都將在今天的收穫里……

長蒿起落,二舟輕輕交錯而過,眼波流動宛若水波,男青年笑意盈盈,女青年羞澀低頭……
一個男青年鼓起勇氣,向對面說道:

阿妹們,你要抓緊時間啊,我阿爸說,蓮的花期很短,再過幾天,花期將近,就無可採擷了,這一錯過,可就是一年的光陰。

一個女青年低聲答道:

曉得了,曉得了,謝謝這位阿哥,花期不待人,你也要快些……

漢代的江南,這一幕採蓮的清新畫面,被心思細膩的樂府詩人記錄下來,它也開啟了千百年以降,蓮花,在中華文明中非常鮮明而獨特的意向——

她是李白筆下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她是杜甫筆下的「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她是柳宗元筆下的「麗景別寒水,濃芳委前軒」,她是白居易筆下的「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她是盧照鄰筆下的「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楊萬里筆下的「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她是李清照筆下的「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她是溫庭筠筆下的「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她更是周敦頤筆下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佛家說佛祖出生七步而行步步生蓮,道家則將「蓮花貫」作為至上修為的標誌,而對普通的億萬生民百姓來講,男士愛蓮之高潔,女士愛蓮之雅致,而青年男女都愛並蒂之蓮所代表的浪漫與繾綣……

似乎是被笑聲所驚動,湖中無數悠然的錦鯉也歡快地躍動起來,它們在蓮葉間快速的遊動穿梭,偶爾甚至蹦出水面,然後再消失於水中,金色的鱗片在波光的映射下閃現出奪目的光彩。

收穫滿滿的男青年們引吭吟唱——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女青年也輕聲唱答——

魚戲蓮葉間,

男女青年繼續相對唱和——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此時,已是午後時分,一天的採摘即將結束。

槳聲欸乃,水音譁然,歌聲漸行漸遠,慢慢消散在曼妙的藕花深處,只留一抹餘韻,在一碧萬頃的天空下悠悠迴蕩。

秋日心容與,淡水望碧蓮。紫菱亦可采,試以緩愁年。

參差萬葉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氣麗廣川。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

入夜,當睡蓮輕臥,這一切,盡在採蓮人的夢裡……

《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END-

作者 | 杜宇峰,資深傳媒人。多年從事文化歷史方向的研究與寫作。新浪、鳳凰等平台撰稿人。知名自媒體帳號「一點讀書」「《讀者》讀書會」「歷史大學堂」「歷史教師王漢周」「風月史官」等簽約作者或首席作者,曾發表各類文字作品百萬字以上。

責編丨杜 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4JzG4BMH2_cNUgDv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