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偽裝成當地農民,一邊彈棉花一邊做鑰匙,10年搬空皇帝墓

2023-08-14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盜墓賊偽裝成當地農民,一邊彈棉花一邊做鑰匙,10年搬空皇帝墓

孫殿英是民國時代的大軍閥,但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一件事就是東陵盜寶,當上國民革命軍十二軍的軍長之後,孫殿英就因為軍餉的事情犯難,為了籌款,他起了盜寶的心思。

孫殿英動用部隊進行了了大規模的盜墓活動,清東陵中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被他挖掘一空,無數的國寶被孫殿英低價賤賣,讓中華民族的遺產流落海外。

東陵盜寶的惡劣影響極廣,但是實際上清東陵在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兩起盜墓事件,在抗日戰爭結束的當兒,趁著國共兩黨接觸會談的時機,一夥土匪悄悄摸進了東陵……

不起眼的棉花匠人

直奉大戰之後,民國的格局漸漸清晰,蔣介石開始崛起,後來奉軍以及直系和魯系聯軍都敗在國民革命軍的手裡,孫殿英作為直魯陣營的一員,在戰敗後被蔣介石收編,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民革命軍十二軍的軍長。

當時的中國軍隊,除了一些軍閥自發訓練的部隊之外,大多數都是收編的散兵游勇,一些土匪強盜混在軍隊中,這些人眼裡只有利益,根本沒有保家衛國的情懷,脫離部隊是常有的事。

馬福田作為大土匪,後來被奉軍收編,但是他根本過不了紀律嚴明的軍旅生活,於是帶著自己的部下叛逃,一路來到了馬蘭峪。

此時東北已經易幟,奉軍受到國民政府的管轄,駐地在河北的孫殿英就被派往馬蘭峪剿匪。馬福田來馬蘭峪的目的是為了盜寶,當孫殿英也得知了這件事之後,他也起了盜寶的心思。

隨後,打著剿匪的旗號,孫殿英封鎖了馬蘭峪以及清東陵,開始了大張旗鼓的盜墓活動,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墳墓被挖開,無數珍寶流落民間。

東陵大盜事件一出,舉國震驚,許多愛國人士要求將孫殿英法辦,但是由於孫殿英賄賂了許多南京國民政府的高層,他非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還一路高升,以至於後來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

孫殿英盜寶之後,政府加強了對東陵的管理,但是這件事的惡劣影響實在是深遠,人們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概念,那就是東陵裡面全是寶貝,只要得到一件就可以一輩子不愁了。

因此,心心念念繼續盜掘東陵的大有人在,只不過由於一直有軍隊在清東陵駐守,一般的阿貓阿狗根本找不到機會動手。

但俗話說得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是沒有任何困難的,一些土匪和盜墓賊勾結在一起,預備對東陵進行第二次盜掘。

在河北唐山的一個小山村,有一個以彈棉花為生的人,他做出的棉被不僅厚重而且潔白,因此生意非常好,可是這個人也很奇怪,他沒有妻兒,也不與人交流,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怪人。

平日裡這個人就是在家裡彈棉花,可有些時候他會突然消失很多天,和一般的棉花匠不同的是,他的家裡還有很多收回來的鐵板廢品。

不過對於山村裡的人來說,什麼怪事沒有見過,就算這個人如此反常,淳樸的村民也沒有任何的懷疑,就這麼過了整整十年,這個神秘棉花匠的真實身份才浮出了水面。

聯合土匪

其實,這個神秘的棉花匠名叫王紹義,他曾經是土匪馬福田的手下,一開始這夥人無惡不作,後來遇上中原大戰,為了活命才接受了東北軍的收編。

可是要一群土匪每天不喝酒不碰女人,他們實在是難以做到,這時候有個人告訴馬福田可以去挖掘東陵的寶貝,有了這些錢,咱們也可以拉起一支部隊。

就因為這,馬福田才叛逃了,這個王紹義實際上屬於盜寶的核心成員,馬福田死後,王紹義因為在盜墓方面有經驗,也參與了孫殿英在東陵的盜墓活動。

由於當時孫殿英盜寶的陣勢浩浩蕩蕩太引人注目,因此只挖掘了乾隆、慈禧兩人的陵墓,其餘的陵墓絲毫未動,王紹義就打起了這些陵墓的心思。

他趁著東陵事件平息後,一個人來到了唐山潛伏起來,還給自己弄了個彈棉花的身份作為掩護,白天開門做生意,晚上他就去踩點打探消息。

至於他家中的那些鐵板,都是製作鑰匙的原材料,王紹義以利益收買了幾個東陵的護衛,讓他們去取乾隆慈禧墓中鑰匙的拓印,再加上一些盜墓賊,他們裡應外合,製作出了很多墓室中的鑰匙,這些鑰匙在清東陵中是可以通用的。

就這麼過了整整十年的時間,王紹義製作出了大量的墓室鑰匙,隨後又拉了一個叫做張盡忠的土匪入伙,二人聯合之下,第二次東陵盜寶事件拉開了帷幕。

二次盜寶

孫殿英東陵盜寶事件太過於出名,再加上他盜的是慈禧和乾隆這兩位的陵墓,什麼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王羲之、張旭的字畫,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國寶。

但是實際上,王紹義的二次盜寶規模和數量遠遠超過了孫殿英,乃是東陵最大的浩劫。

1945年9月,日本侵略者已經投降一月有餘,國共兩黨就和平會談以及組建聯合政府等事件正在進行磋商,全國各界的人士都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中。

此時沒有人會注意到東陵即將再次被盜,王紹義已經在河北潛伏了十年,他也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於是在張盡忠的幫助下,這伙盜墓賊闖進了東陵。

由於參加了第一次盜墓,這一次的王紹義可謂是手到擒來,他指揮著手下的人,要求一個陵墓都不要放過,之前配置好的鑰匙起了作用,很多陵墓的門一打就開。

他們的盜墓行為持續了整整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內,東陵一共十四座陵寢,將近160個人的陵墓全部被挖開,能帶走的寶貝全部被帶走,王紹義和張盡忠滿載而歸。

此時正值抗戰勝利,國家百廢待興,消費市場哪裡能消化如此之多的國寶呢?在王紹義銷贓的時候,敏銳的文物商人立馬反應過來,這應該是又盜陵了。

隨後,司法部門迅速著手開始調查,很快,王紹義一行人就被抓捕歸案。

雖然追回了大部分的國寶,但是此前王紹義已經賣了一批文物給外國人,這部分神秘的珍寶永遠也回不到祖國的懷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98b4e2f9b9f5659fa0650802228a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