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離你不遠:職場上厲害的人解決問題都善於研究規律、建立模型

2019-12-12     職場教練李麟

優秀的人優秀在哪裡?

兩個月前加入頭條職場領域的創作者社群,社群裡面有大佬但是大部分都是新人或半新人,創作時間都是在半年以內。有一位群內好友在入圈後一個月開始連續每天得青雲計劃,只要有時間寫文章他都會得到青雲計劃獎勵,在11月份他連續十多天拿了青雲計劃,後來大家在群裡面開玩笑請他出出教程,他還真的告訴大家一些方法,不少人參照這些方法都有得到青雲,其中也包括我。而後他沒有得青雲了,並不是得不了,而是他轉頭去研究微頭條,他要創作微頭條爆款。

當時我覺得這有點奇特,研究不是個短時效的行為,而是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長期去摸索規律的,在自媒體這樣極告訴的內容生產領域,停滯一段時間這無疑是自殺。可是我的判斷錯了,他在研究幾天後就開始出微頭條爆款,十萬級閱讀量是家常便飯,最高有千萬級閱讀。

後來更是在12月從幾十萬創作者中殺進教育職場領域頭條號商業指數排行榜31名,這個榜單是從粉絲、傳播、互動維度來評價的,是自媒體帳號的價值體現,裡面全是幾十上百萬粉絲級的大佬。

做自媒體有了這樣的成就,如果告訴你他是從今年下半年才開始做的,也就是從0到成為商業榜大佬,只用了3個月你是否感到驚嘆!

他叫學習委猿。通過在群裡面的學習交流,他經常給我們講一些圖文、微頭條、自媒體運營他掌握到的一些規律,這些規律都來源於同期時間內大家共同一起的寫作時他所洞悉到的,大家一起開始,但他已經在教,我們大多數卻還在學。

而後在一些交流、以及各種渠道了解到,這位大佬還是上市公司董事高管,是用業餘時間來寫作的,並且已經開寫作訓練班了。

這些成就是一般人全情投入幾年甚至十幾年不容易得來的,但他花幾個月時間就達到。從經常給大家的分享內容來看,比大家提前很早就達到的高度在於他會專注於去研究問題、研究問題背後的規律、然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模型。這不僅僅在學習委猿,在我們遇到很多優秀的職場人、高管上都發現這樣的規律。

比如我曾經給一個985的博士輔導面試技巧,而在輔導的過程中他從不問我其他人都會問的「面試時候該怎麼做、怎麼答」,而都為什麼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在短短一兩個小時的輔導後,次日這個博士就總結了一個面試輔導的底層邏輯以及我在輔導中所使用的方法論給我看。

那是我面試甄選十餘年的經驗以及培訓復盤多次的成果,被人一晚上總結出來,我很震驚,也感嘆人和人的差距在此。

優秀的人不同於他人,不同於一般人,當一般人沒有意識到去研究問題,還在服從於在暗處的規律中去摸索時,他們會去發掘問題、總結解決一套固定的方法,最終以一套像是SOP標準操作流程一樣的方法論來快速的解決問題。

能夠快速找到答案、找到解決方案則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對於職場中疑難雜症比他人要能更早的解決,是職場上升的內核能力。

怎麼構建自己能找規律、建模型的能力?

1、善於發現問題

對事物的敏感性是發現事物問題,或者發現事物問題背後的規律基本要求。

公司管道常因為廢紙堵塞,所以在廁所裡面每間衛生間都有個垃圾桶專門裝廢紙。有一間衛生間很奇怪,大家使用時常常不把廢紙丟棄在垃圾桶而造成管道堵塞,其他間衛生間都大家都遵守丟在垃圾桶。負責公共衛生的行政主管每次去疏通都在抱怨大家不遵守,在廁所牆面上也貼了宣傳語,但是沒什麼改善效果。

次年換了個行政主管,在經歷了一兩次疏通後發現只有這件衛生間有問題,其他間沒有問題,就去看每個衛生間有什麼不同,進去後發現這件衛生間的垃圾桶和其他衛生間擺放位置不同。

其他衛生間都是放在右手邊,而這個衛生間垃圾桶因為右手邊裝修時有個台階放不了垃圾桶,就放在了左手邊。而在他親自上廁所使用後,發現入廁後用紙情理的步驟都是用右手清理,用完後要再把穢物繞過自己面前扔到左後方垃圾桶實在不方便,所以大多數人就選擇直接沖入下水道,最終導致管道堵塞。

前後兩個行政主管就在發現問題的規律上、對待問題的敏感度上有顯著差異,這個差異也為他們工作的結果帶來巨大的差異。

發現問題重點在於找到問題後面的規律。找規律其實很簡單,事情的結果是果,我們需要研究的是他的因,而這些因很多,那麼找到因的所有可能,然後把影響最大的因拿出來就是問題背後的規律,其實也就是找到因果關係。

12345這樣的5個數字其背後有什麼規律我們都知道,後者是前者加1.而如下圖:

這樣的圖形規律問題相對於數字題來說會更為複雜,他不僅僅涉及圖形形狀、圖形的額顏色還有擺放橫向豎向的問題,有三個維度。

在職場工作中,難以解決的問題背後無非是影響的維度很多,不像12345數字這麼簡單,而會有四個五個甚至六個七個原因因素引起的,亂花迷人眼,所以我們難以找到問題,也就更不能夠找到問題的規律。所以,首先我們要對問題本身進行其背後影響因素的梳理,找到會影響的所有因素。

魚骨圖是個很好的因素梳理方法,從宏觀找到事件的所有大的因素,然後再從大的因素進一步拆分成為第二級的影響因素,這樣把影響因素窮盡就能清晰的看清楚問題的概括。

比如遞交的文案常常有錯別字,而引起錯別字的原因擇有自己粗心、鍵盤不好使、自己眼睛不好使等等,而眼睛不好使則可能是眼鏡度數不夠、工作時間長過於疲勞等等,通過這樣的方法把每個層級的問題都梳理出來,這些問題也就是和我們在圖形上找規律時去找的形狀、顏色等維度一樣,是一個規律影響的維度。

對於問題的窮盡可以用工作流程法,按照流程節點順序進行人機料法環測的方式進行維度篩選羅列,也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用頭腦風暴的方式來進行維度篩選羅列。

2、善於研究規律

找到問題、找到維度後就需要研究問題後面的規律。

每年什麼時候跳槽最好——三四月,投簡歷刷新簡歷最好的時間在什麼時間段——9點半到10點半。這些都是在找規律,也都是找出來的規律。

比如三四月份找工作是因為職位機會多,為什麼職位機會會多,本質上的規律是因為企業都是年末做次年的組織架構計劃,春節後才開始進行新架構配置,同時,年前員工拿到年終獎年後離職,最終導致在三四月份市場上崗位需求量最大,所以這樣就跳槽其他月份機會少,只有三四月份最多這個問題背後的規律。

要構建規律要做到以下2點:

找特徵:即找到梳理原因背後的特徵。如前文中給圖形和數字案例中,數字的差異值就是特徵、圖形本身的顏色差異/形狀差異也是特徵,而金三銀四職位機會多的特徵則是企業新增崗位、員工離職這些就是特徵。

找共性:找共性是針對已經找到的特徵來梳理共性,比如員工離職作為企業招聘需求的來源,他的共性則是都在年前離職;同樣,企業新增的崗位往往在年前最多,是因為管理習慣上都會在年末制度次年經營計劃,開年才會對增編的崗位大量進行招聘。

這種年前年終獎年後離職、年前指定經營計劃年後增編的操作就是市場上大多數企業共同存在的共性,也就構成了為什麼求職跳槽都在金三銀四這個問題背後的共性。其他所有問題的共性也是這樣的道理。

共性的提煉仍舊是可以參考魚骨圖一樣的做法,把特徵進行編排,然後根據特徵引發的不同性質進行分類對比,最終能夠找到其中共性。

這種共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將問題進行分類,所以在下一步指定的解決方案時是能夠針對同一類問題所指定的解決方案,才能夠將解決問題做到高效、高質。

3、善於構建模型

掌握了問題背後的規律,離解決問題就差最後的解決方案。給定解決方案只是一次性行為,厲害的人通常喜歡把問題進行SOP化,也就是對於同樣的問題,制定一套通用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類問題,以後遇到類似相同問題則可以拿出這一套解決方案來應對解決,從而別人需要再次研究解決方案時,厲害的人則非常快速的可以解決。這個建立解決方案的過程就是構建模型。

其實構建模型並不是新鮮的東西,比如在管理中常用的PDCA戴明環、SMART原則、PEST分析等等,都是創作者根據規律所構建的模型,就連九九乘法表也是一種模型,根據乘法規律和十進位法則所得。

構建模型的重要思想在於用一套固定的思想或者套路來處理,比如文章開篇的圖形規律題,一般人解題是去思考答案,但是要應對同樣這種問題,那麼我們可以把解決的步驟或者方法定義為:先進行橫向豎向的排布調整、然後顏色的對比調整、最後形狀的調換調整,這樣三個步驟方法也就構成了解決這樣問題的方法模型。

同樣的,假設要研究不同國家的求職跳槽旺季問題,那麼依據我們對跳槽問題原因及其共性的影響,那麼就夠可以構建一個解決問題的模型就是:員工離職的時間(拿高額獎金後)、企業組織增編計劃執行式等等,這樣就構建了這個問題的模型(當然,其他國家大量招聘時間可能受到文化因素影響)。

構建解決方案模型的方法主要是找到解決同一類問題的內在所梳理出共性問題的每個單一方法,把這些方法串聯成為具有邏輯思維的方法步驟即模型。

舉個例子,客服打電話沒有溫度顯得很冷冰冰,通過研究分析其主要影響核心要素是聲音的音速、音調、音量,以及傳遞的情感幾個共性問題,那麼所構建的模型則是,音速控制、音調降低、音量降低、端頭微笑電話的幾個方法,這些方法所組成的就是改善客服打電話冷冰冰的一個方法模型。

所以基於此,我們找到一個共性問題後,再針對性的給問題每個因素進行解決方案,整體串聯起來就成為了解決方案的模型。

綜上,是在職場中面對問題時如何研究問題、總結規律的方法論,總結一下:

1、善於發現問題

2、善於研究規律

3、善於構建模型


以上觀點,請參考。
關注@職場教練李麟 ,給你更多職場方法論。
十四年職場經驗,職業生涯諮詢師、管理諮詢師,職場老司機,用過都說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55ID28BMH2_cNUgT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