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甄嬛傳》,向我們展示了光鮮亮麗的皇家後宮中的宮闈秘事。該劇在播出之後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作為宮斗劇的標杆,無論是人物造型,服侍,還是語言,這部劇可謂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幾位妃子之間爭鬥,無衝突,不戲劇,這部劇真的到處都是衝突,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現很多不為大家注意的細節,比如看似老好人的蘇培盛,為何要將祺貴人處死?
雍正已經下令將其貶為庶人,蘇培盛哪來的膽子抗旨?這點看起來很不合乎情理,可是如果我們細細探究,便會發現這一切都是應該的。那麼蘇培盛究竟為什麼私自處死祺貴人呢?
來自皇帝的暗示
首先一個原因,那就是皇上其實已經暗示蘇培盛可以處死祺貴人了。祺貴人是瓜爾佳氏,她的父親在皇上處死年羹堯的時候有功,然後被重用,並且將自己的女兒送到宮裡,沒想到這個女兒卻如此不省心,囂張跋扈,到處得罪人。這時的皇帝對瓜爾佳氏已經很有成見了,因為祺貴人的父親又企圖構陷甄嬛的家族,想到此人已經沒什麼用處了,所以刻薄寡恩的雍正時刻都在找理由除掉瓜爾佳氏,其中就包括他們的女兒祺貴人。
雖然雍正處死過不少人,但是殺人這種事總不能經常干,交給自己手下干,然後自己打個哈哈,不背負殺人的罵名就好。所以在貶祺貴人的時候他給蘇培盛說:讓她回家去吧。這個回家是有多層意思的,把人打入冷宮還叫回家,這明顯就是讓她「回老家」的意思。蘇培盛此後皇上多年,這點他還是明白的,於是命人打死了祺貴人。
蘇培盛的膽子不小
第二個原因就是蘇培盛的實力也不小,雖然是個太監,但他已經伺候雍正很久了。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他在宮中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不僅其他太監,甚至當朝的許多大臣都要對他忌憚三分。
而且蘇培盛看似老實巴交,其實他對於皇上的心思則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瓜爾佳氏對皇上而言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祺貴人又犯下大錯,自己就算私自處死了她,皇上也不會拿自己怎麼樣。一個是已經沒什麼價值的人,而一個則是自己的心腹,孰重孰輕,皇上的心理還是有桿秤的。所以蘇培盛才有膽子不經過皇上的同意就處死這個已經失寵的妃子。
來自甄嬛的授意
第三點原因就是做這件事蘇培盛得到了甄嬛的默許。我們知道電視劇裡面的甄嬛和蘇培盛的關係很好,甄嬛不僅對蘇培盛十分尊重,而且每次蘇培盛來自己宮裡甄嬛都會給他好多賞賜,加上甄嬛強大的個人魅力,蘇培盛和甄嬛的關係越來越鐵。
祺貴人得罪過甄嬛,因此在她被廢之後,甄嬛授意讓蘇培盛處死她是極有可能的,況且,甄嬛的手下還有個槿汐呢,蘇培盛和槿汐的關係大家都是知道的。
蘇培盛和祺貴人的私人恩怨
第四點就是蘇培盛和祺貴人的恩怨。其實,蘇培盛早就對祺貴人的所作所為看不慣了,因為之前曾經祺貴人在「滴血認親」的時候讓人對槿汐動刑,當時蘇培盛不敢出頭,如今祺貴人落到自己手裡,怎麼可能不出這口惡氣呢?
我們知道蘇培盛和槿汐的關係非同一般。清朝的太監雖然不能有後代,但許多有勢力的太監還是會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女性和自己結為「對食」的關係,就是住在一起生活,互相作伴。蘇培盛和槿汐就是這種關係,這就相當於自己的女人被仇人欺負,當這個仇人落魄的時候,一般人都是會上去踩這個仇人幾腳的。
結合第三點和第四點,蘇培盛做了這件事,不僅可以替自己的女人出氣,並且給甄嬛除掉一個對手。既出了自己的氣,還和甄嬛再次拉近關係並且得到賞賜,何樂而不為呢?
蘇培盛原來也是狠毒之人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蘇培盛並非老好人,他也是個狠毒之人。他在處死祺貴人時讓人將她亂棍打死,並且在其死後還對這屍體吐口水,最後連屍體都被丟在了亂墳崗,這可不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乾得出來的。
然而在劇中,他走到哪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可是我們別忘了,這是在後宮,萬一一句話說錯都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所以蘇培盛的好人模樣只是他的生存手段而已,為了不讓自己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他才走到哪笑到哪,見誰都是恭恭敬敬。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蘇培盛正是如此,他在雍正這樣一個薄情並且多疑的皇上身邊待了那麼久還不失寵,足以說明他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憨厚,他的狠毒在這件事上就體現出來了,只是他平時將自己狠毒的一面藏了起來,只讓大家看到他那人畜無害的笑罷了。
結語
「最是無情帝王家」,正是如此,無論那些妃子曾經多麼輝煌,無論她的家族勢力多麼強大,只要入了後宮,以後的路都只能如履薄冰地走,不小心說錯一句話,走錯一步路,就會跌落萬丈深淵,帶來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蘇培盛敢殺祺貴人,我們說了這麼幾點原因,總得來說就一條:蘇培盛洞察到了皇上的心思。因為這個人已經一點用都沒有,其家族也將受到制裁,而且殺掉這個人,對蘇培盛來說有益無害,所以他便義無反顧地做了。
而且主要還是祺貴人自己作死,她以為自己家大勢大,從進宮伊始就到處為難別人,可是卻一不留神得罪了蘇培盛,她沒有看清對手的實力,錯誤地以為這些太監就是比自己低等,這最終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完全就是咎由自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