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地圖 | 為什麼說衣索比亞是咖啡的基因庫?

2022-03-27     純味精品咖啡

原標題:咖啡地圖 | 為什麼說衣索比亞是咖啡的基因庫?

我準備重新做一個咖啡系列,把這個系列取名《咖啡地圖》。

其實有這個想法,也是從近年我開始烘焙咖啡豆開始的。看了生豆商給的豆單里產地的命名方式,真是讓人眼花繚亂(亂七八糟),對我來講都有點懵,更別說普通消費者了。所以我覺得應該有這麼一個系列,把各大咖啡產地的主要產區及命名方法梳理一下,跟上時代,不要被亂七八糟的名字迷了眼。

這開頭一篇,就從咖啡的起源地,有著咖啡基因庫之稱的衣索比亞說起。

起源

公元 6 世紀,在非洲衣索比亞高原的咖法地區(Kaffa),有個名叫卡迪的牧羊人,到新草原去放牧,突然發現羊群蹦蹦跳跳,興奮異常,即使入夜亦無法睡覺,於是跑到阿比西尼亞修道院求救。經修道院院長及修士調查發現山羊是吃了矮樹叢上的紅色果實,才顯得特別興奮;於是將它採摘回去,煮成湯汁飲用,果然一夜無法入眠。於是院長把這種湯分派給做晚禮拜打瞌睡的僧侶飲用,效果極佳,這種提神藥由此流傳開來。

上邊這段,可以當作「段子」來聽。但是咖啡在衣索比亞有記錄的史證可以考究到公元 4-5 世紀,當時由於種族間的戰爭,咖啡就這樣隨著人們的征戰與遷徙傳播到了阿拉伯半島的葉門,後面隨著鄂圖曼帝國的崛起以及回教的傳播,歐洲開始有了咖啡館以及隨之慢慢形成的咖啡館文化,隨後,中美洲開始種植咖啡,亞洲的印度,印尼開始大規模的商業化種植咖啡,就這樣經歷了幾百年,才發展到了現如今的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

基本情況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通稱衣索比亞(Ethiopia)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也是人口第二多的非洲國家(僅次於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土地面積為 110 萬平方千米,三分之二地區為衣索比亞高原,一般海拔 2500~3000 米,在非洲各國中平均地勢最高;東南屬索馬利亞高地;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占領土的 28%。熱帶草原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為主,兼有山地和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從西部高原的 1500 毫米向東北、東南遞減到 500 毫米。

衣索比亞是咖啡樹阿拉比卡的發源地現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有種植;衣索比亞本身約占全球咖啡市場的 4% 左右。咖啡對衣索比亞的經濟很重要;大約 60% 的外匯收入來自咖啡,2018 年全國約 20% 的人口(約 2000 萬人)參與到咖啡生產的各個環節中。

圖源:The World’s Top Coffee Producing Countries

2020 年,咖啡產量為 730 萬袋(60KG/袋),占全球產量的 4.3%。但真正用於出口的咖啡豆只占總產量的 60% 左右,其餘則被用於各種形式的儀式上,例如婚禮上人們會製作咖啡豆與咖啡果漿、咖啡與蜂蜜以及各種草藥混合而成用於驅除倒霉的藥等。由此可見咖啡也是當地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當地人做咖啡,都是先炒豆子,炒好以後,直接碾碎熬煮。

行政區劃

衣索比亞除了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 和德雷達瓦 (Dire Dawa) 2個自治市外,全國按民族分為 9 個 州 (Region/State)。一些人口較多的州分為若干 區 (Zone),區下又設 鎮 (Woreda)村(Kebele)。其中州的首府是城市(City),區的首府是城鎮(Town)。

2020 年 6 月 18 日,著名的咖啡產區錫達馬區從南方各族州(SNNPR)獨立出來,成為錫達馬州(Sidama Region)。

級別 名稱

阿法爾州(Afar)
阿姆哈拉州(Amhara)
本尚古勒-古馬茲州(Benishangul-Gumuz)
甘貝拉州(Gambela)
哈勒爾(哈拉) 州(Harari)
奧羅米亞州(Oromia)
索馬利亞州(Somali)
南方民族、部落和人民州 (SNNPR)
提格雷州(Tigray)
錫達馬州(Sidama Region)
西南州(South West)

自治市

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äba )
德雷達瓦(Dirirdhaba)

衣索比亞的行政區域劃分可以說非常「有特點」,但是咖啡產區的劃分更亂,所以下邊的內容,都是我根據資料,多方對比後的結果,儘可能的把衣索比亞產區情況說清楚。

咖啡產區

衣索比亞這麼多的州與自治市中,種植咖啡的主要產區為:

  • 錫達馬州 | Sidama Region
  • 奧羅米亞州 | Oromia Region
  • 南方各族州 | SNNPR
  • 甘貝拉州 | Gambela Region
  • 哈拉爾州 | Harari Region

Trabocca公司繪製的衣索比亞產區地圖

埃塞的咖啡種植以西部、南部區域為主,小農家庭占總體種植的 90%,近 120 萬的小農家庭以咖啡種植為生, 每戶的種植面積不少於 4 公頃,平均種植海拔為 1000-2300 米之間,種植密度每公頃 1000-1800 顆咖啡樹之間。

埃塞有一套獨有的咖啡生態、生產系統,分為四個類型:

  • 森林咖啡forest coffee (10%): 咖啡自然生長在衣索比亞西南部和東南部的原始森林中。無任何人工的打理,咖農會定期去採摘。
  • 半森林咖啡semi-forest coffee(35%) : 半森林咖啡,就是在森林咖啡的基礎上,加入人為干預。比如雜草修剪,整理周圍的灌木,用於調節光照和遮陰。衣索比亞的西部是森林和半森林咖啡的主要來源。
  • 田園咖啡garden coffee(50%): 咖啡樹種植在農戶生活區周邊,並且多為農戶自行栽種的咖啡。這種栽種效率要比上述2個咖啡生產效率要高,西達摩、耶加雪菲是田園咖啡的主要產區。
  • 種植園咖啡plantation coffee(5%): 大的私有種植者,擁有完善的設施、科學的管理方法與咖啡處理能力。
精品咖啡產區

衣索比亞的咖啡產地其實很多也很雜,但就精品咖啡產區來說,主要的精品產區分為4個:

耶加雪菲(Yirgacheffe)

耶加雪菲海拔 1800~2000 米,附屬於西達摩產區,由於其獨特的風味,所以被單獨分了出來。除了小鎮耶加雪菲外,還包括周邊的 Wenago、Kochere、Gelena、Abaya 等三個副產區。

Trabocca公司繪製的耶加雪菲產區地圖

南方各族州蓋德奧區 (Gedeo Zone) 的其他 5 個小鎮及奧羅米亞州的 2 個小鎮生產的咖啡均被歸為「耶加雪菲咖啡」,包括:

  • 蓋德布鎮 (Gedeb Woreda)
  • 科契爾鎮 (Kochere Woreda):這個鎮的水洗、日曬豆都非常經典,品質一貫不錯
  • 韋那歌鎮 (Wenago Woreda)
  • 布樂鎮 (Bule Woreda)
  • 迪拉•蘇利亞鎮 (Dilla Zuria Woreda)
  • 格拉娜鎮 (Gelana Woreda):應該是2021年才逐漸出現在生豆商的豆單之中,有一款瑰夏種的日曬,但整體來說平平,不如高品質的原生種或者數字種。
  • 阿巴亞鎮 (Abaya Woreda)

耶加雪菲產地的風味,一般為濃郁的茉莉花香、檸檬香,桃子、杏仁甜香和茶香。喜歡香氣、水果淡雅酸質的朋友會非常喜愛。我入門精品咖啡就是喝到了一杯耶加雪菲,被它迷人的香氣和酸質吸引了。

我想很多朋友知道精品咖啡,也是從耶加雪菲開始的吧?

西達摩(Sidamo)

西達摩海拔 1500~2200 米,近 60% 為水洗處理。醇厚度飽滿,酸質明亮,花香與柑橘調性明顯。西達摩目前最受關注的一款咖啡豆莫過於花魁。2017 年亮相於埃塞生豆競賽 TOH 後,一鳴驚人,一直疊代到 2021 年的 5.0;而最新產季 6.0 即將到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開始關注了。

Trabocca公司繪製的西達摩產區地圖

花魁來自於古吉(Guji)產區旗下的一個子產區罕貝拉(Hambella),而古吉產區跟耶加雪菲一樣,原先是歸屬於西達摩,後因產區風味突出而獨立,不過現在說起古吉,還是普遍默認為西達摩產區。

利姆(Limu)

利姆海拔 1100~1900 米產量較少,精品豆叫 LIMMU,主要有 LIMMU 日曬、水洗 G1,水洗 G2 和日曬 G3。

Trabocca公司繪製的利姆產區地圖

利姆的 body 會明顯的薄一些,花朵與柑橘味的表現稍遜於耶加雪菲和西達摩,卻多了一股莓果類的香氣,果酸明亮,果汁甜十足。

哈拉(Harrar)

哈拉海拔 1400~2000 米,是人類栽種咖啡最高的海拔區域之一,隔著亞丁灣遠眺葉門摩卡和亞丁二港。

哈拉一般採用日曬法處理咖啡豆,擁有強烈的藍莓或黑莓的酸質,芒果丁香、肉桂甚至略帶皮革味或土香味。

其他產區

除了上述的幾大精品咖啡產區,還有數量不少的商業豆產區,分別是:

  • DJIMMA(金瑪):海拔 1400~2100 米和 LIMU 其實是一個產區同屬 kaffa 森林。以商業豆為主。歐洲市場對 DJIMMA 和 LIMMU 兩種咖啡有著特殊的偏愛。
  • IIIubabor(伊魯巴博):海拔 1300~1900 米,咖啡基因龐雜度僅次咖法森林,豆粒明顯大於耶加雪菲與西達莫,果酸味偏低,醇厚度還不錯,風味平衡,一般用作拼配豆,也常運到金瑪做混合處理,不屬於精品豆。
  • Teppi(鐵比)、Bebeka(貝貝卡):Teppi 海拔 1100-1800 米,Bebeka 海拔 950-1285 米。這個區位於 kaffa 森林邊陲,是衣索比亞平均海拔最低的咖啡產區,咖啡帶有輕柔的柑橘酸質,大部分用來做拼配豆。
合作社

在衣索比亞,還有一種形式叫做合作社。跟咱們國內供銷社的作用是一樣的。可以將很多當地小咖農集合到一起,統一管理,統一對外接待客戶,提高咖啡質量,獲得更穩定的收入。所以很多埃塞的咖啡,跟著的都是合作社的名字。比較出名的處理廠或合作社有:

  • Konga 孔加合作社:所屬產區為 Gedeo-耶加雪菲
  • Worka 沃卡合作社:所屬產區為 Gedeb(歌迪貝,也是21年新出現的一個產區)
  • Adado 阿達朵合作社:所屬產區為 Sidamo-Bule
咖啡樹種 原生種(Heirloom)

經常喝埃塞咖啡的人應該聽過 Heirloom(傳家寶)又稱「原生種」。大部分衣索比亞的品種都會以這個名字來命名,傳家寶這個詞經常被用來指土生土長的品種,其中許多至今仍能在野外找到。據估計,衣索比亞目前有 10000 至 15000 個傳家寶品種,其中大多數尚未得到正式的基因鑑定。

雖然許多傳家寶品種最初是野生植物,但一些後來被帶到全國各地的各種特色咖啡農場,在那裡進行種植、收穫和加工。

傳家寶品種通常分為兩類:JARC 品種和地區地方品種。JARC 品種是由 Jimma 農業研究中心開發和研究的(為了獲得理想的特性,如更強的抗病能力或增加產量)。然而,地方品種是完全在野外生長的咖啡樹。

衣索比亞咖啡生產者會用不同名稱來區分不同的咖啡樹,他們通常不會用全球認可的學名來稱呼這些品種,而是用當地的詞彙稱呼,也可能借用本土咖啡樹的某些特徵來稱呼某品種的咖啡樹。精品咖啡買家會用產區、海拔、杯測分數來區分衣索比亞的咖啡,而不是用品種來區分。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買到的埃塞原生種的豆子中經常大小不一,不要懷疑,這就是埃塞不同樹種摻和在一起的結果。

後來居上的「數字種」

從 2021 年開始,COE(卓越杯)比賽中,共取杯測成績前 30 名的豆子。我們只看前十名,其中 7 只是數字編號的樹種,其他 3 種是鐵皮卡和原生種、鐵皮卡混種。

那麼這些數字樹種到底是什麼呢?這就要提到埃塞的一個組織,1967 年成立的 JARC,即吉馬農業研究中心 (Jimma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

20 世紀 70 年代初,咖啡漿果病 (Coffee Berry Disease))——CBD 在衣索比亞蔓延。這是一種由真菌(炭疽菌)引起的疾病。它也被稱為咖啡枯萎病。它會在綠色的漿果上形成深色凹陷的傷口。這種疾病在雨季尤為常見。

JARC 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採集不同種的咖啡樹苗,希望通過新的育苗實驗培育出可以自然抵抗 CBD 的品種。

這是一種由真菌(炭疽菌)引起的疾病。也被稱為咖啡枯萎病。它會在綠色的漿果上形成深色凹陷的傷口。這種疾病在雨季尤為常見。它不會直接感染咖啡樹,但是所有的果實中都會感染果實,影響最終的咖啡產量。

1973-1975 年間 JARC 從不同產區共收集639株咖啡樹,經過過反覆測試與實驗,選出了 13 株對 CBD 有抗性的品種,其中包括 74110 和 74112。

  • 74112 選自 Oromia 州,Illuababora 區,Bishari 村的原始「母樹」。在研究其對咖啡漿果病的抵抗力和總收益率之後,JARC 於 1979 年發布了這一品種。
  • 74110 和 74165 也起源於 Metu-Bishari 森林,並在 1979 年開始推廣種植。74110 以花香和橘香味顯著風味。74165 相較於其他「74」品種,含有更高的綠原酸和咖啡因。

這幾個「74」開始,表明他們在 1974 年被選擇和編目。

最後

衣索比亞咖啡的一些關鍵信息我基本總結出來了。但是作為咖啡原產地,它也是業態最複雜的咖啡生產大國。其中還有一些之前寫過,就沒有再寫。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看《精品咖啡入門指南 4:咖啡處理法》,了解日曬、水洗是怎麼回事兒。還可以看看《精品咖啡入門指南 3:產地風味與咖啡生豆分級》,了解一下衣索比亞咖啡生豆的分級情況。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了解咖啡知識,有所幫助,就是我最開心的事。希望你也能通過我的介紹,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

參考內容

  • 衣索比亞概況
  • 衣索比亞咖啡種植生態:Coffee Production System in Ethiopia – EtBuna
  • 咖啡產區:Yirgacheffe, Sidamo, & More: A Guide to Ethiopian Coffee - Perfect Daily Grind
  • Zelelu Ararso Washed - Ally Coffee
  • CBD:Knowledge Bank | Coffee berry disease (plantwise.org)

- END -

編輯:老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5502a6710a5414cb19914458a7cc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