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老母親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合理地「外包」孩子。
在家吹空調吧,舒適是舒適,就是太費媽了。
孩子就像安了個永動機,一天到晚上躥下跳。晚上也沒有晚睡焦慮了,娃早上也不賴床了。
雖沒了早起的雞飛狗跳,但每天都是擔心樓下鄰居找上來的一天。
帶出去玩吧,太熱太曬了,一不小心就能曬成黑炭回家。
再說,暑假哎,總感覺不給娃學點啥特長班,就白瞎了這兩月的暑假時間。
要說暑假裡,報班情況最多的就是游泳了。
游泳的好處咱就不多說了。
首先,泡在水裡它涼快呀。
其次,游泳是一個需要全身協調的運動,經常游泳的人,線條會更流暢。
而且,對於孩子的心肺功能、肺活量,都是一個很好的鍛鍊。
當然游泳雖好,有些問題咱們需要先搞清楚。
1、幾歲開始學游泳比較好?
夏季沒有哪個孩子能逃過玩水的誘惑。
當然,抓住暑假的不僅是孩子們,還有各大健身房、游泳館。
晚上帶孩子們去商場,基本上每走10米就有一個發暑期游泳班傳單的。
不管幾歲,只要你帶娃,就能給你整一出 早一年太小、晚一年太遲,就你娃這個年齡學游泳正正好啊。
正不正好的不知道,咱只知道,朋友家4歲前花大兩萬學的游泳,後來也打了水漂。 (私教課上完了就沒上,沒私教跟著完全不敢帶孩子下水,後邊就擱置了)
現在6歲了,還得重新報班學。
確實是有很多人覺得孩子年齡越小越不怕水,就學得越快。 (註:這裡指孩子自主游泳,不包括親子游泳)
年齡小也確實存在優勢,比如身體會更柔軟更有韌性,但年齡越小的孩子專注力、理解力也越差,聽不懂教練的指令和動作講解,很難做到重複的訓練,所以學起來會更慢一些。
CC也是五歲那年的暑假學的,後來偶爾去游泳館游,現在游得不好也不算壞。
也有朋友家的孩子6歲了學游泳,就是不肯下水,全程靠家長和教練硬逼著學的。
所以說,在年齡上倒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制,還得看孩子的具體情況。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是:1歲以前,可以在家長的陪同和監護下作為娛樂消遣的玩玩水;
4歲以後,再正式開始考慮學習游泳技能。
當然也有其他專家推薦5、6歲的,還有不少教練建議學齡階段,也就是7歲左右的。
但無論哪一種,學游泳都不該是家長腦門一熱,也都不意味著, 在學游泳前,孩子不用接觸水。
因為,無論幾歲學游泳,孩子學得是否順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對玩水的態度——是喜歡還是害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性如何,而水性是可以培養的。
只是這個階段,我們的重點不是「學會」某一些專業動作,而是適應水環境。
從小就跟著姐姐混泳池的DD
你要說玩水玩到6歲和一個孩子等到6歲再接觸水,一起上游泳課,哪個學得快?
不用想,那肯定是玩水的孩子。
2、那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水感呢?
游泳是需要自我感知的,如果孩子一開始就十分牴觸水,再加上消化教練指令的難題,下水後的難度還會加大。
所以,最好是提前給孩子做一些準備。
1-3歲,多讓孩子玩水。
無論是在盆里洗澡,還是親子游泳,孩子天然地都會自己玩水,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洗澡玩具,讓孩子充分享受置身水裡的樂趣。
4歲-5歲,可以試著學憋氣。
洗澡的時候,讓孩子站在淋浴下,閉上眼睛、嘴巴,用手捏住鼻子,用較少的水量淋幾次孩子的頭,讓他有個初步的感受。
等適應了,可以鼓勵孩子在淋水的時候,不捏鼻子,而是用嘴巴吐氣。
等孩子會吐氣了,可以再教孩子在臉盆中憋氣,嘴巴下水吐泡泡,時間越長越好。
這些準備工作進行的越久,孩子學游泳越順利。
再大一些可以練習屏氣、漂浮、踩水等動作,哪怕是不學游泳呢,也可以讓孩子熟悉水性和掌握一些基本落水自救的技能。
3、學游泳到底是先選擇蛙泳還是自由式?
要我說,不管是啥泳,只要娃能學好就是「好泳」。
之前給CC選游泳班的時候,我諮詢了多家機構,都是把蛙泳作為入門泳姿來學習的。
但是,當時我也做過很多功課,外國小孩學游泳都是從自由式開始的。
咱們先來看看這兩種泳姿的區別:
蛙泳:易上手,換氣容易,對初學者容易學會,但技術最為複雜,游好、游標準很難。尤其是腿部動作,是游泳所有技術環節中最為複雜的,不適合長距離。
自由式:換氣難,學起來比較慢,技術相對簡單,速度最快,省力,適宜長距離。
由此對比來看,兩者各有各的好處。
游泳世界冠軍吳鵬建議:
如果想把游泳作為「長期」身體鍛鍊的一種方式,甚至是走專業路線的話,建議從自由式開始。
因為自由式的游進方式阻力最小,適合長時間長距離游。並且先學會自由式,對於後期其他泳姿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自由式和仰泳、蝶泳的腿是相通的,會自由式的孩子往往能更快的學會仰泳和蝶泳。
所以長期練的話,自由式是性價比高的,但因為轉頭和換氣不好掌握,功夫要多花一點。
但 如果目的是掌握游泳這個技能、學會就好,那麼建議從蛙泳開始。因為蛙泳更容易「游起來」,孩子學起來更有自信,也更有效果。
這也是各大游泳班選擇作為首選泳姿的最大原因。蛙泳換氣方式容易學習,手臂動作更容易保持身體平衡,對孩子更有安全感,不容易牴觸。
而 如果孩子比較小,或者對水特別恐懼,完全不敢把頭放進水裡,也可以先從仰泳開始學。因為仰泳不用把頭完全埋在水裡面,可以隨時換氣呼吸,而且手臂及腿部動作也相對簡單,更容易掌握。
但對於沒啥想法,就想暑期打發孩子,鍛鍊鍛鍊身體,先學哪個泳姿倒不是那麼重要。
真要喜歡,後面可以在解鎖新泳姿,今年暑假我就給CC報了個提高班, 鞏固蛙泳,學習仰泳。
4.多久可以學會呢?
雖然現在宣傳的都是短期速成班,我們家長也大多比較著急,希望報一期班孩子就能學會某一種泳姿,上一期最好就能看到成效。
但我不得不給大家潑潑冷水。
像游泳這種技能類的,「學會」不等於「會游」。
一般速成班的標準,就是不帶著各種漂浮/板能遊了,但我見過很多孩子,趁著暑期學會了,但暑假過後一年下不了幾次水,第二年照樣是不會或者不敢。
CC那年在暑假班「學會」之後,我就發現她還是不太敢自己游,我們反而又帶了充氣手臂好一段時間。
初學游泳期, 下水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對「生命安全感」的掠奪,要給他們適應的時間。
不必急於求成,不必過早追求能不能「游」,要更多地引導孩子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只有紮實基礎,後邊才能游的更好,才能游得更帶勁。
不然動作都不熟練,甚至不正確,孩子游不了幾下,就腿疼,腰酸,那必然也會影響孩子的興趣,將來也無法再拔高了。
所以啊,一定要調整期待,不過於關注「結果」,比如「是否在水裡能遊了,能游多遠了」,因為當你心切的時候,會給孩子和教練造成無形的壓力,影響孩子學習的正常節奏。
5.學了游泳,孩子就是掌握了一種生存技能了嗎?
NO,NO,NO。
我們學的游泳, 只是增加了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並不是意味著孩子多了一種生存技能,也更不意味著孩子可以下海、下河去游泳。
因為自然環境中的江河湖海,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險性的,有湍急的水浪,有洶湧的暗流,有纏人的水藻,有陷人的泥沙, 每一點出現的意外都足以要人性命。
所以,千萬不要存有一絲絲 僥倖,覺得孩子學會了游泳,就能下河\海游泳,覺得在泳池游得很好,就有了野外玩水的自信,行為上也變得「大膽勇敢」起來。
說實話,如果不幸落入湍急的河流,或是把海浪捲走,旱鴨子和奧運游泳冠軍誰能活下來,靠的不是技術,而是運氣。
所以啊,一定要讓孩子遠離有潛在危險的水邊,玩水時家長眼睛千萬不要離開孩子。
暑假娃學游泳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儘量讓孩子在淺水區游,不要到深水區。
2.泳衣儘量選擇顏色鮮亮的,比如螢光綠\黃、橙等。
3.泳池裡會有消毒劑、各種病菌,會刺激到孩子眼睛,下水一定要戴泳鏡。如果只是泡水玩,眼睛不到水下,則不用戴。
4.戶外泳池記得做好防曬。
5.不要游太久,4歲以下的孩子大概半小時就好了,大一些的孩子1~1.5小時就差不多了。
6.游完泳儘快洗澡,並吹乾頭髮。
PS:今天CC的游泳課就正式開始啦!為期12天。
今年是她主動要求的仰泳提高班,早就興奮的不行,已經連續遊了5天為上課做體力準備了。
我姨媽期沒辦法奉陪,都是C爸帶著去,但 爸爸帶女兒有個壞處,就是沒辦法照顧。
所以她全程自己換衣服、洗澡、穿衣服、吹頭髮,就這樣也非要去。
昨天回來她說:
「媽媽今天有個阿姨誇我了,說我游得好,但覺得我最厲害的地方,是可以自己進來、自己收拾!
我回她,因為我要解鎖新泳姿了,我要學仰泳了,我必須得提前練練我的體力。」
遙想4年前學蛙泳,有幾天算幾天,全程滋哇亂叫。
當時我費了好大心思勸她堅持、鼓勵她別放棄、每天都是半哄半嚴厲的送過去。
哎,果然自驅和外驅天差地別,上趕著不是買賣。
以後DD再學,我非得引到他主動開口 「媽媽,讓我學游泳吧,媽媽,我就要學,媽媽,求求了」我再開始,哼~
你家娃今年暑假學游泳嗎?順利嗎?來跟C媽嘮兩塊錢兒的。
再PS:今年泳衣有個福袋清倉,129元4件套,還沒裝備的,可以撿個漏!
本期視頻
去年剛學會游泳,今年卻不敢下水了!學游泳前忽略這件事,90%幾率會後悔!
為什麼很多游泳場所禁止穿白色泳衣,除了走光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興趣?多大年齡上什麼興趣班?這篇匯總值得一看!
我們是CC爸媽,家有一雙兒女CC&DD。
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
C媽:報社育兒主編,暢銷書《家長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覺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