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的《野狗》一篇,蒲松齡是想要表達什麼?

2020-09-12     水煮汗青

原標題:《聊齋志異》中的《野狗》一篇,蒲松齡是想要表達什麼?

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是一部非常有趣,而且意義深刻的作品,裡面有一篇非常短的小故事叫《野狗》,因為情節玄幻而且誇張,讓人覺得很恐怖。但這篇文章又不像是單純的講故事,讀完之後總感覺蒲松齡想通過這則故事表達某種意思。

《野狗》故事簡述

於七之亂,天下生靈塗炭。有位叫李化龍的鄉下人從山裡回家,半夜趕路的時候遇到了值夜的兵丁,為了避免被殺,他躺進了死人堆里裝死。

兵丁過後,李化龍還是沒敢起來,這時候周圍的死屍都站了起來,有胳膊斷掉的,有沒腦袋的,還有腦袋掉了一半掛在脖子上的。這些死屍挺直站著像一片樹林,那位脖子上掛腦袋的死屍說話了:「野狗子來,奈何?」其他死屍跟著一起喊:「奈何?」接著所有死屍倒地,周圍頓時陷入死一般的沉靜。

李化龍嚇得剛想起身逃跑,此時來了一個獸頭人身的怪物,只見它趴在屍體堆里吃死人頭,還吸死人的腦子。李化龍連忙把頭埋在死屍底下,怪物發現了他,還過來撥弄他的肩膀,想吃他的頭。李化龍慌亂之中從身下摸出一塊石頭猛擊怪物的頭,結果怪物大叫一聲後捂頭嘴跑了。

李化龍看了看地上,有怪物受傷時留下的血,還有兩顆四寸長的牙齒,彎曲且鋒利!他將牙齒帶回村裡給大家看,卻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怪物的牙齒。

《野狗》故事分析

這篇文章來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故事內容非常離奇,而且背後的含義卻讓人深思。

如果是古代人看《野狗》這篇文章,肯定是覺得非常嚇人,想想缺胳膊少腦袋的死屍站起來說話,這是多麼恐怖?但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看到這樣的故事只是當一般的奇幻或者鬼怪故事,因為這樣的情節偏離現實太遠,一看就是完全虛構。

《野狗》這則故事不同於《聊齋》其他短篇,裡面蘊含著深刻的意義。有人認為這則故事是要披露於七之亂時期,社會動盪不安,百姓害怕清軍的程度甚至超過鬼怪。關於這個故事,我看到的是「弱勢文化」的體現。

故事背景是於七之亂那段時間,天下刀兵四起,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故事裡倒下的死屍好比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弱者,如同案板上的魚肉,任由「野狗子」宰割;而野狗子則是強大勢力的化身,他們可能是清軍,也可能是起義軍,總之是給無辜百姓帶來災難的人。在這些強大勢力面前,弱勢群體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面對「野狗子」的到來,他們只能發出「奈何」的聲音。

李化龍,從名字上來看就是被作者寄予厚望!在封建時代,龍是皇權和帝王的象徵,「化龍」則暗指著此人有著出眾的身份和能力。李化龍與野狗子搏鬥,用石塊將野狗子擊傷,他救下了地下的那些死屍,有種「力挽狂瀾、拯救蒼生」的意思。

從整個故事來看,死屍是被壓迫者,他們已經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李化龍的出現拯救了他們,這裡面有一種「救世主」的思想。弱者希望得到救助,希望有人能夠幫助自己改變命運,這種救世主思想正是「弱勢文化」的體現。

結語

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看上去是在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但是通過這些故事往往能夠悟出一些道理,比如《宮夢弼》就是教我們如何「理財」,《青蛙神》教我們如何處理家庭關係,《羅剎海市》則是告訴我們不要太在意外表,你眼中的美在別人看來可能是一種丑,別人的丑也會在某些地方成為美!

不過每個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蒲松齡筆下的這些作品,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gf1f3QBeElxlkkaBr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