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勵志人設,死於話多

2020-07-02     伊姐看電影

原標題:伊能靜:勵志人設,死於話多

文 | 伊姐(周桂伊) 杉姐

前幾天有寫一篇 乘風破浪的姐姐給我的感動 ,其中提到了伊能靜,在落選後,陪著寧靜,表現出一種被歲月磨礪後圓融。

結果她當天就翻車了,因為DISS同組隊員,因為談論梅艷芳「一輩子都在尋找愛,瘦成那樣都要穿婚紗,人生不要倒過來,要先成家後立業」。

輿論一片譁然:對不起,梅艷芳的成就,她最終穿上婚紗嫁給音樂的氣魄,不是用來襯托你伊能靜小姐的幸福婚姻的。

但詭異的是,在採訪的最後,她又開始喊口號——「我們活著不是來服務任何人,不是嫁了男人才有價值」。

網友:我到底信你哪一句?

這幾天,更抓馬的事兒來了,伊能靜一條罵閨蜜的自拍小視頻上了熱搜。

視頻里,她一臉不耐煩,痛斥閨蜜「你知不知道娛樂圈很多人看著我」,閨蜜哭了,她自顧檢查妝發的時候,輕描淡寫「我沒有怪你,你要知道」。

錄到最後,工作人員提醒,又超時了,她說沒事。

網友瘋了:全套妝跟閨蜜通話,擅自公開就算了,怎麼的,還有彩排和腳本?

52歲的年紀來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顏值、狀態完全不輸其他女星,本是非常勵志的故事。

成團後,她第一次帶著王智和王麗坤唱《推開世界的門》,其他姐姐們淚如雨下——「啊,怎麼有點感動?」「對,很想哭」。

這不單純是伊能靜的歌喉魅力,是她坎坷卻不服的一生的能量感召,是52歲倔強發光帶來的共情。

在剖析這種矛盾以前,我還是要說一句, 伊能靜,當然是勵志的,基於那種不死的生命力,永遠折騰的熊熊決心。

伊能靜的所有崩塌,正好是中國那句老話,禍從口出,表達欲過度,過於戲劇,過於強調「我我我」。

伊能靜,為什麼那麼話多?

第一重話多:不分場合地輸出和表達自己,同理心缺乏,接近全能自戀。

伊能靜的輸出里,永遠只有自己,「我我我我我我」為主語,永遠自我中心,在這次節目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公演,關於沒有唱好的歌,她在舞台上解釋說是因為「耳返沒聲音」,其實隊友王智的耳返也沒有聲音,但 她強調了七遍。

在採訪中說自己非常耐心、認真的去教隊友唱歌,但隊友卻因為倒數第一一直哭,怎麼講都講不明白,亂唱,甚至是連聲都沒有。

包括在微博上,也一直強調,自己表現不好,是一直在教隊友,被隊友拖累了。

但是,真正公演的時候,王智的聲音穩定,王麗坤的舞蹈標準,都是有目共睹,反而伊能靜沒有超出大家預期。

伊能靜還在採訪中說,那首歌沒有人選,她們是被迫接受了一首難度最大的歌。

可之前,明明是她自己說的「這個簡單」啊!?

伊能靜的自我,自戀,表現在一個對比上。

寧靜拉票的時候,說的是「如果我們隊有一個人淘汰,我跟她們一起走。」

伊能靜拉票的時候,說的是「我18歲出第一張專輯的時候,粉絲就說會一輩子愛我……」

等等,好像大家來這個舞台,也不全部是看您一位的吧?

順便說一句,伊能靜的全能自戀,也表現在對「兩個靜姐」這個梗的暗自較勁上。

在伊能靜的社群平台,網友扒出她有意詆毀寧靜,還說自己「後面可搶鏡了」。

可是,全部都是「我」,習慣以全能自戀視角開篇的表達者,往往不擁有一個真正完整強大的自我,背面覆蓋的是敏感自卑;

就像一個總覺得世界沒有善待她,善於自我攻擊的人一樣,是因為沒有真實地得到過被善待的體驗。

第二重話多:拚命證明你最愛我。

在與庾澄慶的9年婚姻中,伊能靜反覆向外界重複,自己是公主,庾澄慶是王子。

最佳證明是,留下了《生死遺言》《生生世世》等書,讀者的評價客觀:字裡行間,感情泛濫,濃烈到不知何處發泄。

伊能靜和庾澄慶成了大家公認的金童玉女。

也因此,當她最後被曝光牽手黃維德時,大家都唏噓不已。

和秦昊再婚之後,伊能靜大辦婚禮,生了女兒,依然不忘藉助各種機會對秦昊表白,也會在小作文中cue到秦昊有多愛自己。

這幾年托綜藝的福,我們看漸漸不在伊能靜的單方面微博,而是電視里,一個時刻想證明「看你多愛我」的伊能靜,以及一個「 無法全情配合」的秦昊。

伊能靜在餐桌上喋喋不休,說自己每天做了秦昊的減肥餐之後,做米粒的輔食,然後再做兒子的高熱量。

結果秦昊沒有接招,反而說了一句:也不是每天都這麼做,家裡都有阿姨。

伊能靜被氣到黑臉——「我就想讓你們讚美我,就不可以讚美我嗎?」

但離席後的她,開啟跟婆婆的「為什麼不可以多表達」演講。

以至於整個節目,秦昊媽媽其實是緊張的,不斷地向秦昊說一句話:「想著誇你媳婦」。

伊能靜和秦昊,戀愛三天之內談婚論嫁,理由是,伊能靜表示我只能跟對方結婚,不能戀愛。

她在綜藝里回憶有一次和秦昊吵架,秦昊跑出去後,她緊跟著出去後在大街上把自己風衣上的繩子綁在對方鞋帶上。

她還蹲下來對秦昊說如果他現在離開,自己就會馬上撲街。

伊能靜在婚姻生活的里的話多,會變成變相的對對方的指責和抱怨。

綜藝里,伊能靜總在指責和抱怨,秦昊我把你當愛情,你把我當親情。

秦昊說,不,你在跟我說相聲,我跟你在生活。

雖然現在的通稿都在營銷秦昊和伊能靜的神仙愛情,但我必須說,她的敏感多疑,一定給秦昊造成過困擾。

比如,一戀愛就容易受過去經歷影響自憐自愛,秦昊從剛開始哄,到後面給她分析: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你以後遇到的男人只有兩種。一種與你同病相憐,兩人天天抱在一起痛哭,演不完的悲情劇;另一種是想當你醫生的,告訴你人生應該要怎麼樣。

我只是一個正常的男人,我是來跟你談戀愛找老婆的,不是來給你治病的。

著名的秦昊不能容忍伊能靜那麼話多的是兩個案例。

在《婆婆和媽媽》里,伊能靜問秦昊,你對狗比對我有耐心,秦昊回復「因為狗沒你話多。」

而在伊能靜自己的自述里,當她反反覆復哭訴莫名不安和懷疑時,秦昊說「有病就去治」。

第三重話多:反反覆復,自我觀點矛盾,有臆想症,情緒化,虛張聲勢。

伊能靜是嚴重的自我矛盾體。

一會兒說喜歡現在的年齡,不怕老,但稱讚自己的時候卻時時不忘用「年輕」「凍齡」等字眼。

轉頭質疑觀眾——我怕老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以及明確說,自己每年花在保養上的數字是七位數。

她說,我這個年齡的人,不再在乎鏡頭和紅與不紅。

但每次談話,幾乎都頻頻提及自己是侯孝賢電影女主,入圍過金馬,去過坎城。

她一直在強調自己現在過的是老年生活,滿心只有孩子和家庭,但這些年她從未離開我們的視線,綜藝一部接著一部。

她自己每天都在打造好媽媽人設,說自己幾乎完全負責孩子的餐食,卻在微博賣益生菌,並說每次手足口病感染症狀較輕且恢復較快。

有點常識的媽媽都明白益生菌既不能治病,也不能養身。

而且「每次手足口感染」?拜託,你這種看到孩子摔一跤就要狠扇自己臉的媽媽,能讓孩子反覆手足口?

之前還在微博寫長文賣課,稱在課程里被治癒,得到平靜,結果卻被中國反邪教網點名。

可能很多人都說,為什麼越來越看不懂伊能靜了?

客觀說,我覺得跟伊能靜近幾年的「媽味」無法脫離開。《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她說,我可以生出藍盈瑩。

反覆強調,我是大家的小媽。

說自己來這個節目做的不好,就是「對不起自己的小孩」……

每當伊能靜這樣的時候,我就深深感覺,表面的容顏沒有掩蓋那顆已經力不從心的心,那種倚老賣老,以及站在長輩的高度「老娘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的」不敬畏的心。

伊能靜為什麼那麼話多?在自己的混沌宇宙反覆打臉,但是依然孜孜不倦,瘋狂輸出?

我想還是因為不安吧,害怕被忽略,害怕不是焦點,害怕沒有存在感。

沒有自成一體、堅定穩定的價值觀和邏輯,只有情緒像破碎的鏡子灑落一地,有時候自傷,有後時候傷人。

伊能靜的童年故事,已經在世界上無人不知,一再流傳,我們也不想贅言,全世界都知道原生家庭給了她的虧欠,以及她的掙扎。

但我還想說,她的故事還呈現了一種悲傷,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缺乏安全的環境,穩定的人格無法形成,不管後來的際遇給了多少彌補(我覺得做老公,庾澄慶和秦昊其實都是忠厚、有原則、有包容力的類型,也對她付出過或者付出了徹底的真心),匱乏和怨念依然無法化解。

對人生感到滿足的人,其實早就閉嘴了,只自然地沉浸其中即可。可到底多少愛,才能填補宇宙黑洞一樣的深淵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wtyEXMBnkjnB-0z49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