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閒聊)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在2021年春節,有一條短片刷屏了朋友圈,我至今記憶猶新。
《啥是佩奇》
啥,佩奇?啥是佩奇?
那一陣子我算是被洗腦了。從此就一直想,啥,啥時候,啥時候這導演能來個長片?
人不能隨便許願,因為容易夢想成真。
它不就來了!不僅來了,導演張大鵬還帶著影帝張譯、喜劇人冠軍潘斌龍,《我不是藥神》的編劇韓家女一起來了!
真十一月檔的《無價之寶》。
《無價之寶》
BP機、舊式三輪、五金店、懷舊色調,電影的開篇穩了,90年代的質感與年代感,撲面而來。
上世紀90年代的東北小鎮,一對經營五金門店維生的好哥們「石頭」石振邦(張譯 飾)和楊武(潘斌龍 飾),為了追討欠款,不得不暫時照看欠債人的女兒芊芊(程曦 飾)。
石頭與楊武被嘲「一個沒頭腦、一個不高興」。
簡單說,兩個自己都還沒活明白的人。
先看石頭,BP機、墨鏡等裝備齊全,「社會人」氣質拉滿。
但別的社會人,轉角遇到愛;他轉角,遇到生活的花式毒打。
捲入羅圈債,在街上被毆打,被前妻甩巴掌......
面對鐵打的人生,還有什麼能救贖?一個字刻在手臂,「忍」。
中年男人嘛,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楊武更有意思。
上一秒石頭跟你耍硬核男人的酷,「我這九根手指頭,再少哪一根好呢?」
下一秒楊武的不屑一顧:「要不你都少了,做機器貓多好。」
就這麼兩個人,與小女孩芊芊組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三口」。
石頭行三是三叔,楊武行四又名武,就叫四五叔,芊芊六歲乾脆叫老六算了。
這輩份,確實全亂了。
兩個人都是社會的底層,當生存的危機來臨時,往往首先被激發出來的,就是人性中的惡。
但不管是石頭還是楊武,在生活的重重危機中,一直堅守住善良的本心。
本來要找謝大勇的媳婦曼麗討債,撂著最狠的話,做著最軟的事。
看到曼麗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了多年的頭髮賣了換錢,一直死死盯梢的石頭,轉身把自己的車賣了。
善良,這是電影要表達的第一重,無價之寶。
芊芊也特別懂事,到了不僅幫忙打掃,勤快地叫著「四叔」,還把牆上「四嬸」衣服都穿上了。
幽默,這是電影要表達的第二重,無價之寶。
在影片中,小女孩芊芊,這個原本最不幸的孩子,因為兩位「父親」對她無私的愛,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快樂的小孩。
但是,幸福怎麼可能只是簡單地玩玩蹦床、換身新衣服、買幾瓶橘子汽水呢?
幸福是面對生活不斷的打擊和考驗,是在打擊考驗之後找到的。
芊芊託管的日子很快到了,石頭和楊武,按約定的時間地點把孩子送給了曼麗嘴裡的「二爺」,從此,在BP機的終端,他們沒再聽到芊芊的聲音。
(芊芊這孩子和媽媽曼麗在《無價之寶》里的鏡頭都是被門框隔離開,是時代背景下給大家造成的命運岔路,而和三叔四叔的鏡頭,她永遠在C位,熱熱鬧鬧溫馨幸福)
那些不對勁的片段和細節,電光石火地在石頭腦海回放,他冷靜打扮一番,跳上了南下的火車。
他完全不知道,這條路,通向的是他人生新的起點,波折,未知,起伏。
在電影的開頭,三叔就離婚了,他從頭到尾,一直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渴望有人叫自己一聲「爸」。
他的人生,有很多顛沛流離,愛而不得,志向無門,他最後想求的,是一點無私的彼此依賴。
四五叔說,芊芊這孩子,命里缺家。但缺家的只是芊芊嗎?缺家的是石頭啊。
芊芊的出現,是他人生中一束光,一次救贖,一個夢,他用盡一切想抓住它。
(在河邊,他求芊芊教他跳舞,芊芊說,不是隨便誰讓我教,我都教的。三叔說,我怎麼是隨便的人呢)
是芊芊的出現,讓他重新燃起奮鬥的動力,讓他找到了生活的目標,讓他有了忍耐一切的能力。
這種感情與血緣無關,就像電影主題曲《正好》里寫的:
正好我夢到無聊的人生,
正好我漂浮在半空中,
早知道我正好在你的計劃中,
正好你還沒發現我的洞,
正好我鑽進洞裡做個夢,
躲過山搖地動。
電影的本質是,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跟石頭一樣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可能會有命運的時差,就算如此我們也會找到生命的救贖。
電影的開頭有多樂,電影的結尾你就會哭得多凶。
電影要表達的第三層「無價之寶」,也是最珍貴的無價之寶,是身邊用真情在愛我們的人,這不亞於一次逆天改命。
《無價之寶》的英文名叫《Be My Family》,它深刻詮釋了哲學家周國平講過的一句話:
「當我們呼喚一個人叫家人,我們用盡了全部的人生經歷。」
我很喜歡《無價之寶》里一些意象的表達,比如,石頭在一次喝醉後,牽著紅色氣球,在屋檐上起飛,那是他最幸福的日子。
氣球象徵著還沒長大的女兒芊芊。
而電影還有一幕,年邁的石頭,坐在熱氣球上,那個巨大的熱氣球,帶著他遠去。
氣球已經變成了雪白色,它意味著什麼呢?
電影呈現如此成熟和老辣的表達,和編劇功力分不開。
《無價之寶》的編劇韓家女,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編劇,她擅長現實主義,對人性在生活點滴里的鋒芒洞察入微。
(憑藉《我不是藥神》,韓家女獲得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27屆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新人編劇獎)
好的電影,更離不開優秀的演員班底。作為華表、金雞、百花中國電影三大影帝,張譯,又突破自己了。
他演活了草根小人物的心酸和掙扎。
但如果僅限於此,淺了,他還演活了小人物的偉大和高尚。
電影里有一段雨中戲,堪稱2023華語電影高光時刻,張譯的駕馭力和分寸,對精神世界淋漓盡致的呈現,讓人想起立鼓掌。
四五叔潘斌龍,師從相聲表演藝術家馮鞏,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班。2016年參加《歡樂喜劇人第二季》出道,與崔志佳組合,憑藉小品《老爸》奪得了第一期冠軍。
一步一步從生活里,紮實走到銀幕的演員。
自然的喜劇鬆弛感,完美接住了張譯戲裡的一些悲劇色彩和宿命沉重,讓小人物的人生有滋味,也有了希望。
《無價之寶》是2023年末,最適合全家歡的電影,家有女兒的,一定要帶著孩子的爸爸共同觀影。
11月7日的北京首映禮,看完電影的吳京激動地站起來:「恭喜,所有演員都演得太好了……《無價之寶》讓我更懂一件事情,堅守心中的一份善念,你就是「無價之寶」,感謝所有的主創給我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部電影!」
讓吳京熱淚盈眶的,是那份「被堅守的善念」。
這個世界很殘酷,我們很難拿第一。
但只要我們拿出真心,我們還是可以當「第一重要」的家人。
請珍惜那個給你一個家庭的人。
Be My Family,是平凡人生里,最後值得的,最大的幸運。
伊姐觀影團
伊姐觀影團 上海站,將於11月10日15:05-17:17在金逸影城上海金融街店組織觀影《無價之寶》。
映後導演張大鵬、製片人魯岩,主演張譯、程曦到現場互動。
「石頭」石振邦(張譯 飾)和楊武(潘斌龍 飾)這對落魄兄弟經營五金店艱難維生,為追討欠款,他們不得不暫時照看欠債人的孩子芊芊。
兩人在與芊芊的相處中從最初嫌棄「拖油瓶」竟潛移默化地轉變成千方百計「為女兒戰鬥」,生活粗放的他們內心也變得越來越柔軟。
獲取更多好文
·《33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34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35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36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37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38歲知道的事:關於錢,關於性,關於愛》
微信訂閱號總是莫名其妙改版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錯過彼此
大家記得把「伊姐看電影」設置為星標關注
只需要五秒鐘哦~~
先點擊任意一篇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伊姐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