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6(不閒聊)
文 | 伊姐(周桂伊)葉子姚
前陣子周杰倫出新歌《說好不哭》,全民刷屏。
音樂播放器癱了,點擊量爆了。
畢竟是承包了80、90後整個青春的天王,連沒有作品的時候,也能被鐵粉們送上超話第一。
可這一次,新作品口碑斷崖式滑坡。豆瓣評分才5.8。
連多年死忠粉都表示,與以往作品確實不能同日而語。
首先,這首歌是他之前代言的一款香水的廣告曲,重新改編,雖然花費一年,卻不是嚴格意義的原創。
其次,人到中年唱著情歌的周杰倫,還在篤信「女生賣奶茶送男友哈蘇相機,無條件犧牲支持他夢想」,被吐槽典型直男,脫離時代。
這位網友的評價很中肯:擠爆各大音樂播放器的不是這首歌的優秀程度,而是周杰倫三個字。
不僅是周杰倫,還有我們整個回憶里的青春。
但我也理解周杰倫,天王結婚生子太幸福,每天都花式恩愛,已經沒有「困難」和「質疑」來滋養創作。
《奇葩說》里蔡康永提到過,很多有才華的人,在過上幸福的生活後,才華被消磨。
可在這其中,有一個評論蠻有意思,大概意思是:昆凌很好,但她不是周杰倫的靈感繆斯(muse,靈感)。
周杰倫寫過那麼多被廣為傳唱的情歌:《倒帶》《騎士精神》《海盜》《說愛你》《布拉格廣場》......
首首經典,傳唱不衰。
它們都寫給了同一個人,她的名字叫做蔡依林。
2010年周杰倫演唱會上,倆人出人意料地合唱《給我一首歌的時間》,讓人熱淚盈眶。
有人說,蔡依林走過去的那短短几十秒,走過了多少人的整個青春。
但凡得不到,總是最登對。這是很多人的執念。
可是仔細去想,陪才子們走到最後的,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靈感繆斯」。
周杰倫和蔡依林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一種模式,想一下鞏俐和張藝謀。
兩個人在創作巔峰彼此成就,以至於此後最出彩的那些謀女郎,如章子怡、倪妮,多多少少都有鞏俐的影子。
兩個人初次合作《紅高粱》,一舉拿下「金熊獎」。
之後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每一部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
直到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拍完了,倆人就分開了。
分手十多年後,兩個人再度合作。張藝謀開拍《滿城盡帶黃金甲》,點名唯一的女主角是鞏俐。
被問到為什麼請鞏俐來演女皇?
張藝謀說:「很久之前,我在長城上面發誓,這輩子一定要讓她演一次女皇。」
鞏俐聽完,潸然淚下。
再之後的《歸來》,有人說像張藝謀寫給鞏俐的情書:回首大半生,一切等待與錯過盡在不言中。
去年張藝謀憑藉《影》成為金馬獎最大贏家。
這是四十年來張藝謀第一次在這個舞台拿下「最佳導演」。他笑了。
而那一刻,坐在台下的鞏俐,毫無顧忌,熱淚盈眶。
這大半生,他們彼此成就和見證。
時至今日,張藝謀依然直言:鞏俐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演員。
可以理解,這樣的評價他不會給任何人甚至章子怡,因為那是他半生情感的投射、創造的起點。
沒人懷疑「鞏俐才是張藝謀最好的作品」,雖然他們不再是人生伴侶。
這樣傳奇而遺憾的才子佳人,還有李宗盛和林憶蓮。
李宗盛曾說:「我覺得創作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把自己創作的歌,交給真正能詮釋得很好的人,不只他們等,其實我也在等。」
直到1992年他聽到林憶蓮的聲音,他說:「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聽她的聲音就足以愛上她。」
雖然那一年,他剛結婚五年。
電光火石的愛,讓李宗盛和林憶蓮從《當愛已成往事》開始,打造了華語樂壇的諸多經典情歌。
- 只若初見的心動里,他寫了《鬼迷心竅》,「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的人不會明了。」
- 反覆糾結的痛苦裡,他寫下了《我是真的愛你》,「從此為愛受委屈,不能再躲避,於是你成為我生命中最美的記憶。」
- 終於決定與髮妻離婚那一刻,李宗盛遠赴加拿大找林憶蓮,卻被拒之門外,於是有了後來的《為你我受冷風吹》。
- 經歷道德譴責、輿論壓力的兩個人最終結婚生子,林憶蓮做了一年家庭主婦後,以一首《鏗鏘玫瑰》復出,「她從不以為愛最美,她說那全是虛偽。」
每一首歌不是獻給大眾,而是他們戀愛心情的軌跡啊。
李宗盛是了解林憶蓮的獨立特質的。
但理智上能理解,不代表感情上能接納。
在林憶蓮拿出半生代表作《至少還有你》,紅透半邊天后,兩個人聚少離多,李宗盛寫下《寂寞的戀人啊》——「越是相愛的兩個人,越是容易讓彼此疼。」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兩個人於2004年發表離婚聲明——
- 「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2014年,李宗盛在演唱會上與投影上的林憶蓮對唱《當愛已成往事》,低頭哽咽。
2017年,李宗盛又在舞台上把《晚婚》中的歌詞「我從來不想獨身,卻又預感晚婚」,改成了「我從來不想獨身,我也不想離婚」。
多麼痛的領悟,可是那些藝術家們啊,真真實踐著那句話:「我懂那麼多道理,卻也沒有過好這一生。」
為什麼能夠激發彼此創作慾望的人,往往不能走到最後?
為什麼看似登對的才子佳人,卻沒能成為最合拍的婚姻伴侶?
不只是「時機」,說到底,還是彼此想要的太不同。
周杰倫也好,張藝謀、李宗盛也好,表面上是浪漫的藝術創作者,內里卻都是大男子主義。
正如周杰倫被人詬病的新歌詞,激情過後,他們想要的如出一轍——你一無所有,還為我的夢想加油。
周杰倫的新歌繆斯究竟是誰?就是自己媳婦昆凌啊。
不是嗎?
18歲的姑娘放棄考學,默默做他身後的女人。
乖巧、懂事、低調,一心一意照顧周杰倫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媽媽葉惠美。
當他切換到人生最舒服的狀態,也就遠離了藝術的巔峰。
作為社會人的周杰倫喝著奶茶幸福肥,但作為才子的周杰倫正在老去。
對於張藝謀而言,鞏俐固然是他「最好的作品」、最默契的拍檔,但陳凱歌曾用張藝謀是「真正的秦國人」來形容他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
他想要的是能守在家裡、相夫教子的女人,而不是在外拋頭露面、呼風喚雨的女王陛下。
所以他娶了陳婷,這個比他小31歲,五年生三個孩子,因為當年計劃生育曝光才被大眾所知的女人,甘願呆在他身後做「為他的夢想而加油」的女人。
可是這些年,張藝謀在商業和藝術上再難有巨大斬獲,《影》沒有獲得奧斯卡參賽資格,新作《一秒鐘》因為題材問題,威尼斯水城連放映都成問題。
能把女人心寫得那麼通透的李宗盛,骨子裡也大男子主義。
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因為林憶蓮在演唱會上性感的著裝風格,大發雷霆。
如今的李宗盛,定居北京,網傳女友是女大學生,比他女兒,大不了幾歲。
如今的李宗盛,已經很少寫新歌,他的新職業是,賣賣酒、做做吉他。
反觀他們曾經的「靈感繆斯」,走到今天,全部都有一個特質——
- 依舊獨立、不依附,有想法、有主見、人生不設限。
20年後,蔡依林第八次參加金曲獎,斬獲年度最佳專輯和最佳單曲。
最重要的是,從《Ugly Beauty》開始,蔡依林的專輯已經從過去小女生的愛情,到現在反映社會話題和平權主義。
在作品裡自黑自己的「大嘴巴」,鼓勵大家別在乎別人的定義。
新專輯《不一樣又怎樣》,其實是為弱勢群體發聲,為一個叫做葉永志的男孩發聲——因性格「太女性化」,他被校園暴力凌辱至死。
當周杰倫還在重複著心愛的女人為自己夢想買單的時候,蔡依林已經在唱男人不是女人的全部,I』m not your girl 。
有人說,周杰倫的天賦滿格、才華橫溢是「天才」,而蔡依林的執著到底、絕對自律是「地才」。
但如今,後者發力將命運反轉。
那個曾被說不漂亮的林憶蓮,52歲的時候,在《我是歌手》的舞台驚艷全場。
她依然在唱《不必在乎我是誰》,酷、美、狂野而有力量。身後還有比她小11歲的男友,為她打鼓。
她真的活成了前夫筆下那朵曠野里的玫瑰,「用驕傲的花蕊,擺脫四季的支配」。
鞏俐就更無需多言了。
那個從紅高粱地里走出來的鞏俐,早已成為國際電影節上紅毯環節,獨占專屬拍照時間的「鞏皇」。
54歲依然身材能打、狀態極佳,2020年會是鞏俐年,因為她有《蘭心大劇院》和《中國女排》這樣的硬作在手,後者已經宣布定檔大年初一。
《蘭心大劇院》鞏俐
感情方面,她最終選了71歲的法國電子音樂大師,才子佳人,氣場不騙人,都依然享受著愛情的滋潤。
能互相激發的人都太有能量,記得李宗盛說過,在創作一個作品時,是一定要愛上對方的。
這也是大多數藝術創作者的「職業慣性」。
可是,觸角都太敏銳,核心能量太大的人,就像兩隻刺蝟,彼此閃光,一旦靠近就容易互害。
婚姻或者長久的感情,說到底,一定有一方,為另一方做出更多忍耐、理解和妥協——生活中總要有犧牲,到底誰來犧牲呢?
- 普世凡人,在短暫的熱鬧過後,最在意是深夜歸家,是否有人等候,他們的眼睛是看向對方的。
- 可藝術家們,有太多自我感動、自我憐惜、自我高潮,然後自我熄滅,說到底本質上,他們的眼睛始終只關注了內在的自我世界。
聽著周杰倫的新歌,我一直在想,那些有能量的女人,真的太難做到「自己一無所有,還在為你加油」啊,繆斯們無法做到放棄全世界,只要「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而才子們想要的,說到底,不是戀愛,而是無限包容的母愛啊。
紅塵滾滾,人生最後求仁得仁,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故事到最後,每個人終會有自己最合適的定位,如果沒有,那就是還沒到最後。
那就讓老去的安然老去,執著的,依然年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