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丨網絡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尾生的年輕人,他處了個對象,一次兩人約定在一座大橋下見面。那會兒沒有酒吧、咖啡廳什麼的,大橋下面既隱蔽又安全,確實是談戀愛的好場所。
尾生遵照千古不變的男人先到的約會守則,提前趕到橋下等待。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姑娘遲遲不至。尾生於是苦等,死等。
天有不測風雲,結果一場大水把尾生的死等生生變成了等死。姑娘未來,河水突然暴漲。
要知道兩人約的可是大橋下面,而不是其他的任何地方,尾生在這千鈞一髮的生死關頭毅然決然做出了一個讓他名垂青史的決定:牢牢抱住橋柱子,繼續等。
姑娘始終沒有來;來了也應該不會「舉身赴清池」,去看看橋柱子那兒有沒有人。河水卻越漲越高,尾生就這麼被淹死了。尾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為情而死的青年。
圖片來源丨網絡
這個故事最早見於《莊子·盜跖篇》,太史公的《史記·蘇秦張儀列傳》亦有轉載。後世人感於尾生所為,創造出了「抱柱信」「抱柱之信」「尾生抱柱」等典故,連大詩人李白都有吟詠尾生的詩句,見於其《長干行》,句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這些都是誇讚尾生的,誇讚他守信重諾,至死不渝。
誠然,數千年來,重義守信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留下來的事例多如牛毛、舉不勝舉,最有名的要算秦漢之際的季布,以一諾千金稱名當世、名垂千古。
《周易》中有關誠信的內容更是貫穿始終,「有孚」「中孚」等字眼俯拾皆是。可是,尾生的做法總讓人心裡別彆扭扭的不舒服,感覺他的守信和其他人總有些不同。
當然,這裡絕對沒有以小人之心詆毀尾生,如此這般是由於愛情的偉大力量使然,若是其他朋友之交,他可能溜得比兔子都快。可能不少朋友抱有和我一樣的想法,只是礙於面子不明說罷了。
說白了,尾生這個人不是有點拘泥固執,是太拘泥固執了,變成了死腦筋。而且是見過死腦筋的,沒見過這麼死腦筋的。以他這樣的做事方式,就算沒有那場給他的生命畫上句號的大水,以後也會有一場大雨、一場大火把他帶走,總之,早晚要出事,肯定還不是出小事。
圖片來源丨網絡
很可惜,關於尾生的記載實在不多,僅有的隻言片語還是出自善講寓言的莊周先生之口,而且他和武俠小說里最早出現的高手一樣,命中注定就是個墊背的,出場就玩完。
於是一切就都成了無頭公案,查無可查。不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不小心遇著這麼一位兄台,一旦他跟你較了真,沒完沒了,不依不饒,不拋棄不放棄,你拿他怎麼辦?
恐怕只能退避三舍,敬而遠之。倘要和這種人生活一輩子,日子怎麼過你還敢想嗎?所以,有些時候,就很為幾千年前那位沒有被尾生等到的姑娘感到慶幸,兩個人要真成了……太恐怖了,不想也罷。
尾生死了,生於莊子的寓言,死於莊子的寓言,可是從千百年的各種聲音看,為他搖旗吶喊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說,對他的行為方式表示認同並奉為楷模的不在少數。再重申一下,我們在這裡拉出尾生作為靶子,並非否認誠信,而是否認他的拘泥和固執。
《周易》重誠信,但更注重一個「變」字。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一語正是其精義所在。所謂「與時偕行」「與時變化」,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要趕上形勢,做事要懂得變通。
儒家把仁、義、禮、智、信奉為「五德」,信為其底線。孔子崇奉直道而行,按說應該坐在家裡等各諸侯的聘書才對,可他也曾厚著臉皮四處奔走求售,也會委曲求全。
衛國內亂,權臣孔悝被脅迫,孔門弟子子路和子羔(高柴)均為孔悝的家臣。孔子知道消息後,嘆道:「柴也其來,由也死矣。」意思就是說:子羔快要回來了,子路只怕免不了一死。
為什麼?孔子曉得子路是個倔脾氣、死心眼,一定不會逃走的。
果不出他所料,子羔聽說亂起,一溜煙往城門口跑,在城外剛好碰見子路往回趕,子羔苦勸他不聽。當時城門已經關閉,子路進不去,剛巧有人要出城,就這工夫被他溜進了城。
結果可想而知,寡不敵眾,子路受重傷,帽纓子也被砍斷。他認為君子死不可不正衣冠,於是請求亂軍少待片刻,他自己努力結好帽纓,從容死去。子路「結纓而死」也是一個有名的典故,從孔子的態度上我們不難窺知他的痛惜之情,而子羔臨陣逃脫也並未受到他的責罰,可見孔夫子雖然把「義」列為五德第二,卻也並不贊同無謂的犧牲,也是講求變通之道的。
《周易》對固執拘泥、不知變通的態度有兩段論述,分別是蠱卦的九二爻和節卦的九二爻。
圖片來源丨網絡
蠱卦九二爻:
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干母之蠱」,得中道也
「貞」,在這裡不可解釋為正,應理解為固執。「干母之蠱,不可貞」,就是說糾正母親的過失要好言好語地去糾正,不要太執拗,太固執。為什麼呢?第二爻是一個陰位,需要陰柔一些,而九二是陽剛之爻,居於陰位,雖然占著下卦的中位,但是也不能一味剛強倔強,要講究些方式方法,變通一下,柔弱一些,這樣就可以像《象傳》說的那樣「得中道」,收到效果。蠱卦九二爻講了一件家事,可是以內喻外,以小見大,我們也可以知道,遇事太固執、不知變通的態度是不為《周易》所取的。
圖片來源丨網絡
節卦九二爻也是講的變通之道。
九二,不出門庭,凶。
秉曰:「不出門庭」,失時極也。
「不出門庭,凶。」難道待在家裡比出門在外還容易招惹麻煩?而且同樣是不出門戶,節卦初九爻爻辭是「不出戶庭,無咎」,是沒有災禍,到了九二卻成了凶,要說起來九二還居中位呢。這就是《周易》了不起的地方,它主要是按照不同的時位判斷吉凶,體現的還是一個「變化」。
九二跟初九,時位已經變了,所以吉凶就跟著有了變化。初九是事物的最初始階段,而九二則是已經居在下卦中位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是下卦最適中的一個時機。如果你在這個時候還是拘泥於節制,不知變通,不敢邁出庭院,不去把握時機,那肯定有兇險。因為此時你的道路暢通,正該出去闖一闖。
初九爻要往前走有九二擋道,其路不通,所以連戶庭都不能出。而九二上面是六三,陰爻擋不住陽爻,六三擋不住它,所以這個時候九二是不受拘束的,要勇敢地走出去。
可惜,蠱卦和節卦的九二都把機會給耽誤了,就像我們例子所舉的尾生和子路一樣,不知變通,都落了個英年早逝。要不然,應該還有許多美好的人生藍圖等他們去描繪,有很多輝煌的事業成就等他們去創造。最後奉送朋友們一句話:遇事不要太固執,變通做事無大錯。
文章來源:張其成講讀《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