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

2019-09-13     鄉村三農小書屋

平菇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種基本形態組成。菌絲體為白色,為吸收外界水分、無機鹽的營養體。子實體叢生或疊生,分菌蓋和菌柄兩部分。菌蓋直徑5~20cm,呈貝殼形或舌狀,顏色有白色、乳黃色、灰色、黑色等多種;其菌褶延生,不等長、較密、形似刀片;菌柄生於菌蓋一側,白色、實心;孢子圓柱形,無色,光滑。

一、平菇的生活史

平菇的生活史,是指從孢子萌發、經歷菌絲體、子實體階段,直到產生第二代孢子的一個生命周期(圖2-1)。

圖1-1 平茹傘菌生活史

(1)孢子,為生命周期起點的標誌。

(2)適宜條件下,孢子萌發形成單核菌絲。

(3)兩條可親和的單核菌絲間進行質配,形成異核的雙核菌絲。雙核菌絲每個細胞之間可見由細胞鎖狀聯合形成的特殊「鎖狀」結構。

(4)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雙核菌絲組織特異化,形成平菇所特有的幼嫩子實體(菇蕾),幼嫩的子實體要經歷桑葚期、珊瑚期、成型期這三個階段。

(5)菇蕾進一步長大形成成熟的平菇子實體,平菇子實體內的菌褶表面發育成擔子,擔子內細胞核經核配、減數分裂直至形成擔孢子。

(6)孢子成熟、彈射,形成新的種性一致的孢子。完成一個生命周期。

二、平菇的繁殖方式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共有三種,即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和准性繁殖。 而平菇主要的繁殖方式為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一)無性繁殖

利用親代食用菌機體上的一部分組織塊而不通過有性孢子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繁殖方式叫無性繁殖。食用菌的無性繁殖可以菌絲斷裂的方式繁殖;也可以產生無性孢子的方式繁殖;還可以出芽方式繁殖。平菇的組織分離技術就是典型地利用了無性繁殖技術,從平菇子實體內部選取一塊組織,在無菌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即可獲得平菇菌絲。

(二)有性繁殖

通過有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如擔孢子,圖1-2),產生食用菌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稱有性繁殖。該法表現為可親和有性孢子萌發生成的兩種形態無差別,但性別不同或相同的初生菌絲之間的結合。初生菌絲的性別是由萌發成孢子的不同核基因決定的。有性繁殖根據進行質配的單核菌絲的性別,又可以分為同宗結合和異宗結合。同宗結合指同一孢子萌發的菌絲間能通過自體結合而產生子代的生殖方式,這種方式在食用菌生殖中所占比例不高;異宗結合指不同性別的菌絲細胞之間結合才能產生子代的生殖方式,為食用菌有性繁殖的普遍形式。平菇兩條單核菌絲間的質配屬於異宗結合。

圖1-2 擔孢子形成圖

(三)准性繁殖

准性繁殖在食用菌繁殖中不常見。

它是食用菌菌絲髮生突變或菌絲間融合生成異核體,進而分裂形成雜合二倍體,並發生有絲分裂交換與單倍體化的一種生殖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i7Ne20BJleJMoPMQU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