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殼是農作物籽實脫殼的副產品,包括包被籽實的穎殼、莢皮與外皮、癟谷和碎落的葉片等。秕殼一般含粗纖維30%~45%,其中木質素比例為6%~12%。秕殼體積大,質地堅硬,適口性差,消化率低,有效能值低。一般含蛋白質2%~8%,品質差,缺乏限制性胺基酸,粗灰分6%以上,大部分是矽酸鹽,而鈣、磷較少,利用率低;維生素含量極低。秕殼的種類主要包括穀殼、高粱殼、花生殼、豆莢、棉籽殼、秕谷及其他脫殼副產品,除稻殼、花生殼外,秕殼的營養價值略高於其秸稈,常作為草食家畜冬季飼料的補充。
一、豆類秕殼
又稱莢殼,莢殼類飼料是指豆科作物種籽的外皮、莢皮,主要有大豆莢皮(圖1-1)、蠶豆莢皮、豌豆莢皮和綠豆莢皮等。與禾本科糧食秕殼類飼料相比,豆類秕殼的粗蛋白含量和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對牛羊的適口性也較好,營養價值高於禾本科秕殼。豆類秕殼,尤以大豆莢最具代表性,是較好的粗飼料。豆莢的營養物質含量一般為無氮浸出物40%~50%,粗纖維40%~53%,粗蛋白5%~10%,適合草食動物的利用。
圖1-1 豆皮、豆莢
二、禾本科糧食秕殼
禾本科糧食秕殼是糧食作物種子脫粒或清理種子時的殘餘副產品,包括種子的外殼和穎片等,如礱糠(即稻穀殼)、麥殼(圖2-19),也包括二類糠麩如統糠、清糠、三七糠和糠餅等。與其同種作物的秸稈相比,秕殼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而粗纖維含量較低。禾穀類莢殼中,穀殼含蛋白質和無氮浸出物較多,粗纖維較低,營養價值僅次於豆莢。但秕殼的質地堅硬、粗糙,且含有較多泥沙,甚至有的秕殼還含有芒刺。因此,秕殼的適口性很差,大量飼喂很容易引起動物消化道功能障礙,應該嚴格限制喂量或加工處理後使用。
圖1-2 稻殼和蕎麥殼
糠麩穀物加工的副產品,制米的副產品稱為糠,制粉的副產品稱作麩,如米糠、高粱糠、玉米糠、小麥麩和大麥麩等,飼料中最常用的是米糠和小麥麩(圖2-20),是畜禽重要的能量飼料原料。米糠是稻穀脫去外殼後的糙米再加工成白米時的副產品,包括種皮、糊粉層和胚的混合物;小麥麩是小麥籽實加工麵粉的副產品,由種皮、糊層粉與少量的胚和胚乳所組成。營養價值因穀物的種類、品質以及加工要求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糠麩同原糧相比,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纖維含量都很高,而無氮浸出物、消化率和有效能值含量低。糠麩的鈣、磷含量比籽實高,但仍然是鈣少磷多,且植酸磷比例大。糠麩類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但缺乏維生素D和胡蘿蔔素。此外,這類飼料質地疏鬆,容積大,同籽實類搭配,可改善日糧的物理性狀。米糠和小麥麩的營養成分見表2-1。
圖1-3 米糠和麥麩
表2-1 糠麩的營養成分
三、其他秕殼及糠麩
秕殼還包括其他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籽實如油菜籽殼、芝麻殼、棉籽殼等。棉籽殼含少量棉酚,飼喂時可搭配青綠飼料和其他飼料等,飼喂價值也較高,但為了防止棉酚中毒,不宜連續飼喂。
常見的一些秕殼的營養成分含量見表2-2。
表2-2 常見秕殼營養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