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行了。
政策開始實施後,上海人哭到心碎,外地人笑到流淚,段子編了一波又一波:
但很快大家就會笑不出來了,因為住建部要求2019年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
這46個重點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石家莊、邯鄲、太原,呼和浩特、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銅陵、福州、廈門、南昌、宜春、鄭州,濟南、泰安、青島、武漢、宜昌、長沙、廣州、深圳、南寧、海口、成都、廣元、德陽,貴陽,昆明、拉薩、日喀則、西安、咸陽、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
我一個好友看著上海垃圾分類那麼難搞,於是說:如果成都要開始普及垃圾分類,我就回老家重慶發展吧,結果46個重點城市名單一出,她哭著說道:這下我是留不住,又走不了了。
既然躲不了,不如大家和孩子一起直面挑戰,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吧!
為什麼必須要進行垃圾分類?
我們所能看到的、感受到的是繁榮便利的城市生活,但其實我們的城市早已被垃圾堆和垃圾填埋場包圍了,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加速,垃圾正在擠占我們的生存空間:
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
如果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我國很多城市都將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垃圾圍城」,這會嚴重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要改變現狀。
從垃圾的源頭進行減量和分類利用,始終是學界公認的垃圾問題真正出路。據統計,垃圾分類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三分之二,有利於改善垃圾品質,使得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的無害化處理。
以垃圾焚燒為例,分類能助力焚燒處理做得更好,可起到減量(減少垃圾處理量)、減排(減少污染排放量)、提質(改善燃燒工況)、提效(提高發電效率)等作用。
我們的近鄰日本,他們的生存條件更加惡劣,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了,而且分的比我們現在還要細緻的多:
德國採取「連坐式」的懲罰措施,垃圾分類制度非常嚴格,各州對亂倒垃圾行為都有相應處罰標準;西班牙堅持以教育為主貫徹實施垃圾分類,強制商家回收電子垃圾;俄羅斯嚴厲打擊非法垃圾轉存,將垃圾清送劃歸地方公共服務領域並單獨清算;美國則認定亂丟垃圾是一種犯罪行為,可處以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罰款、入獄或社區服務(最長一年)......
我們現在可能會因為沒養成習慣,而覺得垃圾分類很「麻煩」和「不方便」,可是只有每個人都自覺垃圾分類,才能有真正的綠水青山,才能有子孫後代的美好明天啊。
日本用了30年才實現了人人都能遵守垃圾分類規則的社會,我們剛剛起步,千萬不要把這個希望的火苗吹滅了。
垃圾分類繪本推薦
相信很多人已經被網上的垃圾分類難度嚇住了,哪個是干垃圾,哪個是濕垃圾,哪個看起來是干垃圾,其實是濕垃圾......
為了正確認清四種不同的垃圾,廣大網友發明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分類方式,最沙雕最著名的就是豬分類法。
(圖源微博@BEC商務英語)
也就是說,在分垃圾前要先弄清楚豬吃什麼、不吃什麼,但是豬分類法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比如很多植物有毒,豬不能吃,但是算濕垃圾。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買些優質的繪本講給孩子聽,在促進親子關係的同時,還能和孩子一起學習馬上就能用上的知識技能呢。
《垃圾不見了》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科普,將垃圾不亂丟、垃圾要分類的意識融入其中,通過幽默和生活化的語言和小朋友們友喜聞樂見的繪本形式,讓小朋友們在趣味性的閱讀過程中學會生活垃圾分類,使小朋友們從小就能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做環保小衛士。
《小小牛頓幼兒館12-垃圾》
《小小牛頓》榮獲了26項兒童優秀讀物出版獎的系列繪本讀物,而這本編號12的書講述的是用手工製作的方式處理垃圾的故事,用創新的思想鼓勵孩子積極動腦、動手去處理問題,同時教育孩子懂得減少垃圾產生,愛護環境。
《神奇的垃圾回收》
《中國第一套幼兒生活百科》是一套翻譯自德國的紙板書。這套書適合3歲以上的幼兒,是非常貼近生活、科學嚴謹又趣味橫生的少兒科普讀物。
其中這本《神奇的垃圾回收》,圍繞著垃圾是如何產生、如何分類、如何處理等展開,書本的最後一頁還有趣味的小翻頁和藏畫,小翻頁上是一些小問題,翻頁後面就是答案,這樣的互動元素讓閱讀變得更加有趣。
《神奇校車-回收利用》
在這本書里,捲毛老師帶領孩子們開著神奇回收校車進行垃圾回收之旅,展開垃圾是如何產生、分類、處理的科普知識講解,開闊小朋友的閱讀視野,同時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愛護環境、減少垃圾的產生。
垃圾分類不但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環境,關乎我們的城鄉文明,更關乎生態環保。
家長們現在就可以提前和孩子一起看看此類繪本,等垃圾分類正式在成都實施時,我們已養成良好的習慣,就不會手忙腳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