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影響他們一生

2019-09-23     成都新教育

古語有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可見,教師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是可以直接媲美父母的。

老師們不僅為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還會在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上照顧著學生,有時候僅僅是因為老師的一句鼓勵,就能讓孩子們不懼困難,奮發向上;有時候僅僅是老師的一些引導,就能讓孩子找到他們最擅長的領域,成為最好的自己......

喜歡閱讀的家長只要仔細留意,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個名作家,都寫過有關老師的文章,藉此感念師恩,可見一個好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有多大。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這些名家眼裡,老師說的哪一句話或者做的哪一件事,讓他們終身難忘吧。

莫言:他在我最臭的時候,說過我的好話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寫過一篇散文叫《我的老師》,細述了3位讓他終身難忘的老師。

其中,莫言著墨最多的是一位只教過他半學期體育課的男老師,莫言說他甚至都算不上「親」老師,可這位不「親」的老師卻仍然讓莫言念念不忘,只因為「他在我最臭的時候,說過我的好話」

當時因為莫言當著一個同學的面說學校像監獄、老師像奴隸主、學生像奴隸,學校就給了莫言一個警告處分,甚至想把莫言送到公安局去,最終因莫言年齡太小而作罷。

爾後,莫言就成了學校里有名的壞學生,大家都覺得他思想反動、道德敗壞,屬於不可救藥之列,學校里一旦發生了什麼壞事,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就是莫言。

就在此時,體育老師王老師在學校的辦公會上,將莫言害怕打擾同學午休脫鞋入教室的事情提出,說莫言其實是個品質很好的學生。

當周圍人都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時,一位老師的鼓勵和相信,給身處黑暗中的學生帶來向上的動力和自信心。因此莫言終生難忘,寫文紀念該老師。

閻連科:老師給我寫作中最為原初的啟悟

2014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被授予弗朗茨-卡夫卡文學獎,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知名作家閻連科,曾談到:「寫作需要有最為原初的啟悟,這原初的啟悟,要追溯到老師身上。」

他談到自己因為老師的評語而啟悟的經歷:

我想於我,應該是30多年前,在初一的一次作文課上。因為課文中有史達林寫給列寧的祭文,很長,老師張夢庚先生用三天時間講完了那篇課文,要求每個學生,模仿課文和對課文內容的感受寫出一篇作文。

於是,我也就用通宵的時間,寫出了一篇記人的作文,5000多字,同樣用『一』、『二』、『三』界分出三個大段。一周後作文發下來時,我才發現,我用全班最長的作文,換回了全班最短的評語:『你的思路開了,但長並不等於就是好文章。』

這個評語,表面沒有給我帶來褒獎的喜悅,然而『思路』二字,卻長時間縈繞在我白紙樣的腦海里,直到今天,幾十年過去,我還總是要對『思路』二字不斷地進行品嚼和回味,如同回味、品嚼年少時偶然得到的一枚天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最初都是懵懂無知,直到吞下老師們給的一顆顆珍貴的「天果」,才能變成今天最好的自己。

魏巍:我要去找蔡老師……

曾寫過《誰是最可愛的人》的當代詩人、散文作家、小說家魏巍也曾寫過散文《我的老師》來紀念他的小學老師蔡芸芝先生。

魏巍在文章中寫道:「她愛詩,並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音。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還能背誦她教我們的詩......今天想來,她對我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麼有益的影響!」

他還寫到因為父親在軍閥部隊里,好幾年沒有回來,孩子群中那些小「反對派」們,常常在魏巍耳邊猛喊:「哎喲喲,你爹回不來了喲,他吃了炮子兒!」那時的魏巍,十分悲傷。這時候蔡老師批評了「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鼓勵魏巍,說他是「心清如水的學生」。

圖為蔡芸芝老師

魏巍因為喜歡蔡老師,甚至討厭放假,在一個夏季的夜裡,魏巍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母親喊住他:「你要去幹什麼?」「找蔡老師……」魏巍模模糊糊地回答。母親說:「不是放暑假了麼?」魏巍才醒來,這時已經離床六七尺遠了。

當老師無私地愛著學生,孩子們也會對他們產生像對母親一樣的依戀,正如魏巍在文章中寫道「一個孩子純真的心,就是那些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的啊!」

除了以上的作家,還有冰心、魯迅、賈平凹.....不勝枚舉的名家都曾寫過文章感念師恩。

是啊,我們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有的老師,在我們身處黑暗中,為我們點燃了一盞最明亮的燈;有的老師,在我們迷茫時,為我們引路;有的老師,在我們懵懂時,用熱情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暢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qGL120BMH2_cNUg57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