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2021-03-02     小馬話三農

原標題:農村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農民的耕作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呢?

三月怕三七: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農民害怕在農曆三月的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這三個日期不下雨。在過去農民幾乎是靠天吃飯,所以天氣的變化對農民的耕作有很大的影響。農曆的三月一般在清明節前後,在農村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說法,意思是清明節前後隨著氣溫的回升,農民已經開始準備播種。

北方的春季雨水特別的稀少,所以還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足以說明春雨的珍貴性。因為農曆的三月正是農民播種的季節,在過去由於沒有灌溉設備,農民在播種時只能依靠降水。如果農曆三月降水充沛,農民就能順利播種,在雨水的滋潤下,農作物就會順利生長。相反如果農曆三月的降水特別稀少的話,農民的播種計劃就要向後推遲,如果一直沒有降水,那麼農民播種的計劃就會受到影響,農村老人常說「春爭日、夏爭時」,如果錯過了播種的最佳時期,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下降。

四月怕初一:這句俗語的意思和「三月怕三七」的意思剛好相反,意思是農民最害怕四月初一下雨。農曆的四月初一一般在立夏到小滿節氣之間,這個時候剛好是北方的冬小麥進入到生長最關鍵的楊花授粉季。在冬小麥的楊花授粉期最害怕的事情便是下雨,因為下雨不僅會導致氣溫下降,影響冬小麥的正常生長,並且下雨還會對小麥的楊花授粉造成影響,從而導致冬小麥授粉不良,影響冬小麥的灌漿以及後期的收成。因此便有了「四月怕初一」的說法。

農村中流傳的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耕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並且還有極強的地域性,這句「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便是華北地區的農民從春季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在你們那裡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m2yHXgB9EJ7ZLmJ5A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