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比地球稍大一點的世界,它圍繞著一顆距地球約31秒差距的明亮恆星旋轉。
這顆被稱為TOI 700d的行星的軌道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液態水可能存在的區域。目前,天文學家只知道少數這樣的世界。
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天文學家Elisa Quintana說:「在可居住區內,地球大小的行星並不多。而找到一顆圍繞明亮恆星運行的『宜居帶』行星是令人興奮的。」
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家Emily Gilbert和同事利用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這顆行星。這是TESS發現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TESS一直在掃視夜空,尋找附近的恆星——那些在60秒差距內的恆星——當一顆圍繞其運行的行星從它們面前經過時,這些恆星會周期性地變暗。迄今為止,它已經用這種方法發現了1500多個候選行星。
天文學家已經知道這顆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1.2倍。他們還沒有能夠測量它的質量,以便計算它的密度,並確定它是像地球一樣的岩石星球,還是像海王星一樣的氣體星球。
即使它是岩石星球,TOI 700d也可能不會是地球的孿生兄弟。
TOI 700比太陽更小、更暗,這意味著它周圍的行星沐浴在更微弱的光下。但是由於TOI 700d處於宜居帶,它的表面或大氣中可能有液態水——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是外星生命存在的先決條件。
此外,TESS還發現了其他有趣的行星。其中一顆不是圍繞一顆而是圍繞一對恆星旋轉,第一顆這樣的環雙星運轉行星是宇宙飛船發現的。
另一顆新發現的行星圍繞著一顆名為AU Microscopii的恆星運行,距離地球約10秒差距。這顆恆星非常年輕——只有大約2000萬年的歷史——它周圍有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行星可能仍在其中進行合併。
此外,TESS還發現了73光年外的3顆行星,其中包括約為海王星的一半大小的「迷你海王星」。「迷你海王星」屬於太陽系內沒有的行星類型,被認為將填補行星形成過程中「缺失的一環」。(唐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