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西洋棋的三個階段

2019-10-15     西洋棋業餘愛好者

階段一、了解規則,了解勝負,體會輸贏

1. 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棋牌類遊戲,那麼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準則。

準則一:你一步我一步輪流走,不能搶,不用急;

準則二:大部分比賽非輸即贏,少數情況會和,每個人都想贏。

2. 了解具體棋子的走法。

爸爸媽媽不會的話可以上網查一查或買書系統學習下,由易到難親自教給孩子。就西洋棋來說,先教每個子的具體走法,和孩子下一段時間讓孩子熟悉之後,再講稍微複雜的「兵的升位」和「王車易位」,等孩子其他規則都很熟了再介紹最複雜的「吃過路兵」。

3. 我猜中國的孩子大多數會從中國象棋入手,再開始西洋棋。

好處是輸贏和一人一步的概念孩子肯定有了,缺點就是兩者相似又不相同,容易混。說3個特別容易混淆的地方:西洋棋棋子走在方格里,而中國象棋走在線上;西洋棋無棋可走被判為和棋,中國象棋無棋可走判為輸;西洋棋的馬不會別馬腿,而中國象棋會。

順便提下西洋棋和中國象棋都是一方16個子,但是因為西洋棋的所有子都可以前進到對方城池內,並且兵走到底以後可以升位,因而比把士象王綁住了手腳的中國象棋要多些變化,也複雜不少。

4. 輸了哭怎麼辦?

首先恭喜孩子已經過了懵懵懂懂不懂輸贏的階段。哭很正常的,大人也喜歡贏不喜歡輸,我們不哭只不過是因為經歷了太多輸贏,也沒有孩子那麼喜怒隨心罷了。剛開始學規則的時候讓孩子多贏些,培養興趣,不過他總要有輸的時候,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就當鍛鍊情商吧。輸了10次之後,第11次輸就沒那麼痛苦了。

我的建議:

a. 這個階段只和家裡人下,不和外人下,孩子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接受失敗。

b. 父母控制孩子輸贏的頻度,不要讓孩子一直贏,也不要一直輸。我的經驗從100%贏,漸變到60%贏30%輸,再10%的和棋是差不多的。

5. 這個階段請爸爸媽媽直接參與,不要去參加外面的輔導班。

本來是個親子啟蒙的過程,別把這個機會讓給外人,你說是不是。

階段二、遵守規矩,培養興趣,在陪伴中享受

在孩子經歷了第一階段,了解了遊戲的基本玩法之後,算是正式開始下棋,進入了第二階段。這裡有兩個規矩和三個給父母的建議。

規矩一:不悔棋。這是鐵律。

輸贏是我們在意的,但是不悔棋更是。如果孩子說要悔棋,你告訴他不能悔,他如果聽你的自然好,如果吹鬍子瞪眼發脾氣,也不要鬧僵而打擊他的興趣,那就讓他悔好了。然後那盤就讓他贏,再告訴孩子「你雖然贏了,但是這盤並不算,我也並不為你高興,因為你悔棋了。「 此外你自己可以時不時犯一個大錯誤,走過之後大喊一聲「哎呀,我走錯了,怎麼把皇后喂到你馬嘴了,哎呀呀,哎,算了,不能悔棋的「。等他得意的把你皇后吃掉,贏得這場比賽的時候,也學到你是寧願輸掉也不悔棋的。

規矩二:摸子動子,落子無悔。

思考時間可以很長,但是一旦碰到棋子就必須舉子落子,不能猶豫。剛剛下棋孩子往往會舉棋不定,拿起棋子放在某處,又拿起說不對,又放下,又拿起,或者懸在空中無法落子,這時讓孩子把棋子放回原處,想好再重來。深思熟慮,行動的時候要堅決果斷,錯了就錯了不去臨時反覆拖泥帶水,這不也是我們人生所追求的境界?那就在下棋中開始培養吧。

給父母的建議一:讓子不讓棋。

父母全力去和孩子下,不故意走昏棋而輸。如果父母比孩子水平高,那就讓子。讓一邊的車馬象,然後全力去贏孩子。這樣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家長會更有興趣,也能讓孩子看到我們全力以赴的樣子。

給父母的建議二: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比如「如果我馬向前跳,你的象會斜過來吃我車,然後我的車走這裡將軍,然後你馬會橫過來堵住」等等。這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在走棋的時候怎麼思考,不僅僅看眼前局勢,還想每一步你的回應,以及進而我的回應。不只看眼前,向後思考,這是下好棋最核心的素質。

給父母的建議三:不和電腦下。

這個階段不是培養下棋的水平,而是興趣。上面提到的因素,電腦是給不了的。即使有輸有贏,可看不到它輸的時候的鬱悶和贏的時候的得意,那還有什麼意思啊。

階段三、找到組織,找到真愛

經歷了上面兩個階段,砸錢砸精力的時候終於到了。這個時候孩子可能通過象棋,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通過更多的接觸,明白象棋是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

1. 在線下棋。

個人覺得最專業的網站是https://www.chess.com/zh,在上面和全世界的棋友下棋,根據成績定義你的分數(100~3000),匹配水平相近的對手。手機上面也有相應的APP可以下載。

它包含快棋,從每盤每人1分鐘,3分鐘,5分鐘,到10分鐘,15分鐘,30分鐘,還有慢棋,從每人每步1天到14天。慢棋你可以同時開很多盤,每天去查看每一盤的動態走一步就好。

系統還可以生成很多殘局(英文是puzzles),考你如何在不同殘局下作出最好的回應,相當於練習題。(付費帳戶才有的功能)

系統還可以在一場比賽之後作出分析,分析你的每一步,哪一步好, 哪一步差。(免費版可以得到簡單的分析,付費帳戶可以得到一個詳細版。)

此外還可以擺殘局,讓電腦分析每個局勢下黑白兩色最好的三步棋是什麼,對棋局的貢獻分別是多少。

系統提供各式各樣的教學視頻(英文資料,大部分都需要付費才可以觀看,可以分月,也可以包年)。

我覺得它專業的一大原因就是打開APP很快就可以開一盤棋,不用絮絮叨叨半天。不過它當然也可以加朋友,邀請朋友一起下棋等等這些社交功能。

此外還有個專門針對孩子的網站叫https://www.chesskid.com/, 功能類似, 當然要花哨些,希望吸引孩子的注意。不過因為都是英文,所以也不敢說適合中國的孩子們,只在這裡提一下。

2. 參加比賽。

和同齡人比比,看看自己在什麼水平。也體會賽場氛圍,經歷輸贏,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達拉斯,西洋棋比賽很頻繁,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級別,只要願意每個周末都可以去。每個棋手都會成為美國西洋棋協會會員,加入統一的評分系統,從入門的100到世界冠軍3000。

3. 在取得和自己成績相應的等級之後再想提高,靠興趣和天賦就不夠了,還需要專業的方法和指導。

那麼首先要做的是記譜。一是可以復盤,二是熟悉記譜後方便交流。包括閱讀棋譜,以及在沒有棋盤的時候和對方討論。熟悉棋譜之後也可以盲下,就是沒有棋盤沒有棋子的對弈,很考驗記憶力。

其次,如果父母已經不是孩子的對手,想要繼續提高的話,要麼買書找視頻自學,要麼找教練專門輔導。對孩子會很辛苦,和到XX思學奧數差不多。但是如果有興趣,看厚厚的一本象棋書就和看武俠小說一樣,也是快樂的。

西洋棋和很多東西一樣,淺嘗輒止有淺淺的幸福,登到山頂有登到山頂的快樂。有些人喜歡山腳的繁華和熱鬧,有些人喜歡山腰的孤獨和清冷。作為家長,希望有機會可以送孩子越過繁華,看看山腳之上是什麼樣子,好讓孩子有更多的經歷,更好的選擇。就好像我們要學10年的文字,才能享受流傳千古的名著,要學10多年的數學,才能體會到很多公式里的美。

最後,想到一個和下棋有關的故事。

十多年前的科幻世界登過一篇文章,叫做《唯美》。大意是幾百年之後,機器人全方位超過人類,在準備徹底征服人類之前,輕蔑的給我們最後一個反抗的機會,而這個反抗的戰場就是圍棋。出其不意的,人類選手執黑在對弈中戰勝了有無限計算能力的機器人,原因是黑棋在貼子後會有不到1/4目的優勢。人類因為體會到了圍棋的美,在計算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走出了圍棋之神才能走出的完美棋,所以儘管白棋也是無懈可擊豪無差錯,可人類的黑棋還是因為那一點點優勢勝出了。

當年還想這件事不知會有多遙遠,結果也就發生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不過作者猜到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今年的Alpha Go,打得是毫無懸念,打得是不留情面。但這篇文章的題設還是很有意思,不知道未來世界AI之間爭鬥,是不是都可以通過下棋來解決。

想起華山南峰的棧道下有個白色的亭子叫下棋亭。需要先側身上棧道,再爬下負角度的鷂子翻身,才能蜿蜒到達。華山天下險,這個鷂子翻身又是華山最險的地方。即使現在有索道直上峰頂,到達下棋亭的人也難上十一。傳說秦昭王用鉤梯登華山與神仙在這裡下棋,故而得名。趙匡胤和道士陳摶也在此打賭下棋,結果把華山輸給了道士。

華山論劍後,移步下棋亭。黑白之間,錯落有致。談笑間從容落子,在棋盤上有張有弛,豈不比打打殺殺更不失風度。如果不對弈不撫琴,即使有一身絕世武功,又怎能說是笑傲江湖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ZDrzm0BMH2_cNUgO8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