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病如其名,一旦患上,就會讓人痛不欲生,每次發作,都會讓人如同走過鬼門關一樣。
痛風從古代就有了,在過去被稱為「白虎歷節」,很形象的把痛風比喻成被老虎咬了那樣的疼痛。
痛風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樣,都是代謝類疾病,而且都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也被稱為「第四高」。痛風的「高」在於體內尿酸值過高,尿酸過高則會容易形成痛風石,從而引起關節的紅腫疼痛。
痛風目前是無法治癒的,和其他代謝疾病一樣,只能是控制,或者是提前預防。
痛風重在預防,提醒:少碰5種食物,改掉4個習慣,做到一個也好
管住嘴,5種食物要少吃
痛風的主要原因是體內尿酸值過高,而形成尿酸的主要是攝入高嘌呤的食物,因此在平時就要注意少吃高嘌呤的食物。
1、海鮮
海鮮一般都是高嘌呤的食物,如生蚝、蚌殼、魷魚、蝦等等。這些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則容易使得體內形成的尿酸過多,增加身體的負擔,尤其是本身患有痛風的人群則更是要忌口。
值得注意的是,吃海鮮的時候最好不要喝啤酒一起吃,這樣更容易導致痛風的發生,尤其食用過量之後容易誘發急性痛風。
2、肉湯
因為肉湯往往含有的動物脂肪比較多,並且嘌呤也溶於水,湯中的嘌呤也會比較的多,如果經常喝肉湯,尤其是濃肉湯,則很容易使得尿酸升高,這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比較危險的。
因此,不建議喝過多的肉湯,儘量喝蔬菜湯,不僅營養豐富,脂肪少,幫助減肥,而且還能夠減輕身體負擔,不會使得尿酸值過高。
3、動物內臟
有很多人喜歡吃動物的內臟,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動物的內臟也是嘌呤含量比較高的,比如動物的肝臟、大腦、腎臟等等,其中豬肝含有的嘌呤含量為2752毫克/千克,這是比較高的,對於高尿酸和痛風患者來說都是不宜食用的。
4、菌菇類
菌菇類雖然是蔬菜的一種,但是它們的嘌呤含量也是不低的,尤其是白玉菇、杏鮑菇、金針菇等。不要以為是植物蔬菜就肆無忌憚的吃,這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則更需要警惕。
5、調味醬
我們在外面吃東西時,尤其是火鍋那種,商家往往擺著很多的調味醬,如蚝油、海鮮醬、香菇醬等等,這些加入到食物中後的確味道鮮美,但是要注意這些調味品的嘌呤含量也是比較高的,而且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比較容易快速升高尿酸而誘發痛風的發生。
因此,本身患有痛風的患者,平時要少吃各種調味醬,尤其是那些提鮮的,往往嘌呤含量較高,要少碰,平時飲食還是清淡點為好。
改掉4個習慣,幫助緩解疼痛
1、不愛喝水
痛風的發生主要是體內尿酸值過高,身體沒能夠把多餘的尿酸排出體外,從而使得尿酸的代謝出現了異常。
而想要排出多餘的尿酸,多喝水是能夠起到作用的,能夠幫助稀釋血液,降低尿酸值,促使排尿,促進體內尿酸的代謝速度,減輕尿酸值,減輕身體負擔。
但是現在很多人平時喝水比較少,尤其是忙碌的上班族,往往連水都顧不上,又或者是以飲料來替代水,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因此,想要預防痛風,緩解痛風疼痛,平時就要改掉不愛喝水的習慣,並且每天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
2、不愛運動
痛風常與肥胖是「近親」,肥胖的人往往攝入肉類比較多,因此攝入的嘌呤相對較多。並且肥胖的人一般不愛運動,那麼身體的機能就比較差,身體的代謝能力也差,從而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對本身有痛風的人群來說,則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要改掉不愛運動的習慣,平時要多進行運動鍛鍊,控制體重,提高身體機能和免疫力,這樣才能夠有利於身體健康,對預防痛風也有幫助。
3、不愛吃蔬菜
不愛吃蔬菜的人,往往是屬於飲食機構不合理的,也往往是喜歡肉類、油炸、快餐類食品,而這些食品嘌呤含量相對比較多,長期大量的吃是容易罹患痛風的。並且不吃蔬菜,那麼營養就會不均衡,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的現象發生,那麼身體也容易出現問題,無疑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增加身體負擔。
因此,要改掉不愛吃蔬菜的習慣,平時的飲食結構中要有一定量蔬菜,不僅能夠幫助彌補營養的不均衡,改善飲食結構,而且蔬菜嘌呤含量很低,對預防痛風,緩解痛風均有幫助。
4、愛喝酒
現在有很多人比較喜歡喝酒,大量的喝酒不僅傷害身體,還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尤其是喜歡喝啤酒的人。
已經有研究表明了,酒精的攝入會阻礙我們體內尿酸的代謝,並且喝酒越多,那麼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會越高,罹患痛風的風險也會直線上升。
(1.每日飲用酒精量在10~14.9g,能夠引發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增加32%;
2.每日飲用酒精量在15~29.9g,能夠引發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增加至49%;
3.每日飲用酒精量在30~49.9g,能夠引發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甚至會增加至96%;
4.大量飲酒或酗酒時,當酒精消耗量在50g/天及以上時,將導致痛風危險性增加至153%。)
因此,平時最好是要少喝酒,最好是能夠戒掉酒,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則是要禁止喝酒,否則會加重病情。
本文由<澤宇營養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