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愛起來,根本無法阻擋,尤其是萌萌噠的歪頭殺,簡直萌化了老母親的心,但一歪再歪,心裡不免犯嘀咕,這個孩子咋總歪頭呢?
孩子總出現偏頭或歪頭的情況,很可能是斜頸。
斜頸最常見的原因是肌肉型斜頸,因為頸部的胸鎖乳突肌發生纖維化病變導致縮短,而形成肌肉型斜頸(當然也可能存在其他特殊的原因)。
斜頸分為先天性斜頸和後天性斜頸兩種類型:
- 先天性斜頸大多是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時長時間受外力壓迫,一直處於不正確的姿勢,或娩出時胸鎖乳突肌發生外傷(當然也有少數特殊原因,如胸鎖乳突肌發育異常或其他疾病誘發)。
- 後天性的斜頸多是由於睡覺、喝奶總是習慣性偏向一側造成的,當然也有因其他疾病而導致的情況,但情況比較少見。
寶寶發生斜頸的機率雖然很低,但一旦發生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面部發育,如頭部不對稱,大小眼和大小臉等面部美觀問題。
(從上向下一次為:輕微、中度、嚴重斜頸)
對於斜頸,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關鍵。
6個月內的寶寶發現存在斜頸(若懷疑,要找醫生確定),可以在家進行拉伸護理糾正,但超過6個月才發現,而且拉伸效果不佳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斜頸的幾種表現:
- 1.寶寶的頭總是明顯地偏向一側,下巴和頭呈斜線指向不同的方向。
- 2.用手摸斜頸的一側,耳朵斜下方的脖子內有硬塊(斜頸初期可能沒有)。
- 3.頭部不能靈活地轉向某一個方向。
- 4.寶寶趴著時,頭明顯的呈現兩邊不對稱情況。
當然,初步觀察後還是要讓醫生來確診。
寶寶早期斜頸父母可以這樣做:
1、熟睡後變換睡姿
對於寶寶來說,仰臥是最安全的姿勢,但總是仰臥,容易後腦勺扁平。
父母可以在孩子入睡後15-20分鐘進入熟睡期時,輕輕給孩子的頭換個方向,把頭偏向平常不習慣偏的方向。注意只轉頭,身體依然要仰臥的。
2、變換位置、更換方向
包括:嬰兒床的方向(如果寶寶會習慣性地朝向房間的同一邊,尤其是有光的一邊);母子同床的,媽媽與寶寶的位置更換(如果寶寶習慣睡覺朝媽媽的方向);喂奶的方向,都換位成孩子斜頸的相對一側(即相反的一側)。
3、逗引方向
比如在嬰兒床的一側掛小玩意兒吸引寶寶,或父母拿玩具哄逗孩子時,也儘量吸引孩子將頭轉向斜頸的相對一側。
這些都是為了拉伸受壓迫而縮短的肌肉。
4、抬頭練習
抬頭訓練可以增加頸部、背部的大肌肉群的力量,可以讓寶寶更好的控制頭部。
5、揉捏腫塊
腫塊是因為胸鎖乳突肌因扭曲而被拉長,導致血液循環不好而產生的腫塊,可以熱敷加捏揉的方式進行消腫。
但是不建議沒有經驗的父母直接上手,不專業的頸部按摩可能會對寶寶造成更大的傷害,建議還是帶寶寶到專業醫生處治療和學習。
如果孩子總是歪頭,家長需要趕緊自查寶寶是否存在斜頸,並及時找醫生檢查,聽取醫生的治療建議,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