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部,何去何留

2019-10-12     夏日卿塵


我們HR都知道人力資源是一個「花錢」的部門,本身不產生直接效益。在很多老闆的眼裡,更是如此,HR就是一個尷尬的存在:沒有HR不行,有了又嫌「拖後腿」。

因而,縱使HR覺得自己工作做得很到位了,企業的管理者思考的仍然是:推進HR變革,發揮更大的價值。

比如托馬斯·斯圖沃特曾在《財富》揚言「炸掉你的人力資源部」;再比如拉里·查蘭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分割人力資源部」。

到了國內,首先「忍不了」HR的是華為,華為任正非簽發了總裁辦第62號文件《關於人力資源組織運作優化的講話——任正非與總幹部部及人力資源部相關主管的溝通紀要》。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這份文件那就是:人力資源部被拆分了。

01

拆分人力資源部成立新的總幹部部

華為此次人力資源變革,將原本的人力資源部權限一分為二,成立新的總幹部部。

拆分後,人力資源部和總幹部部職責分明:

分拆後的職責對比

如果按照傳統把人力資源工作分成選育用留幾個模塊的話,你會發現只有「選」的工作還屬於人力資源部,絕大部分「育用留」的工作都歸屬於總幹部部,人力資源部已經完全定性為「支撐」部門,管規則,但沒有立制度權利(除了出差補助之類的小事情HR可以自主決定)。

說白了,HR就是執行機構,重服務,而不是管理;活不是變少了,而是變得更基礎了。

02

被邊緣化的HR因為不主動學習業務

管理上,有一種手段叫「冷處理」:不去幹掉你,而是不管你或者讓你去做無足輕重的事情,降低你的存在感。久而久之,你要麼自己選擇離開,要麼讓組織看到你的價值。

華為拆分人力資源部,似乎有點「冷處理」的味道。任正非對於HR的不滿,從今年年初的員工關係變革工作進展彙報上就表示出來了:人力資源如果不懂業務,就不會識別哪些是優秀幹部,也不會判斷誰好誰壞,就只會通過增加流程節點來追求完美。

而這次組織優化會議上,任正非再次強調了:我調查了一些基層HR,基本上不主動學主航道業務,工作時間、業餘時間也不下戰場,用主觀意識管控行使權力,而不是服務。

華為拆分人力資源部的原因也在這:部分HR不懂業務。對於不懂業務的HR,華為的做法不是幹掉你,而是幹掉你的權力。

03

你不改變自然有人逼你改變

不懂業務,也不願意主動學習業務,不光華為,應該是99%的企業HR的通病。每天拘泥於固定化的工作,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舒適圈,日復一日,重複工作。

這種「穩定的安逸」,恰恰是HR的死穴。華為這一招「分拆人力資源部」,你應該明白的是:你不改變,自然有人逼你改變。

在這種模式下,HR不再只是後勤行政,而是給業務助攻,能發揮實實在在的價值。

無論是企業人力資源變革,還是HR個人提升轉型,持續精進,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才是當下最好的途徑之一。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

《贏未來》雜誌徵稿

一、期刊簡介:

《贏未來》由全國首家期刊集團、廣東省首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家庭期刊集團投資,受廣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本刊以傳播希望,讓未來更美好。貫徹教育方針,推動教學研究,交流教研成果,促進教學改革,推動教育教學科研成果轉化,提高教學質量為辦刊理念。主旨研究指導中小學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探討教師專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高和發展的途徑、方式和方法,強化教師隊伍素質,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其成為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創新思想的平台,彰顯智慧的殿堂,專業成長的樂園。讀者對象:中小學校長、主任、教師,教師培訓機構、教師培養院校教師,教育管理者。

二、欄目設置:

教研專題、教改新論、學術爭鳴、課程與教學、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整合、現代學校領導與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師發展論壇、自然科學、思品教育、外語教學、職教幼教、體育美育、閱讀寫作、檢測評價、比較教育。

三、徵稿要求:

1.論文要求主題明確、立意新穎、內容健康積極、觀點鮮明、資料翔實,要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實用性。

2.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真實性和實用性,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結論準確、層次分明、文字精練通順。

3.論文文辭力求精鍊,並在文尾註明字數,全文一般不超過5000字符(2500~5000字符為宜)。論文必須有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註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4.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徵求作者同意。

四、來稿須知:

1.來稿作者對文稿的真實性和保密性負責。論文下方要註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例:××省××市(區、縣)××路××號××學校××收]、聯繫電話(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聯繫電子信箱,以便我們及時快捷地與您聯繫。

2.編輯部對所有來稿會及時處理,文章如被錄用,編輯部一般在接稿後十天內將「稿件錄用通知」寄發給第一作者。錄用的稿件刊登周期短,從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過2個月;若作者投稿後二十天未收到編輯部的「稿件處理通知」請來電來函查詢,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律不退。

3.「摘要」應客觀而簡明地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採用第三人稱表述,一般不超過150字;「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以3~5個為宜。

4.參考文獻應準確、完整,序號用[1]、[2]……表示。書寫格式:「序號 作者.書名[M](期刊題名[J]論文集析出文章[A]報紙文章[N]).出版地:出版者(刊名),出版年(期號),頁碼.」;注釋用、……表示。書寫格式:作者:《題名》,《刊名》(專著《書名》),×年第×期(出版者及×年版),第×頁。

5.所有來稿經本雜誌編輯部審核合格確定刊載者,將由雜誌編輯部統一簽發錄用通知書,並告知有關刊載事宜。

6.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並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註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繫。

五、投稿郵箱: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II9xm0BMH2_cNUgFE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