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該不該教他打回去?看看幼師怎麼說……

2019-10-29     夏日卿塵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那麼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

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們分成了幾種不同的派別,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



認為孩子不用打回去:

1、打人不文明,不是好孩子的做法,告訴家長和老師就可以了。

2、小孩子打架都是鬧著玩,不用太在意了。

3、應該寬容一點,動手不好,可以多講道理解決問題。

認為要打回去的:

1、告訴老師也不能解氣,一定要還手。

2、要還手,不然孩子以後就變成受氣包了。

3、不打回去的話,打人的就更加囂張了。

這個問題的難點就在於不甘心孩子被打,然而又怕以暴制暴讓小朋友變成「壞孩子」。那麼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被打就是被欺負了嗎?

我們總喜歡把成人世界的規則強加到孩子身上,可明明在小朋友看來什麼事兒都不是大事兒。他們情緒來的快也去得快,可能上一秒還哭喪著臉,下一秒馬上就和對方拉手和好了。小孩的世界觀大部分取決與成人的引導。

大部分家長都會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的主張暗示給孩子「別人打你就是欺負人」,「打人的都是壞孩子,不要靠他們太近」。這樣的引導完全是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問題,但不一定符合幼兒世界。

小靜和小紅經常一起打打鬧鬧,可小靜的媽媽看不過去,就經常暗示孩子「她總是欺負你,別跟她玩了」,導致小靜慢慢疏遠了玩伴,也變得越來越孤僻。有時家長的這種暗示對孩子來說比被人打了一拳更不好受。比起其他,孩子們的快樂互動和友誼更重要。

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嗎?

除了正常的玩鬧,小朋友之間也經常有打架的時候。這時該怎麼辦呢?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先讓孩子打回去,然後再弄清楚打架的原因」。

可是主張讓孩子打回去的家長都對自己孩子的實力太過自信了,如果打人的孩子太過強壯,不是想打回去就能打回去的。

小朋友一般不能準確判斷形勢,一味教導孩子挨打要打回去並不是太明智的做法。如果對方太強,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不還手,孩子就會變得膽小懦弱嗎?

想讓孩子打回去的家長擔心的主要問題還是「不還手會變懦弱」,其實不然,處理問題的方式不止一種,不還手不代表膽小怕事兒。

再說回來,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不取決於他對待一件事的反應方式,而是來自於家長長期的引導。學會正確面對問題、化解內心的憤怒是孩子的必修課,找到和周圍同伴更好的和平相處模式也更利於孩子的幼兒園生活。

還不還手是不是代表懦弱還要靠家長的引導,要讓 TA 明白不打回去不是害怕、躲避,而是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不打回去,還能怎麼做?

1、語言威懾

「老師說過不能動手打人」「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由於年齡小,有些孩子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恰當的,這時家長要教小朋友堅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對方知道自己很生氣,也不是好惹的。這樣那些調皮的孩子下次行動之前就會有所顧忌,不會再隨便動手動腳了。

2、高聲呵斥

如果呵斥還不能及時制止暴力,看來接下來就得用上更強有力的反擊了。這時小朋友們可以試著大聲尖叫。比如這樣大吼「住手!」「再不住手我就告訴老師了」

3、主動告訴家長和老師

如果孩子體質太弱,抵抗不過對方的攻擊,一定要及時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在場,也要學會向周圍的其他成年人求救。



孩子被打,家長怎麼辦?

1、感同身受,安撫孩子情緒

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被打了,立刻火冒三丈,恨不得馬上跑出去替孩子報仇,還有的家長先把自己孩子訓斥一番,讓他反省自己的過錯。

這樣的反應是不恰當的,傾述換來的不是安慰而是責備,孩子就會慢慢疏遠家長。

孩子回家哭訴,作為家長,再忙應該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來與孩子平視,輕輕地抱著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詢問是怎麼回事,確定後給予安慰,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重視,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2、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好多家長喜歡幫孩子包辦一切,但這樣的溺愛和保護會讓小朋友越來越沒主見,無法獨自處理突發事件,在受到欺負時也不敢反抗。

家長平時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生活小事兒,比如玩具、衣物等,逐漸鍛鍊小朋友的獨立能力。

3、事後和孩子好好談談

晚上抽點時間再好好問問孩子白天的感受,了解孩子的看法。如果孩子三言兩語略過,說明他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事兒,對他沒有造成任何心理影響。

如果孩子吞吞吐吐,眼含淚花,說明他很在意。這時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聊一下,解開他的心結。

4、多帶孩子參加社會活動,提高社交能力

一般看起來柔弱或不合群的孩子容易被欺凌和毆打,所以為了減小孩子在外面受欺負的幾率,家長平時要注意提升孩子身體素質,偶爾帶他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更近一步參加跆拳道、柔道興趣課,這樣不光可以增強孩子體質,還能讓孩子更有活力,不再柔弱。

另外,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家長也要注意讓他多參加社會活動,讓孩子有自己的興趣和交際圈子。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多鍛鍊,才能和同伴形成凝聚力,遠離暴力,用自己的內心力量保護自己。

5、父母是孩子的行為榜樣

沒有打人的孩子就沒有被打的煩惱,平時我們周圍調皮搗蛋的熊孩子也不少,這些孩子的暴力傾向一般都和家庭環境脫不了關係,如果你的孩子總愛打人,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總是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是不是容易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到和孩子的相處中呢?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和啟蒙者,孩子性格的養成和世界觀需要我們耐心細緻地引導,願我們的家長都能培養出文明禮貌,又不失主見和膽識的孩子……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END -

《神州》雜誌徵稿通知

一、關於我們

《神州》雜誌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中國通俗文學研究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央大型綜合類旬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4461/I,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5071,郵發代號:2-871。

《神州》雜誌是全國同類期刊中發行量最大的旬刊,每期發行量為5萬多冊,在全國各省省會城市以及主要大城市都設有發行部,每期雜誌都能及時與各地的讀者見面。

《神州》雜誌堅持「繁榮大眾文化、復興中華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辦刊宗旨,致力於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是一本洞悉文化產業發展前沿、解讀文化發展與傳承之惑、提供最新文化社會資訊、傳播文化精髓的刊物。為了使雜誌更具影響力,《神州》雜誌在2013年進行全新的轉型與定位。轉型後的《神州》雜誌從「中國文化傳媒第一刊」向「中國文化新聞第一刊」方向發展。

二、徵稿要求

1.論文要求主題明確、立意新穎、內容健康積極、觀點鮮明、資料翔實,要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實用性。

2.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真實性和實用性,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結論準確、層次分明、文字精練通順。

3.論文文辭力求精鍊,並在文尾註明字數,全文一般不超過5000字符(2500~5000字符為宜)。論文必須有2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若論文受到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註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4.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徵求作者同意。

三、來稿須知

1.來稿作者對文稿的真實性和保密性負責。論文下方要註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例:××省××市(區、縣)××路××號××學校××收]、聯繫電話(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聯繫電子信箱,以便我們及時快捷地與您聯繫。

2.編輯部對所有來稿會及時處理,文章如被錄用,編輯部一般在接稿後十天內將「稿件錄用通知」寄發給第一作者。錄用的稿件刊登周期短,從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過2個月;若作者投稿後二十天未收到編輯部的「稿件處理通知」請來電來函查詢,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律不退。

3.「摘要」應客觀而簡明地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採用第三人稱表述,一般不超過150字;「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以3~5個為宜。

4.參考文獻應準確、完整,序號用[1]、[2]……表示。書寫格式:「序號 作者.書名[M](期刊題名[J]論文集析出文章[A]報紙文章[N]).出版地:出版者(刊名),出版年(期號),頁碼.」;注釋用、……表示。書寫格式:作者:《題名》,《刊名》(專著《書名》),×年第×期(出版者及×年版),第×頁。

5.所有來稿經本雜誌編輯部審核合格確定刊載者,將由雜誌編輯部統一簽發錄用通知書,並告知有關刊載事宜。

6.優秀稿件將提交參加我部論文評優活動,並頒發獲獎證書。需要獲獎證書的作者請在稿件上註明,或主動與我們聯繫。


四、投稿方式

雜誌唯一指定投稿郵箱: zxszbjb @163.com

官方網站:http://szzzgw.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ShYH24BMH2_cNUgg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