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猴橋鎮交出了喜人的「成績單」

2020-01-19     保山日報網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氛圍之中騰衝市猴橋鎮是力量更加凝聚、激情更加煥發的一年,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猴橋鎮是黨性觀念顯著增強、正能量充分弘揚的一年……猴橋鎮實幹篤定前行,經濟穩步高質量提升、扶貧工作成效顯著、鄉村振興縱深推進……交出了喜人的成績單。

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注入經濟發展活力

一個個重點項目、一家家企業落地生根、一系列紮實行動,帶來的是喜人的成績。

積極服務工業企業。徐家寨新材料產業園進駐企業5家,其中石墨電極廠已投入試產,陽邦商貿(原巨鑫矽業)順利恢復生產。

做活做大邊境貿易。依託猴橋國家級口岸優勢,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帶動猴橋鎮餐飲、住宿、購物等行業快速發展。1—10月猴橋口岸邊民互市實現貨運量108萬噸,貨運值22.4億元,邊民互市車輛6.5萬輛次,參與邊民互市28萬餘人次,邊民互市收入1400餘萬元。

鞏固傳統農業產業。猴橋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1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87萬畝,肉類總產量2468噸。

項目建設夯實基礎。2018年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猴橋燈草壩道路、國門新村「直過民族」養殖小區附屬工程等8個項目一竣工。完成了箐口至松山河口邊防公路、燈草壩至黃心樹埡口、孫家壩至琅琊山道路項目建設。實施了猴橋社區民族團結示範村「傈僳族民俗文化展示館」、國門新村旅遊景區建設、下街石頭河民族團結示範村、2019年抵邊口岸、2019年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猴橋橋頭麻力壩道路、孫家壩至琅琊山道路建設等多個項目。

構建扶貧格局,齊心協力攻堅

一戶戶貧困戶的脫貧退出,展現了猴橋黨員幹部為撕掉貧困標籤的決心。目前,猴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規模為588戶224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91%。

產業扶貧。大力發展草果、中藥材、肉牛養殖等林下種養殖業,帶動建檔立卡戶增收。探索「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在猴橋社區黑泥塘發展肉牛養殖業,探索「黨支部+公司+合作社」模式在膽扎社區發展冷水魚類養殖業,幫助周邊建檔立卡戶穩定就業。

教育扶貧。強力開展控輟保學工作,適齡青少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實施「雨露計劃」助學項目,受益建檔立卡貧困學生65名。

住房保障和家居環境提升。採用「挂圖作戰、銷號處理」、社區工作進度日報制等方式壓實鎮村組責任,詳細制定一戶一方案。積極尋求社會支持,部分愛心企業和知名人士雪中送炭,為脫貧攻堅提供物資幫助。通過「示範點」+「攻堅點」模式,為全鎮住房保障和家居環境整治提升樹立標尺。

飲水保障。投資119.63萬元對東村社區董勞寨、箐口社區劉家寨、板橋3個村民小組供水管網老化的飲水項目進行鞏固提升改造。

持之以恆補短板,鄉村振興顯成效

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猴橋鎮成立農機、烤煙、藥材、經濟林果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0個,家庭農場5個。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的農技推廣作用,為農民提供全程服務,全面發展特色種植產業。

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推廣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鎮處理」模式,猴橋鎮9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持續開展「七改三清一拆」專項活動,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抓好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引導全鎮居民注重家庭建設、家教傳承和家風培育,開展「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行動,發揮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作用,堅決遏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紮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攻堅等工作,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派駐第一書記,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以生活富裕為根本,提高鄉村民生保障水平。引導邊民積極參與邊民互市,大力促進群眾增收。堅持「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產業,把就業創業作為農民增收主渠道,完成各類實用技術培訓6期,參訓477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oGpvW8BUMKGWtVODA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