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女性9個乳腺增生,會變乳腺癌嗎?比癌變更可怕的是你輕信這些!

2020-07-16     CC爸媽

原標題:10個女性9個乳腺增生,會變乳腺癌嗎?比癌變更可怕的是你輕信這些!

後台隔三差五就有媽媽留言諮詢乳腺問題:每個月來大姨媽前,乳房總是覺得脹痛不適,摸一摸,還能摸到有硬結,經常一度以為自己長了啥東西,變得神神叨叨的。

很多媽媽說,跟小姐妹在一起談論時,離不開的話題就是:

「我一來大姨媽,胸就疼,用不用上醫院查查去啊?」

「我也是,我也是,我查過一次,說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嚴重不嚴重啊,會不會變成乳腺癌?」

「每次去美容院,都推薦乳房按摩、保健啥的,有用沒用啊?」

咱們常說的乳腺增生,到底是個啥,真應該好好了解一下。

其實,對於很多女性來說,乳腺增生就跟咱們的親戚——大姨媽一樣,每個月都要來刷刷存在感,來問問候問候你,讓人「憂心得很」。

但要說乳腺增生嚴重後會變成乳腺癌,咱們得絮叨絮叨。

一、乳腺增生真的會變成乳腺癌嗎?

據統計,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幾乎每1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乳腺癌。

《中國乳腺疾病調查報告》也有數據顯示:我國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長了38.1%。

《全球癌症報告》,女性癌症死亡占比最高是乳腺癌

但是!!這跟乳腺增生沒啥直接關係。

乳腺增生其實很常見的,10個女人估計8個都會有,尤其是有了娃以後。

不過,不用擔心,它既不是啥腫瘤,也不是什麼炎症,主要是由於內分泌激素失調,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

從大姨媽來潮開始,受到體內激素的變化影響,每個月經期前後乳腺都會經歷一個生理性的增生和回縮過程, 表現出來的就是乳房疼痛和腫塊

因此,大多數的乳腺增生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會隨著激素的變化而自行消失。

說白了,這種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就是個紙老虎,你就是什麼都不做,激素水平也會下去,自己就會緩解,無需干預。

但病理性的乳腺增生,是每個人需要多注意的。

比如「不伴有異型乳腺增生性病變、不典型性增生(ADH)和小葉不典型性增生(ALH)」這幾種乳腺病變,是有增加乳腺癌發生的風險的。

如果檢查中發現這些問題,應該密切監測

至於乳腺增生會不會發生癌變。

單純性乳腺增生的癌變率為0.1%,而乳腺癌細胞癌變的過程也不必然會經過乳腺增生這個階段。

也就是說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關係跟你和表姑的哥哥的表姑的表姨家的妹妹的*** 表嬸,這種親戚關係一樣。

所以大可不必因為乳腺增生發生癌變而過於恐慌。

二、這些謠言也並不可靠!

其實,除了說乳腺增生能變成乳腺癌外,還有各種千奇百怪的說法讓人聽了瑟瑟發抖。

真的有種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的節奏啊!

C媽又來強喂定心丸了,一併擊碎這些謠言。

不喂母乳容易得乳腺癌?

啥?這又是咋個說法?

雖然哺乳對於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呈反比走向,即哺乳確實可以減低風險,且哺乳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小。

但這也並不代表,不母乳喂養就容易得乳腺癌啊。

這個倒推的邏輯這麼隨意的麼?

斷奶後不排殘乳,會誘髮乳腺癌?

一句話,不會的,沒事瞎排啥。

斷奶後,乳汁不會立馬就消失,而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慢慢地停止分泌,最後乳汁中的水分會被吸收,所剩下的物質再被重組,重新進入生理循環系統中。

至於致癌那都是賺錢的噱頭罷了。

一般來說,這個時間需要大概是7~10天,但也有寶媽會殘留少量乳汁在乳房裡長達幾個月。

而各大美容院中所說的「變質」——黏黏的,黃黃的乳汁,則是斷乳後,乳汁水分逐漸減少,而乳的部分暫時還沒有完全被吸收掉,含有脂肪的比例越來越大(乳腺中的脂肪組織會回填到我們的乳房中,讓乳房逐漸恢復飽滿狀態)就會出現粘稠的乳白色或者黃色的乳汁。

而乳汁屬於體液的一種,跟血液、汗液等一樣,並不會變質。

目前並沒有任何權威資料表明,乳汁殘留在乳房會引起乳腺癌或者其他疾病。

但是如果乳房的分泌物是咖啡色、血色的液體那就要引起重視了,應儘快諮詢專業的醫生。注意不是美容院等機構哦~

美容院的按摩可以治療乳腺疾病?

你要去,那我也是沒辦法!只能留下「 沒用」二字容你琢磨。

前面說了,大多數女性會有乳腺增生的原因, 是激素。

尤其是25-45歲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激素水平相對比較高,再加上正處於生育年齡階段,性生活比較活躍, 所以激素水平變化得更明顯。

乳腺增生又不是什麼乳腺導管堵塞所導致,所以美容院的揉、捏疏通手法,對激素也起不到啥作用。

而且,美容院就是美容院,按摩師就是按摩師,他們並不是醫療結構也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

C媽還要多句嘴,按摩也不能豐胸哈,胸的大小要是能靠一雙手改變,那豈不是人人都是「女媧」啦。

而且人又不是橡皮泥,想揉到哪兒就揉到哪兒……美容院 按摩手法的醫學性、專業性有待考究,不恰當的力度按摩還可能會破壞乳房組織,導致乳房受傷。

三、關於乳腺癌,真正該注意的是這些事!

當然也不能過於佛系、完全不當回事。

自己胸前的這幾兩肉,我們是一定要好好的呵護滴。

1、這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要注意的是真正的乳腺癌並不是會疼的,所以有以下因素的人要格外注意了。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版)》中提出,以下3類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 家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比如母親或姐妹曾在絕經之前被確診為乳腺癌的,一定要高度警惕。

  •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

  • 既往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

除了上面的高危人群,這些可能是乳腺癌重要的誘發原因,與之相似者也要多加註意:

  • 月經初潮早於12歲,絕經晚於50歲;
  • 超過40歲未孕或第一胎足月產在35歲以後;
  • 嚴重肥胖及中心脂肪堆積者;
  • 有抽煙、飲酒等不良習慣;
  • 長期大量使用外源性雌激素;
  • 長期接觸電離輻射,如放射線。

2、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一定要 保持心情的舒暢、情緒的穩定。

雖然這句話聽上去有點假大空,但長期的情緒不良或精神壓力過大會抑制卵巢排卵功能, 影響雌激素的正常分泌。

其次,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規律,不抽煙、不喝酒、多運動,這有助於平衡內分泌。

記住,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

3、選擇合適的內衣

與乳腺接觸最親密的就是內衣了。

內衣要選擇舒適的、透氣的,尺寸大小要選擇合適的,不要過度追求聚攏效果,而穿太小、過緊、過硬的款式, 這樣會壓迫胸部。

專家建議,每天穿戴內衣時間不超過8小時,內衣也要定時清潔,大約6個月左右更新換代一次。

4、多吃乳房喜歡的食物

水果蔬菜

國際癌症協會對9萬多名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以降低15%患乳腺癌的風險。

辣椒、西紅柿、茄子、胡蘿蔔、西藍花、洋蔥等能降低乳癌風險。

膳食纖維

研究表明,膳食纖維有利於消化系統定期清除廢物,幫助身體排除毒素。

好脂肪

就是咱們給娃經常吃的那些不飽和脂肪酸,裡面含有的歐米茄脂肪酸能夠減少炎性反應。

除此之外,菌類、海帶、堅果、豆製品等食物也對乳房健康有好處。

5、定期做檢查

乳腺癌最好的預防方式, 就是早發現,早治療!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高達90%以上!

所以,這件事情是比說三遍還要重要的。

科學家通過比較不同的篩查策略後發現,40歲後就一定一定要進行篩查了。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版)》表示:

  • 40~70歲 根據個人意願,每1~2年進行1次乳腺X線檢查,對緻密型乳腺(乳腺X線檢查提示腺體為c型或d型)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 70歲以上 根據個人意願,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

高危人群篩查建議:

  • 推薦起始年齡更早(<40)開展乳腺篩查;
  • 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
  • 每6-12個月1次乳腺超聲檢查;
  • 每6-12個月1次乳腺體檢;
  • 必要時每年1次乳腺增強MRI。

不管是對於乳腺增生這個「 小妖孽」還是乳腺癌這個「 大惡魔」,這都是強有力的預防手段。

C媽說:

關於乳腺的問題,其實很早就想寫了,因為不管是我身邊,還是咱們公號里,有乳腺增生問題的媽媽太多了。

就像這位朋友留言:

其實關於乳腺增生問題,如果僅是生理性不用過度干預,調節好生活和心態,讓激素慢慢穩定,激素水平下去了,胸部疼痛也可以自行緩解。

如果懷疑是否是病理性,那就去醫院做個檢查,確診到底是哪種類型。

提前了解,提前發現,提前預防,乳房疾病就沒有那麼可怕。

C媽也提醒號里的媽媽們,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愛自己哦!

PS:

昨天開團的大牌童裝和crocs童鞋很多媽媽說喜歡的顏色沒搶到合適的碼,問會不會加庫存,今天統一回復下,庫存就那麼多了哈,確實加不了了 。

這些本來就是 白菜價撿便宜,花色、尺碼並不是無限量供應,賣完就沒了,也不會加庫存了,另外88塊的crocs童鞋爆倉了,需要3-7天發貨,已購的同學耐心等待一下。

本文觀點參考:

《全球癌症報告》

《中國乳腺疾病調查報告》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9版)》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hddWnMBnkjnB-0zVJ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