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一對26歲夫妻確診,丈夫行蹤曝光後,戳破了多少家庭的真相......

2021-01-16     CC爸媽

原標題:石家莊一對26歲夫妻確診,丈夫行蹤曝光後,戳破了多少家庭的真相......

01

疫情還是沒有停止在2020。

新年才過幾天,已有數地按下了暫停鍵。

很久不見的「疫情動態大數字」又開始頻頻出現在新聞里。

尤其河北石家莊,已進入「戰時狀態」,每日都能看到河北新增××例本土病例以及確診者的流調。

前幾天,石家莊確診一對夫妻的流調被公布後,上了熱搜。

最開始被熱議的是妻子的流調。

很多人被「7次去同一家包子鋪買包子」所吸引,多少人想著等疫情過去了,也去嘗嘗。

可隨著丈夫的流調出來一對比,由於雙方反差過大,網友們紛紛為妻子抱不平。

妻子: 26歲年輕媽媽, 14天內去了 36處公共場所, 3天帶娃看病 2次,購買母嬰產品 3次,買菜、買文具、修手機……她像個陀螺一樣,幾乎一刻不停的忙碌著。

丈夫:25歲年輕男子,除了2天居家無外出和1次去超市購買食品,8天內去了6次網咖。

這對比差異巨大的行動路線,一時引發了不少熱議。

有人說:如果不是因為確診,這十幾天的奔波不過是妻子生命里最尋常的幾天,做的也是早就習以為常的事罷了。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另有隱情:

有的猜測男子職業:

但不管如何,不少網友看完後的沉默卻是真的,放下手機,很多媽媽說, 這不過是許多已婚已育家庭的真實寫照……

02

男女在婚姻里的付出有多失衡?

很多人在婚姻中最大的感觸就是:女人已經變成陀螺,被逼成無所不能的超人,男人卻還是婚前那個至死是少年的孩子。

201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顯示:

中國20.3%的家庭,女人包攬了全部家務;41.7%的家庭中,女人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家務,而由男人承擔大部分家務,僅占10.4%。

還有一份男女網絡閱讀興趣標籤的數據顯示:

女性對育兒內容的關注度位列第四,而男性的興趣標籤中沒有育兒。

另外,在許多育兒公眾號中,約85%的讀者都是女性。

因為很多人眼裡,操持家務、看孩子、家庭物資採購、家族關係維護 , 這些都是女人的本分。

不管你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

就像姚晨在《找到你》中說的那句話:

這個時代,對於女人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名職業女性,就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成為全職媽媽,又會有人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太難了!

但對待男人的標準則完全不同。

有位媽媽的分享特別扎心:

  • 我老公每天下班後抱著孩子在樓下溜達一圈,全小區就羨慕我找了個好丈夫;
  • 我老公在家裡每天負責擦地,全家人包括我親媽,就瘋狂表揚我找了個好老公。

這個世界對男性就是這麼寬容。

默認只要男人不嫖不賭不出軌,就不能算是一個壞男人;

如果他還能偶爾幫著帶帶孩子、分擔點家務,那基本就是好男人/好爸爸人設穩了;

如果還能偶爾做個飯、輔導個作業,OMG,你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找到這麼一個優質男。

即便是結了婚,男人們仍然可以像沒長大的孩子一樣逃避承擔家務和養育孩子。

03

扎心的是,這種失衡的付出很難能被認可。

付出的不匹配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在很多人的眼裡,這種付出不屑一顧。

他們認為的懷孩子:多大點兒事!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是丟半條命才能順利挺過來的人命關天的大事。

  • 有的從孕初便飽受孕吐之苦,吃了吐吐了吃,反反覆復;
  • 有的因為孕期無法進食,靠營養針來維持;
  • 有的因為懷孕浮腫嚴重,小腿腫成大象腿;
  • ......

他們認為的生孩子疼:誰不是這麼過來的!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每一個母親和孩子之間都是生死之交。

  • 有的骨盆開了,羊水破了,可就是生不出來;
  • 有的宮縮就能疼個三天三夜,嘶吼的嗓子說不出話來;
  • 有的生產過程大出血,血像噴泉一樣噴射;
  • ......

他們認為的養孩子:不就是帶孩子嗎?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力。

  • 有的自從生了娃再也沒有睡個完整的好覺了;
  • 有的沒怎麼吃過一頓安安穩穩的飯;
  • 有的孩子生病一天跑好幾次醫院;
  • ......

他們認為的做家務:順手的事兒!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家務零零碎碎加起來也算是個浩大的過程了,還得需要在帶孩子的時間裡 硬擠出來。

  • 有的一手抱娃一手拿菜籃子穿梭在農貿市場;
  • 有凌晨兩點還在洗娃換洗下來的髒衣服;
  • 有的蓬頭垢面顧不著打扮自己還在拖地;
  • ......

好像在有些男性的眼裡,媽媽們所有的付出都可以用一句話總結:

「她能有多累?不就是XXX嗎?」

唉——

之所以能輕鬆脫口而出,就是因為孩子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影響,沒讓他的生活發生什麼改變,他「被」影響的太少了。

若他真的實打實地體驗過其中任何一項,他就不會覺得如此理所當然。

一個女人之所以能夠扛起生活的重任,不是因為她無所不能,而是因為她知道如果不扛後面也沒有依靠,只能硬上。

說什麼為母則剛,不過是被逼著堅強。

當女人一旦承擔得太多,男人就學會了撒手不管 。 (當然,角色互換也是如此,莫槓。)

如此下去,便是惡性循環。

於是,越來越多的已婚女性感到心酸:我明明有老公卻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04

婚姻里,媽媽們如何能不委屈?

有人說,當媽媽最痛苦的事情就是: 忙得連享受孤獨的時間都沒有。

因為孩子更依賴媽媽,我們就沒有辦法做甩手掌柜,又因為爸爸不做或做不好,叫他和教他還不如自己來,於是不知不覺中就扛起了所有。

有了CC之後,我很長一段時間陷入這種犧牲精神中出不來:我的孩子那麼需要我,極度需要我,沒我完全不行。

所以,我不允許自己有精力去擔任太多媽媽以外的角色,也沒允許自己有富裕的時間去參與「做媽媽以外」的生活。

但後來發現自己獨攬不僅自己委屈,看C爸也更不順眼,於是慢慢開始調整。

所以這次生二胎DD之後,我的心態跟一胎時完全不同。

我不再那麼全能的認為自己應該對一切負責。

晚上偶爾寫急稿,我會把自己關在書房,跟著爸爸在客廳玩的DD有時候會哭著鬧著要媽媽,正在做事的我不會立馬衝出去、奪過來,而是給爸爸一點時間。

慢慢地可以聽到哭聲弱了, 父子倆開始玩起來。

現在的DD已經非常習慣媽媽做事的時候跟爸爸一起玩,即使最近生病,他也能跟C爸玩得很好。

這些擱在CC那會兒是敢都不敢想的: 我是媽媽,我娃生病哭鬧著找我,我怎麼能離開娃半步?沒我成嗎?靠他爹哪裡行?孩子得哭多久?

但現在的我,不愧疚,因為我明白了: 孩子和婚姻都不是我一個人的,所以,我丟掉了聖母光環,把孩子爹該承擔的責任,丟給他。

協作,有時候不僅僅是減輕自己的負擔,更是看到對方的價值。

人都是對自己付出過的東西感情最深,付出越多、牽掛越多,也就會越愛、越難割捨。

父愛,尤其如此。

婚姻里,不想過得委屈,就應該對伴侶有所求。

不然,結婚圖啥?圖他甩手當掌柜?圖他遊戲打得好?圖他呼嚕震天響?

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就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bRzDncBubk3rjNbk0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