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消息,截至3月末,已有98條房企宣布破產的公告。「魔幻」的是,就在3月24日,瀋陽的最近一場土拍,吸引了十餘家房企競爭,區域「地王」就此誕生。
這戲劇性的對比,有趣,又「有料」。
左手破產右手搶地的樓市
最近,全國樓市似乎到處都透露出一股「我很悽慘」的氣息。之所以這樣說,不僅是因為前一段時間陸續出現了各種版本的「一日游」解綁正常,更是因為近期的破產公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房地產行業被迫迎來了新一輪「洗牌」。有媒體評價認為「2020年對很多房企來說又是一場劫」。
但也有分析認為,在房地產破產公告里,多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房企,這類企多採用傳統的高槓桿模式,在融資收緊的情況下,資金儲備不足使其更難度日,出現這種表面上的「浩劫」,實際卻是市場機制下的自然定律。
一方面是中小微企業的艱難度日,另一方面這也是「巨無霸」房企蠶食三四線市場的最佳時機,甚至,在一二線市場,這也是不可多得的「洗牌」時機,這也正是為什麼過去幾個月中,土地市場一片火熱的關鍵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尤其是對於瀋陽這種城市而言,2014年的一次低谷,已經提前進行了「洗牌」,當前的市場實際上早就已經是品牌房企市占率的爭奪了。
從目前活躍在瀋陽的品牌房企來看,不僅有深耕超過20年的品牌房企,也有剛剛進入瀋陽的top50,各家雖然土地儲備情況各有不同,但是「霸占」城市的心卻是一致的,尤其是對於部分土地儲備「捉襟見肘」的企業而言,如果不能在2020年持續拿地,那麼將面臨被「擠」出瀋陽的風險,因此,在3月份的幾場土地大戰中,各家都可謂是「全力一搏」了。
「冷門」地塊,到底有幾家「瘋搶」?
縱觀2019年的土地市場,多數是一宗地塊,吸引十餘家房企報名,但是在拍賣的過程中,實際舉牌的企業往往不超過5家,尤其進入拍賣後期,可能就是2-3家的爭奪,但是2020年的土拍市場卻多有不同。
以東方歐博城東-1地塊的拍賣為例,幾乎所有報名房企全部「下場」,即使到達6300元/建築平方米的頂價之後,幾乎仍然沒有房企房企,直到配建部分超過20000平,參與房企數量才逐步減少,用「混戰」形容這場土拍,可以說是毫不誇張。
從最後幾輪叫價房企來看,陽光城在這次土拍中顯得異常興奮,當日兩宗地塊陽光城均有參與,且均「拍到最後」,此外,中鐵建、中海、禹洲等房企在這次土拍中都十分「搶眼」,不僅頻頻出價,而且幾乎在高價段也都有他們的身影。
值得關注的是,共有11家房企(中海、華潤、龍湖、金地、碧桂園、新希望、美的置業、招商蛇口、陽光城、中鐵建、雅居樂)參與拍賣,多數競買人表現積極,也充分說明了他們對瀋陽未來的判斷。
尤其是中鐵建,根據官方資料顯示,中國鐵建是16家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之一,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57個國內城市及其它區域,進行191個項目的開發建設。這次突然出現在瀋陽土拍市場上,讓人不得不「想的更多」。
此外,禹洲、雅居樂、新希望等房企在瀋陽開發建設的項目並不多,目前土地儲備情況似乎並不樂觀,這次「拚命」搶地,可見其留在瀋陽的決心,但可惜的是,地少人多,這次的機會還是被龍湖、美的置業占得先機。
此宗地塊綜合測算,附加30050平產權無償移交政府租賃住房,龍湖獲得的東方歐博城東-1地塊樓麵價約在8300元/建築平米,預計未來如建精裝高層的售價將在15000元/平左右,毛坯洋房17500元/平左右,至此大東新城板塊房價天花板將被打破。
本次土拍,無疑對去年在此板塊拿的地四個房企旭輝、金科、中梁、新希望,是一個重大利好,並且幾個地塊案名也已經對外發布。如旭輝東宸府、中梁金科玖禧、 金科新希望集美東方。
2019年旭輝、金科、中梁、新希望拿地回顧
2019年11月5日
新希望以6300元/建築平方米的價格競得望花城中村-7地塊,地塊總價6.68億,溢價率14.34%。
金科以6300元/建築平方米的價格競得望花城中村-8地塊,地塊總價6.71億,溢價率14.34%。
中梁以6100元/建築平方米的價格競得望花城中村-9地塊,地塊總價8.04億,溢價率10.71%。
2019年9月3日
榆林安置房北-1地塊被旭輝以5700元/建築平方米的價格競得,地塊總價4.92億,溢價率9.62%。
榆林安置房北-2地塊,同樣被旭輝以5700元/建築平方米的價格競得,地塊總價4.46億,溢價率9.62%。
大東新城是以大東汽車城為發展基石,大東區二環外區域的統稱,目前比較活躍的板塊包括西部望花、前進等板塊,東部包括陶瓷城等板塊。
目前來看,東部有美的東堂、碧桂園瓏悅、金地悅城大境等項目在售,其中金地朗悅有清水高層在售,均價約9500元/㎡。金地·半山麓則為精裝修高層在售,均價約11000元/㎡,精裝修洋房產品均價約16000元/㎡。美的東堂高層124平方米產品在售,均價14500元/㎡,疊拼別墅套均400-450萬,下疊500-550萬。碧桂園瓏悅洋房一樓附帶地下室及花園,價格16000-19000元/㎡,躍層附帶挑空及陽台,均價約在14000-17000元/㎡。
西部區域則因為3月份兩宗地塊的出讓正式躋身熱門板塊,但目前板塊內在售產品相對較少,只有保利中糧堂悅、中糧花熙祥雲兩項目或量相對充足,富力、恆大等項目均已售罄。目前保利中糧堂悅項目小高層均價約為13000元/㎡。高層建築面積約在85㎡和-130㎡之間,,均價約在12500-13000元/㎡。洋房均價約為15000元/㎡。
中糧花熙祥雲同樣高層、洋房均有產品在售,其中高層均價約為12500元/㎡,洋房面積區間在129-167㎡之間,均價約為14500元/㎡。
「瘋搶」與「退市」背後:瀋陽的競爭
其實,雖然3月的土拍,每次都有大批房企「哄搶」土地,但實際也有房企掉隊。3月4日,五礦置業有限公司將全資子公司五礦地產(瀋陽)有限公司100%股權擺上了貨架。有分析認為這是五礦處於全國布局的角度作出的決策,但實際上,這也是瀋陽品牌房企「洗牌」的一個信號。
從2016年樓麵價首次「破六」開始,瀋陽土地價格不斷攀升,3年間,一環土地樓麵價從千元級上升到萬元級,甚至部分核心地塊樓麵價逼近2萬,且一環內土地出讓總面積不斷減少,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級市場競爭的加劇。
2020年,瀋陽三環外土地樓麵價也開始向萬元級逼近,甚至有媒體認為最近新市府出讓的地塊摺合樓麵價已經破萬,無論這個「折算」是否切合實際,但至少該地塊樓麵價「拍出新市府新高度」是毋庸置疑的。
土地成本的增加,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加上熱門板塊新盤過於密集、同質化日趨明顯,二級銷售市場的壓力也隨之而來,這一切,都意味著更為殘酷、更為激烈的競爭,如何將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幾乎已經成了所有房企都在思考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夜之間,瀋陽遍地高端豪宅的營銷口號和到處都有的智能家居、全裝修,而這些「軟裝」到底能夠為企業加分多少,看看2月的榜單,基本就一目了然了。
整體來看,3月24日出讓的兩宗地塊,並不是傳統熱門板塊,區域在售產品的價格也普遍在12000-13000元/平方米左右,該板塊上一次土拍,最高價不過6300元/建築平方米,這次新的區域地王的出現,可以說直觀體現了房企對於土地的渴求。
另一方面,從土拍結果來看,最終獲得勝利的龍湖、美的置業,無一不是躋身銷量排行前位的頭部房企,可以說,在瀋陽,強者愈強的形式已經逐步形成,有著先發優勢的品牌房企已經初步取得了競爭的主動權,同時,也體現了瀋陽房企頭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狀。
二季度,伴隨著疫情影響下的「後遺症」,瀋陽的土地市場勢必迎來更為「殘酷」的廝殺,而隨著2019年幾宗高價地的陸續入市,二級市場的競爭也必然將進入白熱化,銷量,也許不再是決定企業布局的標準,而將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