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澳關係都備受人們關注。
自澳大利亞阿爾巴尼斯政府上台以來,中澳關係如今已呈現出穩向好的積極勢頭。不過,今日又有澳媒跑出來興風作浪。
據悉,澳大利亞兩家知名大報《時代報》和《雪梨先驅晨報》在頭版各自以聳人聽聞的標題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論」。
從報紙內容中不難發現,又一張圖片顯示13架黑色戰機從中國起飛,並用中國的國旗標識中國地圖。
而這個理論依據則是來源於五名澳國安問題專家。這五名專家是澳國防部前高級官員彼得·詹寧斯、麥考里大學戰略研究和犯罪學高級講師拉維娜·李、澳前首席科學家艾倫·芬克爾、澳國家戰略彈性研究所主席萊斯莉·塞貝克以及退役陸軍少將米克·瑞安。
這幾個專家在名為「紅色警報」的聯合研究中聲稱,他們認為澳大利亞「面臨在3年內捲入印太地區軍事衝突的威脅」,但顯然並未做好與中國槍林彈雨的準備。
可以說,整個事情就是由幾個所謂的澳洲「專家」,以及兩家澳媒「攜手」編造的一則笑話。
澳前總理基廷在一封公開信中批評道,這兩家報紙的上述報道是他「50多年活躍的公共生活中看到的所有報紙中最驚人和最具煽動性的新聞報道」。
有人甚至直接點出,這些所謂的「專家」中沒有一個人對中國有任何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
總之,這不過是一出鬧劇罷了。
回看近日的中澳關係,其實已經慢慢升溫。阿爾巴尼斯談到了近期有所回暖的澳中關係,他表示,中澳兩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存在差異」,但澳政府尋求澳中兩國在外交關係上的回歸。
前段時間,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同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會見。
會晤中,澳外長黃英賢表態,認為良好的澳中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並且澳方也願意堅持管理好兩國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黃英賢還提到了中澳經貿,澳方歡迎中方赴澳投資,並將平等對待中國企業。
事實上,從2017年年中開始,澳大利亞特恩布爾政府和莫里森政府盲目跟隨美國,開始全方位地破壞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中澳經貿也慢慢中斷。
不過,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政府開始執政,逐漸調整對華關係的政策基調,中澳關係也慢慢開始升溫。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中澳貿易一直在正常開展,2022年雙邊貨物貿易額超過2200億美元,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不言而喻,儘管近年來兩國關係緊張,但中國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占澳大利亞出口的40%左右。
總體來說,中澳關係的確在慢慢升溫,但澳大利亞的對華政策頗為分裂。他們一邊向中國釋放合作信號,但是也並未停止對中國發起「攻擊」。但澳方要明白「甘蔗沒有兩頭甜」的道理,中澳兩國外交關係的穩定才是雙邊貿易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