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提問時多次強調,拜登總統對中國的態度「沒有改變」。
她強調了美方「不尋求衝突」,並且「尊重一個中國政策」。
實際上,任何國家的官方發言都會有其深意。從卡琳·讓-皮埃爾對外講出此番話的時機便可窺探一二。
就在當天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指出。毫無疑問,其中中美關係自然也是話題之一。
秦剛說道,美方所謂的「競爭」不過是全方位的遏制、打壓,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美方說遵守規則,但自己總是要去絆倒對方,這並不是公平競爭。美方實際上要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這辦不到。
面對中方的強硬表態,白宮方面似乎也來了個「隔空喊話」,但大家也看到了,雖然白宮表態不願衝突並「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也毫不避諱的談及台海議題,稱「不希望看到有關台灣的現狀發生改變」。
這就有意思了,既然都表態「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了,為何又揪著台海議題不放呢?
顯而易見,白宮的這番話不過是在「作秀」,說了也等於白說,沒有任何參考的意義。
中美關係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之間的合作與衝突,直接影響著國際秩序的基本形態。
作為一個負責的大國,中國始終重視中美關係的發展,不斷呼籲中美合作共贏,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共同承擔起造福世界的歷史和時代責任。
不過,儘管中方多次伸出「橄欖枝」,但一些美政客卻視之無睹。在美國部分政客的挑釁之下,中美關係越來越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前段時間中美關係發生了無人飛艇事件。這完全是一起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偶發意外事件,事實和性質都很清楚,連美方也承認不構成現實威脅。
然而,美方卻違反國際法精神和國際慣例,借題發揮,製造了一場本可以避免的外交危機,同時也給中美關係造成損害。
而上台之後的拜登,一改特朗普時期的「退群」政策,花大力氣修復與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其「抱團反華」的政治意味不言而喻。
儘管中國一再表態,強調「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但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中國日益增長的綜合實力,被美國實實在在看在眼裡。
於是,美國一些政客便依託著自己狹隘的思維開始揣測抹黑,甚至不惜代價,阻撓遏制中國的繼續發展。
不過,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美關係絕對不是零和博弈。中方一直試圖改善中美關係,變數主要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選擇——是互利共贏?還是作繭自縛?美國政府應該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