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記者會上表明,若台海問題處理不好,中美關係將地動山搖。這對於不斷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的美國來說,無疑是敲響了警鐘。
美國白宮也第一時間回應稱,美國並非尋求衝突,而是尋求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獲得勝利。同時美方強調,美國對華態度並沒有改變,將繼續尊重一中原則。
儘管美方的回應使用了一如既往的「標準答案」,不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卻擁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一旦台海地區爆發衝突,該地區對全球的經濟影響力將轉變為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他呼籲全世界共同關注台海問題,而不是將其簡單歸類為中國內政。
不僅如此,布林肯還於當地時間6日會見了立陶宛外長,他強調,美國將繼續支持立陶宛與台灣構建關係,而立陶宛遭中國反制受到的損失也將由美國幫助撫平。
立陶宛作為一個小國,卻能不斷活躍在「反華」的第一線,主要就是有美國在其背後撐腰,而在對華貿易份額中,立陶宛也僅僅占極小的比例,這也成為立陶宛敢於向我國叫囂的資本。
立陶宛外長與布林肯的會面也表明,立陶宛將繼續衝鋒在「反華」的前線,而美國將繼續在台海地區製造混亂。然而立陶宛這個國家的體量註定了它掀不起什麼浪花,幾乎完全被美國主導外交政策的國家,一旦被當做棋子拋棄,最終也只會成為一個兩面不討好的跳樑小丑。
而在近期炒得沸沸揚揚的「美國眾議長麥卡錫即將竄台」,麥卡錫本人也作出了回應,他表示「不排除竄訪台島的可能性」,但當務之急是見蔡英文,並已經就此與蔡英文團隊達成一致。
為了展現美國「支持」台灣的決心,美方想盡一切辦法作出姿態,但兩人這次的見面地點意外地安排在了美國,從麥卡錫的竄訪變成了蔡英文的竄訪。或許是顧慮到佩洛西此前竄台的影響,美國有意控制了打「台灣牌」的力度,正如麥卡錫所說的,是否竄訪台島還僅僅是個可能。
儘管他曾聲稱中方無權決定他的行程,結合美國眾議長已有的竄台事實,這一度加深了美國媒體篤定其竄台的猜測。但就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特別是秦剛外長才對美方發出了警告,美方的竄台行程即便批准了,預計也得緩上一段時間。
美方近期的行為正不斷試探我國的底線,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秦剛表示,美國應當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的本源本義,恪守對中國作出的政治承諾,明確反對和制止「台獨」。
中美關係作為國際社會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應當受到重視以及正確的對待方式,若美方真心希望台海風平浪靜,那麼台海一定可以風平浪靜。秦剛表示,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著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的護欄也擋不住脫軌翻車,必然陷入衝突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