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周年,俄烏雙方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值此之際,國際社會並未置若罔聞,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中方也首次發布了外界關注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
當地時間2月23日,聯合國大會第11屆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新的決議,呼籲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要求俄羅斯立即、徹底、無條件地將其所有軍事力量從烏克蘭國際公認邊界內的領土撤出,並呼籲雙方停止敵對行動。
該項決議獲得了141票贊成票,反映了大部分國家希望結束衝突的訴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戰爭已造成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和人權後果,其影響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烏克蘭。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對新的決議草案表示支持,他還對一些國家保持中立的態度表示理解,「但問題是在這場戰爭中,只存在一個侵略者和一個受害者」。
俄方反駁烏方的說法,稱與俄羅斯作戰的不是烏克蘭,而是以美國、北約、歐盟等為代表的西方集團。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若美國停止向基輔提供武器,衝突將會結束;若美國想摧毀俄羅斯,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
考慮到俄方已經成功實現烏克蘭四個地區的公投,預計很難接受聯大決議要求俄軍完全撤離的呼籲。俄方與烏方、美西方的分歧難以調解,就更加不可能通過選邊站隊強行實現,而是應該合理關照到各方的訴求。
中方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共有12個要點,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後重建。
中方呼籲,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切實保障,並強調「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烏克蘭危機無疑給烏克蘭帶來了嚴重傷害,但客觀地說,某些秉持冷戰思維的軍事集團不斷擴張,嚴重危害到了相關國家的安全利益,這無疑成為了危機的導火索。
正如中方強調的「地區安全不能以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來保障」「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物極必反,美西方國家應該好好理解其中的含義。
中方呼籲俄烏雙方立即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衝突戰爭沒有贏家,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並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此外,中方還呼籲保護陷入危機中的平民。據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監測團統計,在過去的一年間,烏克蘭危機已造成至少8006名平民死亡、1.3萬多人受傷。當前有近1800萬烏克蘭人亟需人道主義援助,約1400萬人流離失所。
而在核力量上,中方再次聲明「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應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擴散,避免出現核危機。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使用生化武器」
日前,俄方暫停了與美方締結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雙方最後一個關於核軍控的協議就此暫時作廢,外界對於俄方可能使用核武器的猜測再次成為熱點。作為最後手段,一旦烏克蘭危機再次升級,沒有人能夠保證全球各國能夠幸免於難。
因此,烏克蘭危機應當在各國的共同推動下儘早結束,國際社會應堅持勸和促談正確方向,幫助衝突各方儘快打開政治解決危機的大門,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和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