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黃瀧健。
日前,2022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楊凌峰會在楊凌示範區舉辦。本次峰會由35斗發起,陝西省商務廳、楊凌示範區管委會主辦,楊凌示範區產業投資促進局、楊凌食品工程創新中心承辦。峰會邀請了70餘位產業嘉賓參與,設置有百強峰會開幕式暨全體大會、數字農業及智能裝備分論壇、未來食品及產業創投分論壇、政企交流會、未來農業食品展、未來農業食品百強頒獎晚宴等10餘場產業活動。
微生物肥料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孟慶偉(圖1)
35斗將陸續整理出嘉賓現場發言,本篇文章據國家微生物肥料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孟慶偉在主論壇上的主題分享稿整理。
一、近年來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微生物肥料從2018年開始經歷快速發展,無論是從市場銷售還是產品創新來看,變化都非常多。近年來因為化肥農藥零增長等政策的出台,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綠色種植的重視,把微生物肥料提到了一定高度。
在全國生產微生物肥料的企業不到5000個,這些企業多數集中於農業生產大省,比如河南、山東、黑龍江、河北。目前市場微生物肥料主要產品分為3種,分別是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和復合微生物產品。微生物菌劑產品和復合微生物產品占比較重,生物有機肥占比較輕,微生物菌劑產品、復合微生物產品和生物有機肥的比例是2:2:1。
不同生產企業也會對相同的產品進行差異化開發,現在市場上一般存在3種劑型顆粒產品、粉劑產品和液體產品。從「十二五」到現在的「十四五」,2022年統計了一下,微生物肥料統計的數據有3800多萬噸,產值達到500多億,年應用推廣面積達到4.5億,占我們全國耕地的20%。
現在微生物肥料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未來幾年充滿機遇和挑戰。企業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應抓住機遇做好以下4件事。第一,需要加快優勢資源和核心產品的篩選,加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第二,將微生物肥料產品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確保產品質量不走樣,確保質量穩定有效;第三,加快微生物肥料液體產品的生產和推廣,未來隨著水肥一體化的提倡,液體產品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第四,是加強對功能性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二、微生物肥料研究與推廣的核心技術
將中國18億耕地分為1到10質量等級。1—3等級的耕地面積6.3億畝,4—6等級9.7億畝。在4—6等級的耕地上使用微生物肥料的效果比其他等級效果更好。從推廣的角度來講,微生物肥料想要針對不同病蟲害起到抑制作用,保證增產提質,應當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農用微生物菌劑來講,明確微生物菌的專屬性和功能,保證微生物肥料載體的適配性,提高自身產品的唯一性和穩定性。
其次是重視微生物肥料配方開發,不同功能菌與載體之間的配合,與其產品發揮的效果具有明顯的關聯性,配合不當容易造成菌群的過早失活,所以對微生物肥料配方需要企業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研發。
接著是微生物肥料生產工藝的改進,尤其是在發酵技術和肥料的加工環節,如何使微生物肥料在生產過程當中微生物菌不受影響。
最後微生物肥料在提質增效上,能夠以最小的使用量達成最好的效果。
三、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在推廣微生物肥料的過程中,企業和推廣人員都在不停的尋求一些新的模式。我認為微生物肥料在未來的推廣模式上來講,應當提高企業或生物技術人員的地位,從國家農業政策和土壤治理的角度出發,使微生物肥料起到更好的作用,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達到品牌產品。在未來的發展中讓土地更健康、食品更健康、人類更健康,這是我們未來微生物肥料發展的一個方向。
從微生物肥料社會效益角度出發,從綠色、降碳、環境治理、人類健康等入手,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微生物肥料確實從功能性和對植物根系,包括降低病蟲害的危害,綠色有機產品品質提高上有很多新的作用。任何一個做微生物肥料的企業都需要考慮,如何使我們的微生物肥料產品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傳統產品推廣、目標市場定位到關注應用效果,到配套農業政策,這是未來發展微生物肥料發展的新模式。
四、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助力行業發展
最後介紹一下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其發展可以分成3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年到2018年的時候進行資源的儲備,從微生物菌到生產產品的前期儲備研發;第二階段,2018年到2023年落地實行農業政策推廣,參與建設高標準農田、綠色有機的種植;第三階段,2023年起從專注於平台聯盟建設,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參與平台廣泛,協助各平台的科研成果完成實際的落地轉化。
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除了日常專注於研發的工作以外,還幫助企業做一些相關的輔助工作,包括登記證的申請、續展、增加作物、包裝標識規範、宣傳材料規範等。還承擔培訓任務,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每年面向全國培訓發酵工、質監化檢員。
近年來,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在農業領域從微生物肥料到微生物技術也深度參與,其中重點的是加強通過生物技術解決在農業的面源污染,包括重金屬降解和對土壤修復技術進行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