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

2023-10-23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

當前,各地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在紮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層級全面下移、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因此要更加聚焦幹事創業,突出人民主體,注重辦事成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尤其要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

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要能放下架子和老百姓「拉家常」去。為老百姓辦事,就要把「老百姓」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撲下身子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情於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和老百姓「拉家常」,首先要能放得下架子。周恩來同志指出,「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他認為,「領導地位並不能使你得到知識和經驗,所以面向群眾,汲取群眾經驗,十分必要。」只有放下架子、拉低身段,才能讓老百姓有親切感與信任感,才能真正打開老百姓的「話匣子」。和老百姓「拉家常」,還要拉得有意義。要學會在老百姓的隻言片語中,捕捉問題信號,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心頭難」與「手中煩」,摸清問題的「中梗阻」,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更要善於捕捉群眾經驗,深度挖掘老百姓「大白話」背後的「真理」,彙集民智民力,為解決問題積累群眾基礎和實踐經驗。

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要從老百姓的「碎碎念」辦起。為民辦事重在辦事,而老百姓的「碎碎念」最能體現與他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最為關心關注的事。「碎碎念」里既藏著人民需要,又飽含群眾期待。為老百姓辦事,重要的是辦。辦,就要從「碎碎念」辦起。要貼近農村實際、貼近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際,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最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可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將群眾亟需解決的事情,按照不同類別、不同內容,全面梳理出來,根據老百姓的關注程度、,事項緊急程度、重要程度以及解決的難易程度等,切實解決一批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既讓百姓看到幹部立行立辦的工作作風,又讓百姓感受到生活的變化、見到工作開展的實效,切實將老百姓口中的「碎碎念」變為老百姓臉上的「喜笑顏」。

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情辦好,要辦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去。為老百姓辦事成於務實。既不能犯「政績衝動症」,心頭一熱,搞大幹快上、衝動蠻幹、急於求成那一套,也不是「空喊口號」就行,還要克服「擴量輕質」的慣性思維,要不貪一時之功、不為一時之譽,不計一段之成,踏踏實實將老百姓關心的事情辦好。百姓心中有桿秤,事情辦得好不好,老百姓是「評判員」。要始終以百姓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主動接受百姓的評判和監督,由群眾根據實際感受,來評判乾得好不好、行不行。只有與老百姓的感情聯繫到位、困難幫扶到位、問題解決到位、合理訴求和期盼滿足到位,黨的民生政策落實到位,主題教育幹事創業的要求貫徹到位,才能真正把老百姓家門口的「小事」辦好,辦到老百姓「心坎里」去。

作者:孫婭楠 河北省涿州市委組織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b69fd96393ac7921a6041c606d9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