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奮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

2024-01-19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奮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

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分為10個方面,共33條。《意見》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意見》釋放了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也承載了人民群眾對建成美麗中國的期待與熱望。

「美麗中國」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概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美麗中國建設藍圖徐徐展開。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戰略部署逐步提升。黨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美麗中國」首次作為執政目標被提出。黨的十九大報告則提出「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此次發布的《意見》將2027年設為「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的新時間錨點。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目標也更加細化。多項定性目標、定量目標的細化,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從秦嶺深處到祁連山脈,從洱海之畔到三江之源,從南疆綠洲到林海雪原,習近平總書記走到哪裡就把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講到哪裡,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生態文明相關內容相繼寫入黨章、憲法。全黨全社會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尤其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認識不斷深入,保護環境和綠色發展意識顯著增強。

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為奧運歷史上首個「碳中和」的冬奧會,所有場館100%由清潔能源供電,展示了我國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堅實步伐。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同比增長93%;2023年11月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44.5%。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低碳發展步伐堅定,越擦越亮的「綠色」底色,正在持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十多年來,我國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2020、2021和2022連續三年PM2.5濃度值全都降到世衛組織所確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階段過渡值以下,我國已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2022年,北京PM2.5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創近十年最低;河北省所有城市已退出全國空氣品質排名「後十」行列。長江幹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村生態環境已明顯改善。這些都體現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建設美麗中國任重而道遠。展望未來,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讓我們攜手同心,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築生態文明之基,同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奮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

作者:朱洪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a33f51549898c8e49ee3415a19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