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學思想 話改革】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2024-08-12     宣講家網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據對全國7.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調查,2024年上半年,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6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5%。分產業類型看,文化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922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4%;文化批發和零售業11031億元,增長6.3%;文化服務業34709億元,增長9.0%。

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是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實現了文化產業的穩步增長和優化升級,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健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風勁好揚帆,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正當其時。

2024年5月23日,觀眾在文博會湖南展區了解展出的浯溪碑林數字修復項目。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隨著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健全,文化服務效能持續提升,文化產品供給逐漸豐富,我國文化消費市場繼續保持活躍,文化企業發展平穩向好,文化產業各領域延續全面增長態勢。從小鎮旅店、鄉野茶園「反向旅遊」的蓬勃發展,電影院裡座無虛席的票房大賣,到舞台劇、演唱會等演出經濟的持續壯大,「村超」「村BA」文體場景的熱鬧火爆,再到穿漢服、戴花簪等國潮消費的熱潮湧動,博物館「考古盲盒」等文創產品成為「新寵」,文化消費市場亮點頻現,消費增長態勢喜人。巨大的消費潛力、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文化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9%;文化企業資產總計2014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正是得益於此。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多媒體等新技術日益應用於文化產業領域,推動文化產業呈現出向「新」提「質」的良好態勢。堅持科技賦能,雲旅遊、雲展覽、網絡直播、數字閱讀、數字文物等改變了出版、文博、展覽、旅遊等傳統業態。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製造、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多媒體遊戲動漫和數字出版軟體開發等文化新業態增長強勁。通過新技術,人們可以在網絡視聽、動漫、遊戲中感受生活之美、文化之美。文化產品的互動感、體驗感、敘事性不斷增強。據報道,推動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0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7個百分點。

一組組亮眼數字的背後,是發展壯大的文化企業、活力涌動的文化產業。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以更強的決心和更實的舉措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要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找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抓手,探索文化發展的新內容新形式、文化傳播的新路徑新表達、文化產業的新業態新動能。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文化和旅遊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推動我國文化業態「百花齊放」。

文化產業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堅持向改革要動力,不斷激發文化市場主體的「細胞活力」,推動文化產業在繁榮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必將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強動能。

作者:李婭 湖北省鄂州市委宣傳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2d36be0aa1e138bb50dff6bd5c32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