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本、堆料、無半代升級:一加12的秘密知多少

2023-12-06     三易生活

原標題:虧本、堆料、無半代升級:一加12的秘密知多少

2023年12月5日晚間,在經歷了絕對堪稱高調和漫長的預熱後,一加方面以一場史上規模幾乎最大的新品發布會,正式端出了他們的「十周年旗艦」一加12。

對於這款新機,我們三易生活已經帶來了相關的首發評測內容《一加12首發評測:這一次它從內到外都堪稱頂級》,並稱讚其的確是「凝聚一加十年精粹」的一款產品。有看過這次發布會的朋友可能也已經感受到,一加在這款機型上絕對是寄予了厚望,而且給出了一個目前「大杯」旗艦中相當有競爭力的價格。

然而在高調的宣傳、不俗的產品力,以及看似大膽的定價背後,一加12還有哪些不太為人所知的「秘密」呢?就在此次發布會結束後,我們三易生活與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溝通,由此也得以揭開一些關於一加12更為深入的信息。

一加12是「虧本買賣」?其實他們真的很「摳門」

首先,很多朋友在看到一加在此次發布會上高調宣稱產品力越級、同時定價還更低,以及新機此次大量採用了許多行業里的最新技術和配置時,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一加這麼搞,真能有賺頭、能持續下去嗎?

針對這個疑問,李傑表示,一加在去年的時候就定下了「未來三年硬體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的策略。而一加12,當然也是基於這個原則所誕生的一款產品。

而且為了能夠在有限的預算下,儘可能地實現一加12的高配置,他還透露,這款機型還充分利用了一加如今與OPPO共用的研發與供應鏈資源。

這是什麼概念呢?比如說一加12此次配備的2K「東方屏」、光喻LYT-808主攝,這些看似是「一加首發」的配置,其實後續OPPO也會有些機型會用上。這樣一來,由於用量很大,採購時的價格自然就可以攤得更薄、壓得更低。

這還沒完,李傑甚至還還「自曝」到,別看一加12這次好像在正式發布前舉辦了好幾次預熱活動,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蹭」的。比如京東方的那一次,其實是京東方OLED下線一億片的紀念儀式,正好京東方也願意在那時候公布他們的新款螢幕,於是大家就「一起弄了」。比如宣布首發新的影像設計,「蹭」的就是OPPO的巴黎影展活動;而馬達相關的宣發,也是借了瑞聲科技的一場活動,簡單地說了一下。

以結果來說,這就使得一加12的預熱活動看起來數量很多,但實際上此次一加的宣發費用,花得比同期友商相同定位的機型都要少。

「一部即全部」的背後,挑戰的是行業潛規則

接下來,李傑還詳細解釋了在此次發布會上所提出、「一部即全部」的具體內涵。

從狹義的角度去理解,它意味著一加12不會有「半代升級款」,在真正的下一代旗艦產品發布前,它都會是一加從2023年底到2024年的「年度旗艦」。

當然,針對這個策略,如果其他品牌選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配置升級、性價比更高的新機,難道一加12不會因此「吃虧」嗎?

對此李傑指出,一方面一加12這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外觀質感、影像體驗、續航能力、信號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的研發和體驗優化,其中不乏許多行業首發、或是獨占的技術在裡面。所以就算到了明年下半年,他們也依然對這些體驗富有自信。

另一方面,當前手機行業的技術更新,基本上就已經形成了「一年一次大疊代」的節奏。這本身就是產業鏈的規律,指望半年內突然出現一個巨大的技術革新,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有品牌非要在年中「升級」一下產品,那麼只能理解為在年初的產品上做得不夠好,或者自己也知道自己「堆料」的時候留了些餘地。

體驗源自用戶反饋,「產品力」更離不開堆料

隨後,李傑也提到了一加的產品研發邏輯問題。比如他提到一加機型上諸如信號增強、雨水觸控等多項獨特的功能創新,最初都是源自用戶的反饋。

其實這並不奇怪,畢竟有關注發布會前一晚「圍爐夜話」活動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一加確實也是目前極少數、還能保持與用戶之間頻繁互動的品牌之一了。當然,這也他們本身一向偏「極客」、「科技感」的定位不無關係,但也與一加重視維護社區生態,重視從用戶那裡聽取意見有著很直接的關係。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在談到「採用獨特技術打造用戶體驗」和「靠硬體堆料提升產品競爭力」這兩種做法之間的關係時,李傑表示,「堆料」是一切的基礎,「連料都不堆了,非得說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能夠把硬體參數就不夠好的東西比別人搞得更好,大家也知道這是不現實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堆料大家都會,那麼在大家都用「好料」的前提下,一加又如何確保產品競爭力的獨特性呢?

關於這個問題,在李傑看來,一加自初代機型以來,就一直很重視產品的差異性「質感」,比如用同樣的外殼材質,一加手機握在手中的感受就是會與其他機型完全不一樣。又比如大家現在都知道,各家都在很積極的在用「大內存」,但一加自從開始主推16GB內存開始,就同步推出了「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將大內存所帶來的性能優勢用一種更獨特、更細膩的方式,使得其可以真正提升產品的使用壽命,而不僅僅是讓手機「看起來內存大」。

四擋布局已然形成,也不排除一加還有更多想法

既然官方已經明確,一加12不做「半代升級」,同時它本身定位就是一加的十周年旗艦。這就容易讓部分消費者產生迷惑,不清楚一加12到底對位的是其他品牌的「中杯」、還是「大杯」。或者即便清楚知道它其實是「大杯」,但也可能會疑惑,一加的「中杯」旗艦到底在哪裡呢?

對於這個問題,李傑也給出了解答。用他的說法,一加目前的整個產品構成,從2000元檔一直到5000元檔,分別是由Ace V、Ace數字、Ace Pro、數字系列旗艦。

也就是說在一加的產品體系內,真正與其他品牌的「中杯旗艦」對位的,應該是一加Ace 2 Pro這樣的「Ace系列旗艦」。不得不說,這樣的策略確實相當取巧,因為它會讓消費者覺得Ace系列的旗艦機「性價比超預期」,同時也進一步凸顯「數字系列旗艦」在整個產品線里作為「絕對高端」的存在感。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說,這樣屬實是比那種搞一票「中杯、大杯、超大杯」,然後用超大杯宣傳,再拿閹割得不成樣子的中杯去走量的做法,要厚道得多。

當然,無論是此前的「圍爐夜話」,還是在這次的發布會後的溝通,劉作虎和李傑都先後提到了一加進一步擴張產品線、將價格繼續下探的可能。按照李傑的說法,一加目前暫時還沒有相關規劃,但並不等於「沒有做2000元以下價位段產品的能力」。雖然一加目前還是打算集中精力做好Ace和數字系列,但如果市場確實需要的話,也「不是不能考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d846b180de0cd960511d2bbf5bb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