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Note 14 Pro+評測:以旗艦技術,打造「體驗小金剛」

2024-09-26     三易生活

【【【前言:Redmi Note系列這次專注做「體驗」】】】

在如今的Redmi手機里,如果要說哪條產品線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毫無疑問會是Redmi Note系列。

畢竟一方面,Redmi Note7作為Redmi品牌獨立當天發布的產品,曾經承載了諸多特殊的期望。

另一方面,回溯Redmi Note系列的歷史不難發現,比起更純粹追求性能的K系列,Redmi Note系列實際上承擔了更多新技術、新硬體的首發任務,比如2億像素、210W快充、機身防塵耐水設計等。

更有意思的是,在過去的Redmi Note系列機型里曾經有「一年雙旗艦」的策略。也就是會有偏快充、影像的「體驗小金剛」,和偏遊戲、性能向的「性能小金剛」,兩者輪流推出、交替換代。

但就在今年4月中旬,Redmi方面將Note系列的「性能旗艦」獨立出來,成為了單獨的「Turbo」系列。這也就意味著,Redmi Note系列從此將會更純粹地強調「體驗」。

既然如此,那麼最新一代的Redmi Note 14 Pro+,它的「體驗」究竟表現如何呢?

【【【外觀:圓潤機身造型,耐摔防水再創新高】】】

在拿到Redmi Note 14 Pro+後,它首先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這次全新設計的機身線條。

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Redmi Note 14 Pro+刻意使用了有別於K系列「稜角分明」的設計理念,通過正面的雙曲屏、側面的弧形邊框,以及背部的四角八邊柔和曲線,賦予了它更「貼近生活」的柔和外觀風格。

首先在機身正面,Redmi Note 14 Pro+提供了一塊6.67英寸、具備2712*1220解析度的曲面OLED屏。

這塊螢幕支持3000nit峰值亮度、120Hz刷新率,以及480Hz遊戲觸控採樣率。此外它還具備高達2560Hz的瞬時觸控採用、1920Hz的高頻調光,以及12bit色深和100% P3廣色域顯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Redmi Note 14 Pro+的螢幕蓋板玻璃還採用了加厚的康寧Victus2方案。這也是目前最高端的特種蓋板玻璃之一,它的抗摔性能比普通的大猩猩5提升了200%。

與此同時,其機背部分使用的也是康寧大猩猩7i蓋板玻璃。對比常見的大猩猩5,其抗摔能力提升100%、抗刮性能同樣也提升了100%,並且還有加厚50%的環抱式邊框,以及專門的頂角和底角加固結構。

在這樣「嚴防死守」的設計下,Redmi Note 14 Pro+的大理石地面定向跌落高度也達到了行業新高的1.8米,成功實現了近乎專業三防機的耐摔品質。

與此同時,Redmi Note 14 Pro+此次還具備高達70kg的耐壓能力,並同時支持IP66、IP68、IP69三重防水標準,可輕鬆應對日常淋雨、泡水,甚至是熱水噴淋場景下的機身防護。對於極端重視手機防水性能的消費者來說,它可能是目前能買到,造型最好看、最適合日常使用的「硬核防水機型」了。

當然,說到好看,Redmi Note 14 Pro+這次全新的、尺寸巨大的中軸對稱後攝Deco顯然也不得不提。純黑的鏡片配合高亮銀邊,很明顯地在彰顯這一代Redmi「小金剛」的影像屬性。事實上,Redmi Note14 Pro+此次的三顆後攝,在硬體配置和功用上也的確不容小覷。

最後,作為一款配備了全新中端SoC,並擁有6200mAh超大容量電池的機型,Redmi Note 14 Pro+的機身厚度僅有8.66mm,整機重量為210.8g。而得益於溫潤的曲面機身,它的握持手感非常穩定,而且完全沒有厚重的感覺。

【【【性能:全球首發驍龍7s Gen3,架構是最大驚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Redmi Note 14 Pro+的性能配置,以及理論性能實測表現。

作為一款以「體驗」為核心的Redmi Note系列新機,Note 14 Pro+此次首發了第三代驍龍7s移動平台。

作為驍龍7系列裡最新、以AI和高能效為主要賣點的SoC,第三代驍龍7s的亮點其實並不少。一方面它搭載了旗艦同款的A720大核、A520小核,並採用台積電4nm製程來搭配非高頻CPU設計,很明顯地主打CPU在全工況下的高能效。

與此同時,第三代驍龍7s更首發了Adreno 800系新架構GPU。它的Adreno 810雖然看似「標號」不高,卻實打實地帶來了比過去的Adreno 71X系列高得多的性能、能效,以及AI表現。

從我們的實測成績來看,第三代驍龍7s的CPU單核性能達到了驍龍870的水準,多核性能更是已經摸到了第一代驍龍8的水準。考慮到並不高的CPU峰值主頻,也就意味著這個性能水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甚至會比曾經的那些旗艦機更容易達到。

除此之外,從安兔兔評測的快閃記憶體測速結果來看,Redmi Note 14 Pro+的快閃記憶體順序讀寫速度可以達到UFS3.1的水準,但隨機讀寫速度則略微偏低。這可能與SoC偏能效向的電源策略有關,也或許是由於快閃記憶體類型使然。

我們手頭這台16GB+512GB存儲組合版本的Redmi Note 14 Pro+,在安兔兔評測中取得了760795分的綜合成績,比第二代驍龍7s的常見表現基本要高出差不多20%的水準。很顯然,作為新一代的能效向、「體驗向」中端平台,第三代驍龍7s這次的客觀進步還挺大。

【【【遊戲:流行高幀率手游能跑滿,高畫質還有低功耗】】】

既然前面已經通過跑分證明,Redmi Note 14 Pro+擁有一顆進步頗大、且CPU性能相當值得期待的SoC。那麼我們很自然地就想知道它究竟能打遊戲嗎,以及其遊戲性能可以達到什麼級別。

首先,正如我們前面在外觀部分已經講到的那樣,Redmi Note 14 Pro+明顯針對遊戲場景的觸控反應有做額外優化。

《王者榮耀》平均幀率119.9 平均功耗2772.0mW

而且在實際遊戲中不難發現,它的Adreno 810 GPU已經得到了一些頭部電競手游的高幀率適配。不僅可以跑滿120幀模式,而且功耗也壓制在了不到3W的極低區間,顯示出了很強的遊戲能效表現。

《暗黑破壞神·不朽》平均幀率30.0 平均功耗2122.1mW

《逆水寒》平均幀率49.4平均功耗3956.8mW

《崩壞·星穹鐵道》平均幀率24.8 平均功耗4184.8mW

除此之外,針對目前流行的高畫質遊戲,我們也使用它們對Redmi Note 14 Pro+進行了 「考驗」。可以看到,即便是將遊戲的畫質設置到了遠超硬體上限的檔位,但Redmi Note14 Pro+也還是維持了具備一定程度可玩性的幀率。而且在這種極重負載的情況下,功耗依然要遠比常見的同類機型低得多。

【【【快充:6200mAh配90W快充,實測45分鐘充滿】】】

關注手機行業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自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整個手機行業的電池能量密度水平都明顯迎來了一輪提升。

在此次的Redmi Note 14 Pro+上,當然也體現出了這種電池技術方面的重大突破。據悉,其配備了最新一代的6%高矽含量「小米金沙江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了目前行業最高水準的814Wh/L。同時通過小米自研澎湃P2晶片的加持,它依然可以支持90W有線快充,並具備1600次的長循環壽命,可實現超過4年以上的電池耐用性。

為了測試Redmi Note 14 Pro+的充電速度,我們先將其電量消耗到僅剩1%,然後將充分冷卻至室溫,再用包裝里自帶的充電頭和充電線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Redmi Note 14 Pro+在最開始的10分鐘內,就充入了37%、也就是差不多2300mAh的電量。

在第二個10分鐘內,Redmi Note 14 Pro+充入了30%電量,第三個10分鐘則充入了21%的電量。不難看出,它使用了一個相對勻速降低的充電曲線邏輯,在「快速補能」和縮短充電時間之間達到了一定的平衡。

最終,我們手頭這台Redmi Note 14 Pro+,用時45分鐘完成了從1%到100%的6200mAh電池充電過程。在如今的一眾超大容量電池手機里,這個速度算是非常快的了。說實在的,這樣的表現也不由得讓我們對小米接下來的大電池快充旗艦機型,產生了更多的期待。

【【【影像:三攝無損五焦段,旗艦同款高動態表現】】】

平心而論,最近幾代的Redmi「體驗小金剛」,在影像方面從來都沒有讓人失望過。但從技術路線上來看,之前的幾款Redmi Note系列機型普遍用的是超高像素主攝方案,與此同時,同期的小米旗艦機型則普遍強調高動態範圍、快速追焦,以及AI長焦算法等。於是這也就意味著,過去的Redmi Note系列機型,其實不太能「吃到」自家旗艦的算法紅利。

但到了Redmi Note 14 Pro+上,就用上了旗艦同款的「光影獵人800」傳感器作為廣角主攝。並搭配了一顆三星JN1 5000萬像素的2.5倍長焦,以及一顆800萬像素的IMX355超廣角,組成了完整的變焦三攝方案。

從我們的實際拍攝體驗來看,與同期的其他1/1.55英寸、5000萬像素主攝方案相比,光影獵人800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擁有高達13.2EV的超寬雙原生ISO融合動態範圍。因此在逆光、強光影對比的場景中,可以很明顯地呈現更多的暗處細節,同時對強光的表現力更高。

從變焦樣張來看,Redmi Note 14 Pro+至少可以支撐從15mm到120mm的五個常用焦段(15、24、48、60、120)無損、且高動態範圍的拍攝需求。它不只是可以「看得清楚」,而且很適合拍攝亮麗的風景、建築。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我們的實測結果來看,得益於「小米影像大腦」的引入,Redmi Note 14 Pro+的長焦甚至還具備相當不錯的抓拍能力。這就使得它可以用於不太遠的「打鳥」,或是定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瞬間。

ISO50 60mm f2 0.008s

ISO50 60mm f2 0.01s

當然,新的三攝組合不止給Redmi Note 14 Pro+提供了更全面的變焦拍攝適應性,也為其引入小米自研的人像超清算法打好了基礎。

在夜間場景下,Redmi Note 14 Pro+甚至表現出了比晝間更為明顯的「高動態範圍」特質。它的畫面高低光區域反差明顯,對於光源的過曝抑制也做得恰到好處、且沒有盲目地提亮暗處。

更為令人驚喜的是,這種夜景的高素質能力甚至不僅限於主攝。事實上,Redmi Note 14 Pro+可能是我們測試過這個級別里夜景長焦效果最好的機型。因此對於預算有限、但又特別看重影像能力的消費者來說,它的出現很可能會是一次難得的救贖。

【【【總結:旗艦技術引領體驗變革,Redmi「有恃無恐」】】】

不難看出,與前幾代的Redmi Note系列機型相比,這一次的Redmi Note 14 Pro+無論從外觀風格、內部做工、SoC配置、電池技術,還是影像設計路線,其實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一方面,它的整體外觀變得更偏向高端機型、更追求大氣的造型風格和舒適的握持感,同時還保留和大幅增強了Redmi Note系列招牌的耐摔、抗水特性,在為整機外觀引入更多「情緒價值」的同時,也兼顧了長期使用的實用屬性。

另一方面,從內部配置的技術屬性上更是會發現,Redmi Note14 Pro+不只是首發了全新的高能效SoC,而且也很可能是引領了整個「小米系」手機在高能量密度快充電池設計上的新紀元。與此同時,換用與旗艦同款CMOS方案的後置三攝組合,也就意味著Redmi Note系列的影像設計不再游離於「體系外」,而是歸到了整個小米影像技術框架下,由此也得到了更好的表現,以及未來可期的持續優化。

那麼這些都意味著什麼呢?很顯然,我們可以說Redmi正在變得越來越成熟,並且越來越明白Redmi Note系列所應當承擔的角色,即它除了要有一些技術探索的任務,但同時更應該是受大眾信賴的「國民神機」。所以大家可以很明顯地看到,Redmi Note14 Pro+此次在電池、快充技術上有著積極的探索,同時SoC和影像方面則更多地汲取了自家成熟的旗艦理念。

最終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便使得Redmi Note14 Pro+成為了當今中端市場裡,兼具技術創新和美感外形,同時又有著出眾超耐用屬性、低功耗體驗,以及旗艦級影像表現的可靠之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1cbde8b69952c3649fec83e5d4ce8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