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感悟「四下基層」中蘊含的「破」字訣

2023-12-08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感悟「四下基層」中蘊含的「破」字訣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提出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的「四下基層」工作法,為密切幹群關係、關心群眾疾苦、切實解決問題、務實推動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感悟「四下基層」中蘊含的「破」字訣,在第二批主題教育中不斷「破」溝通之「隔閡」、調研之「片面」、民生之「疾苦」、發展之「路障」,從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是大藤峽水利樞紐(12月4日攝,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用「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上門服務」,破溝通之隔閡。「宣傳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黨是靠宣傳群眾、動員群眾起家的,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唯有切實落實宣傳思想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堅定不移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才能和人民群眾像「親人」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打通宣傳的「最後一公里」,邁開腿,越過「萬水千山」、走遍「東南西北」,通過「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切實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送進群眾「家門」、走進群眾「心門」。

調查研究下基層,用「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久久為功」,破認知之片面。「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調查研究,通過203天的走訪考察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32天的實地調查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個半月的談話交流寫出了《論十大關係》,為指導革命實踐提供了依據。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假如不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難以認清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陷入「表面」和「片面」中不可自拔。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四不兩直」工作法,直奔基層、直插一線,堅決杜絕「作秀式」「盆景式」「蜻蜓點水式」等形式主義歪風,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客觀規律、求得真理真知,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信訪接待下基層,用「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破民生之疾苦。信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對了解群眾訴求、發現工作差距、改進工作作風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同志剛到福建寧德工作不久,就在霞浦縣主持第一個「地縣領導接待群眾來訪日」,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設身處地地為老百姓解決急難愁盼。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揚「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主動到基層接訪、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用「晝無為夜難寐」的緊迫感,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現場辦公下基層,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無私奉獻」,破發展之路障。「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一有時間就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深入一線,用自己的腳步走出解決問題的「道路」,留下了「九進壽寧」「三進下黨」「七下晉江」等生動事跡。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一線工作法」,到項目建設一線、鄉村振興一線、服務群眾一線、化解矛盾一線,獲取「第一手」資料、掌握「第一線」情況,和群眾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現場辦公、現場服務、現場解難,在一線提高工作本領、密切幹群關係、解決發展難題,從而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作者單位:霍笑霜 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c07c00ebc241310ee0e2415452a3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