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是否動用核武報復烏克蘭「恐襲」?梅德韋傑夫:直接消滅

2022-10-10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俄方是否動用核武報復烏克蘭「恐襲」?梅德韋傑夫:直接消滅

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事件,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這是旨在破壞俄羅斯重要基礎設施的恐怖襲擊」,在與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主席巴斯特雷金面談時,普京再次確認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為烏克蘭情報部門,巴斯特雷金補充說,部分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公民也幫助籌劃了此次恐襲。

針對此次事件,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表示沒什麼可說的,他認為這一切都是烏克蘭人的決定。顯然,北溪管道遭破壞事件的嫌疑還沒撇清,又來這樣一個「爛攤子」,美國即便是想幫忙收拾也有心無力。

更稀奇的是,美方的表態也開始轉變,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示,世界有捲入「核末日」的風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我們必須立刻就烏克蘭戰爭進行和平談判,否則我們將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走向毀滅,我們的星球將什麼都不剩下」。

越來越多的聲音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核戰爭或一觸即發,不僅僅是烏克蘭及其周邊國家感到恐慌,有分發抗核輻射物資的消息傳出,美國衛生部也被曝出斥巨資購買大量防核輻射的藥物,儘管美方聲明「與俄烏戰爭局勢無關」,但種種跡象表明,核戰爭的風險越來越高。

針對拜登的「核末日」言論,法國總統馬克龍發出指責,「對於此類問題,我們必須謹慎發言」。為了緩和逐漸增長的恐慌,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也進行了澄清,「拜登的發言並不是基於新的情報,並不是普京決定使用核武器的跡象,我們也沒有看到任何能讓我們改變自身戰略核姿態的事情發生」,他還呼籲,俄烏雙方應該通過外交談判,和平地解決問題。

烏克蘭的行為越發激進,有專家分析稱,克里米亞大橋具有象徵性意義,烏克蘭選擇打擊克里米亞大橋,將造成俄烏衝突螺旋式升級。俄羅斯也必定會作出回應,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回答針對克里米亞事件,是否會動用核武器時表示,「問題完全不對路」。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堅持不允許爆發核戰爭的原則,「俄羅斯仍致力於五個核大國領導人今年1月3日發表的聲明,該聲明重申了不允許核戰爭的原則。根據這個得到最高層批准的聲明,必須防止有核國家之間的任何武裝衝突」。說明即便遭受如此打擊,俄羅斯也保持了相當的克制,畢竟核戰爭一旦打響,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會縱容烏克蘭的行為,既然已經將克里米亞事件定調為恐怖襲擊,報復手段是一定有的。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示,俄羅斯必須通過「直接消滅恐怖分子」的方式回應烏克蘭的恐怖襲擊,「俄羅斯對這種罪行的回應只能是直接消滅恐怖分子,這是世界其他地方通常的做法,也是俄羅斯公民所期望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eae8b5c29ba4edb585babb6d44d38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