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那些說「快樂就好做個凡人」的樂觀父母,將來是要被打臉的

2019-08-07     伊姐看電影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6(不閒聊)


文 | 伊姐(周桂伊)杉姐

這兩天,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在討論一部新劇《小歡喜》,我也不可免俗地瞄了幾眼,看完感慨了,簡直就是給孩子即將幼升小的我,描繪了「十年後我就成為了你」的藍圖。

《小歡喜》劇情不複雜,北京某中檔住宅小區頂樓,有三個家庭的子女都進入了高考備戰期。

雖然每個家庭的情況各有不同,但不可避免的是他們都陷入了無比焦灼的備戰狀態,父母與孩子、丈夫與妻子、孩子與學校之間的多方矛盾接踵而至。

《小歡喜》中,父母的花式焦慮也隨之登上熱搜。

舉個例子,宋倩(陶虹飾)為了讓高三的女兒放鬆一下,帶她去看電影,結果女兒無意間透露出看過這部電影,宋倩當場就火了,拉著女兒就走出了影院。

女兒一頓委屈,她這樣做只是為了陪陪媽媽,想讓媽媽高興啊。

可媽媽絲毫不領情,看過一遍的電影再來看一遍就是浪費時間,閒的嗎?


如果你的孩子現在0-6歲,你會嗤之以鼻,這個媽媽是不是有病?要不要送本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

可是如果你家有個已經上了初中的孩子,你大概只想說編劇心大:「孩子都高三了,看電影放鬆有點奢侈吧?」

三個家庭模式造就的三類媽媽,三類女人,最後竟然殊途同歸。

童文潔(海清飾)是一個公司女強人,對,還是《小別離》里的樣子,丈夫方圓也還是黃磊飾演。

童文潔脾氣還是那麼暴躁,性格急躁,每天起早貪黑,工作很忙,不過不太得志,就是一個公關公司的小領導。

每天應付辦公室的各種勾心鬥角,煩心事多著呢。

一個不小心還要被同事罵「家庭婦女」,把請假、出錯等問題全部歸結為她有家庭、有孩子。

童文潔的老公方圓是醫療器械公司的普通員工,每天就是看看鳥、養養魚,胸無大志,不求上進,能安居樂業,就是他最大的追求。

孩子呢?

方一凡,北京春風中學高三學生,對媽媽貼心,對家事上心,對同學熱心,就是成績不好,不是40個孩子排第30的那種不好,是墊底快讀不下去的不好。

出場鏡頭,就是他開直播。

老師過生日,他送了老師一隻烏龜,龜背上還大大方方寫了一行祝福語,署了自己的名字。

高三還沒開始,他就被老師要求留級。

平日裡一心撲在事業上的童文潔,這才發現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關注的太少了,知道兒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之後,她氣得滿學校追著兒子跑。



罵孩子的方式堪稱經典,網友的反應就是,過於真實。








因此和老公產生了矛盾,上升到了對家庭穩定性的探討,MINI女強人(真實女強人是後面那一位,馬上看到了)的人生,開始變得不可掌控。

宋倩(陶虹飾)是一位單親媽媽,與女兒相依為命,但是她事業很好,又有幾處房產,一邊掙工資一邊收租,日子過得不錯。

自己本身就是金牌培訓講師,女兒的成績自然不在話下。


只是,她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似乎有點操之過急。

孩子的臥室也是孩子的書房,為了備戰高三,宋倩裝上了隔音牆,專業錄音棚也就這效果。

女兒的書桌前是一個大大的玻璃窗,方便母親監督,有客人來了,怕影響孩子學習,宋倩會馬上把窗簾拉上。

前夫來看女兒,她拒之門外,理由是,不能在關鍵時刻打擾孩子學習。


劉靜(詠梅飾)是一位標準的賢妻良母、家庭主婦,她溫婉賢淑、高貴大方、保養得當。

一出場,她的車就熄火了,旁人問她怎麼回事,她回了一句「我好多年都沒開過車了」。

這樣的女人大多是養尊處優型的,果然,她的丈夫是某區區長,她多年來隨著丈夫四處奔波,把照顧丈夫當作自己的唯一工作,孩子托給父母和舅舅撫養。

當丈夫被調回家鄉,她也有心開始面對孩子,準備彌補多年的虧欠。

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叛逆,丈夫的暴躁。

第一集兒子就開著豪車進學校,因為違反校規,被叫家長。

搬了新家,她獨自忙前忙後,做了一桌子菜,兒子卻飆車到深夜。

丈夫一怒之下,摔筷子走人。

可她又做錯了什麼呢?孩子難道是隔壁老王家的?老公對教育養育不負任何責任,還數落打擊得理直氣壯。潛台詞,「你這些年都乾了什麼」,呵呵,精力和時間拿去乾了什麼、遷就了誰、顧全了誰,老公心裡沒數?

反正都是她錯,她永遠是最委屈的中間人。

你說這一地雞毛看著鬧心,但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有熱度,有共情,是因為它結結實實地戳到了一部分人,你甚至可以拿自己或者周圍的人來對號入座。

首先,你可以看到,不同成長經歷塑造不同婚戀觀,不同的婚姻又鍛造出不同的人生下半場。

童文潔和老公讀書時都是學霸,但工作後老公卻寄情於花鳥魚蟲,胸無大志。

她雖然一直要強,但對孩子卻沒有太多的期待,僅僅是成家立業。

因為她明白自己沒有什麼良好的家庭背景,全憑自己一雙手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她的想法就是「快樂教育,做個凡人」,沒想到的是,做個凡人,居然也那麼難。






沒有背景和依靠,走到這一步,童文潔自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和家庭,大多數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

她享受著胸無大志的老公體貼、寵愛的同時,也要逼迫自己獨立、高大。

宋倩呢?完全踐行了女權主義的某種熱血——「老公不行,留著過年嗎?房子車子票子孩子我都有,你,我懶得擁有。」

但成為高知而富有的單親媽媽,生活就一帆風順了嗎?我印象很深的一幕,她和前夫去參加女兒學校的活動,學校發了一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宋倩愣是把照片中的前夫剪掉。

在她的心裡,不允許自己家長的位置被模糊,她要一個人扛起對孩子的責任。

可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所有付出都是需要回報的,當要求回報很多愛的時候,控制就誕生了。

在氣球上寫心愿這場戲有意思,女兒填寫「國家航天局」,她很生氣,改成「清華北大取其一」。

前夫看到孩子難受,改成「考上航天專業」,她又加一句「一定考到七百分」。

孩子忍無可忍:「這是你的心愿,你別在這鬧了!」氣球最後在爭搶中爆了。

宋倩的口頭語是「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聽著非常偉岸,政治正確,但事實呢?人啊,知道那麼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面對現實,知行合一太難,簡直反人性。


劉靜這個角色,表面是最風光的,生活無憂,身份顯貴,丈夫位高權重,生了兒子,完全24K人生贏家。

但某個意義,她似乎也是最慘的。

老公形同虛設,一個人搬家在她看來都是小事,可見她平日裡默默咽下多少苦。

礙於老公身份,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不可以超標」,想去香港的小小願望,一再被擱置。

丈夫在家也打官腔,她無可奈何。

還要為老公的前途安危操心,經常念叨「如果你不當這麼大的官就好了」。


童文潔、宋倩、劉靜,三個女人,三種家庭模式,同時也造就了她們的三種生活,三種人生。

看懂她們的狀態,我想起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白天各有各的精彩,晚上各有各的悲哀。」

一位現代妻子,在家裡要處理的事情,可能遠比工作要複雜得多,維持與丈夫的關係,抵禦隨時可能出現的小三,努力跟孩子溝通,面對年齡壓力獨自堅強......

電影《柯萊特》中,20歲的柯萊特嫁給了34歲的男人,婚後她發現丈夫包養妓女,一氣之下回到娘家,她問母親:「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在扮演角色?」母親說:「作為妻子,是的,這一生都是的。」

人到中年,現實比電視劇殘酷一百倍,《小歡喜》幾乎是生活里你能遇到的,情況最好的樣子,諸多和諧和團圓的樣子。

說「女人不易」主題太大,她們走到40+後,我最大的感觸是,出來混的,都是要還的,誰不曾是「孩子你慢慢來」的小仙女,最後都被時間打了臉。

比如童文潔,她肯定沒指望過孩子上清華北大,估計混中不溜,就萬事大吉,誰曾想到,在這個人人都是虎娃的社會,混個中不溜,已經相當於以前的人上人。

用他兒子的話,你看,整個高三,大家都有多麼疲憊的臉。

比如劉靜,想著相夫教子,就是輔佐老公有好仕途,全家有了依託,孩子的未來也好辦了,沒想到,缺乏管教的孩子,連心理都出現了偏差。

是啊,教子是點點滴滴,一朝一夕,早些年偷的懶,以後都是要還的。

單純在教育學習這件事上,宋倩的確是做得最好的,但她靠的可不是什麼雞湯和奮鬥,她靠的,就是實實在在,每分每秒都在給孩子刷題,連看電影,都在結合劇情講物理。

為什麼「快樂教育,做個凡人」很難?

首先要看「凡人」,凡人就意味著沒有差到離譜,可是孩子進入學校競爭後,標準線比你想的要高很多,你以為「不會大家都這樣吧」,有可能卻是「大家做得比這還好」。

  • 凡人是普通本科,你的孩子專科都考不上,你可以坦然嗎?
  • 凡人是全班中間,你的孩子天天被老師叫去勸轉學,你可以寬容嗎?

就算你全盤接受了,你的孩子可以接受自己嗎?

教育是群體行為,就像人是群居動物,你不可避免會被環境和標準裹挾,逃無可逃。

我們想當然地覺得,只要父母優秀,孩子也自然而然會跟隨他們的腳步,但《小歡喜》里劉靜告訴你,需要給孩子付出點點滴滴,要陪讀,要研究師資,要把知識點梳理清晰,要不斷做心理建設——

  • 教育,說到底,光有理念和口號卵用都沒有,教育是一件一件具體要去做的事兒,一道一道要解的題,一場一場要考的試。
  • 所以你需要在一地雞毛的中年裡,不可避免地付出幾乎全部人生的心力。

電視劇剛播了幾集,後面發展如何尚不可知,且行且看。

反正現實的人生,過了30歲,的確是愈來愈累,愈來愈艱辛。

怎麼辦?我也不知道。

承認沒有完美,要看到自己的所得,要喜歡自己的人生,這種喜歡,大概是疲倦生活的最偉大的夢想吧。

就像《小歡喜》海報上的一句話,歡喜應對人生每一場考試。

是的,哪有什麼人生贏家啊,無非就是應付一場接著一場的考試罷了。

PS

那些走過了青春,本該學會世故和乖巧,卻依然倔強的女孩,後來都過得好嗎?

你步履不停,遍體鱗傷,究竟在尋找什麼?

《送我上青雲》,試圖陪你看看,霧那麼大,那個答案,究竟在哪個山頂。

8月9日,趕在電影上映一周前,伊姐與主演&監製姚晨、導演滕叢叢,一起聊夠40分鐘,在孤單的人生里,女性怎麼尋找同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0xLdGwBvvf6VcSZLX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