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行性感冒高發季 如何做好日常防護?

2023-09-26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又到流行性感冒高發季 如何做好日常防護?

「醫生,你快點給我們家孩子看看啊,這都兩天了,反反覆復高燒,家裡面感冒藥、抗病毒藥、退燒藥都給吃了,還一直高燒不退,是不是又陽了啊?」在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呼吸科門診,患者家屬焦急地訴說著。最後,經過醫生的檢查明確診斷患者為流行性感冒(甲型),服用奧司他韋後,孩子體溫逐漸下降,症狀好轉。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關鍵教授介紹說,流感病毒又到了高發的季節,目前天氣逐漸轉涼,門診流感患者每天都呈上升趨勢。

關教授說,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我國每年冬春季節(約10—3月)較為流行,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和氣溶膠傳播。

流感高危人群主要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與兒童、孕婦等幾類人群。這幾類人群功能低下,感染流感幾率較高,感染後病情較嚴重。臨床表現早期以咽痛、發熱為主,體溫常在39~40℃或以上,隨後可出現鼻塞、流涕、乾咳、聲音嘶啞,胸悶或胸骨後隱痛,可伴隨寒顫、乏力、食慾減退及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等。

流感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隔離。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可選擇居家隔離。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佩戴防護口罩,充分休息,多飲水,加強營養。對於基礎疾病加重、重症或危重症流感患者,建議積極住院隔離治療;二,藥物治療。對症治療:發熱患者應多飲水,同時予以物理降溫、退熱藥物。可使用酚麻美敏、氨酚偽麻美芬及氨咖黃敏等藥物改善鼻塞、流涕及咽痛等症狀。若咳嗽咳痰症狀較重,可使用止咳化痰類藥物。

關教授強調,疾病重在預防。建議居民特別是高危人群及時接種疫苗(每年接種時間為9-10月),並做好日常防護: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出現流感樣症狀後,建議患者居家隔離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確診感染流感後,要隔離治療(疑似病例建議隔離治療至症狀消失後48小時)。」關教授提醒道。(李瑞萍)

【附】相關知識

抗病毒治療時機:建議流感發病48小時內儘早應用抗病毒藥物,重症患者可延遲至48小時後。

抗病毒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為抗流感病毒一線選擇藥物。臨床藥物主要有磷酸奧司他韋、帕拉米韋。對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建議規範、足量、及早、足療程使用。抗病毒治療療程一般為5~7天,重症流感可根據核酸結果酌情延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dd7a4aa17e79f9bd76901f874746a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