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上午9點多,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在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大廳響起:「120急救人員快速出車,患者猝死!」此時,急診科醫護人員迅速響應,緊急出車趕往現場!
在急救車上,朱志聰醫生立即與現場取得聯繫,得知患者已暈倒在家中,而家人正在進行心肺復甦。他迅速給出指導:「持續按壓,開放氣道,嘴對嘴吹氣……」每一個指示都關乎生死。不久,急救車抵達現場。經初步檢查,患者已無心跳、無呼吸。面對這樣的狀況,院前急救醫務人員快速接力,立即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薩博儀輔助胸外心臟按壓繼續搶救!同時,使用簡易呼吸氣囊輔助通氣、迅速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並給予藥物治療。然而,在通氣過程中,朱志聰醫生髮現患者氣道存在阻力,立即果斷地使用可視喉鏡為患者建立高級氣道氣管插管。在插管過程中,發現患者氣道有異物堵塞,懷疑這是導致呼吸心跳停止的原因。朱志聰醫生迅速清除異物,完成氣管插管。隨後,患者被緊急轉至救護車,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救護車風馳電掣駛回醫院!
抵達醫院後,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梅冬蘭及在崗人員早已準備就緒。患者被迅速安置在搶救室。在梅冬蘭醫師的指導下,急診科團隊展現出默契的配合與高效的搶救措施。不久後,患者心跳恢復,生命體徵逐漸穩定。經過進一步評估,患者既往有腦梗病史,今晨在進食過程中突發意識喪失。食物阻塞氣道可能是造成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經過高級氣道管理及呼吸機支持,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穩定下來,隨後被轉入ICU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搶救治療。
這場生死救援,環環緊扣,沒有一絲鬆懈,院前院內急救無縫銜接急診科醫護人員以敏感的搶救意識、嫻熟的搶救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把患者從死神手上奪了回來,使患者的生命健康的恢復成為了可能。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凌受毅提醒廣大市民,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可能不如年輕時那麼靈活,而腦血管疾病等問題也可能增加進食時的風險。食物容易誤入氣管,引發嚴重問題。為了確保老人的健康與安全,建議選擇質地柔軟、易於消化的食物。麵條、蛋羹、粥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更易於消化,降低噎食的風險。同時,避免食物體積過大,特別是大顆的湯圓等容易噎住的食物,以免給老人帶來嚴重傷害。(陳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