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老爺們,今天您是當退貨者,還是作戰利品?

2020-01-26     王培俊5188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年初二姑父節了。在此,首先向所有的華人姑老爺們節日快樂!按照華人的習俗,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有這麼一則小笑話,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姑老爺們的心情分為兩種:

一種是:小夫妻帶著孩子來到丈人家,老岳父泰山那個高興呀,對待姥爺那叫一個尊敬,又讓座又倒水,又遞煙又敬酒。為什麼這樣呢?這是因為擔心姥爺不高興,翻臉退「貨」甩手就走,把他的女兒和孩子留下,這老丈人的臉可就丟大了。

第二種是,姑老爺小心翼翼,畢恭畢敬地跟在妻子後面,到家後,放下禮物就奔廚房,對老丈人、丈母娘極盡恭維之能事。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他的身份是妻子的戰利品,而且還通過努力勞作,為妻子帶來了效益-孩子,而妻子才是主人。

姥老爺們,今年您是扮演退貨者呢?還是充當戰利品?

以上說法,純屬笑話。

至於姑爺節的來歷,是因為過去的老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而已婚的女兒被認為是嫁出去的「外人」,所以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在這之後,老祖宗回去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當然這也是舊社會迷信觀念以及女性社會地位較低的反映。

然而,時過境遷,這樣的「理由」早已站不住腳,但由此而來的年俗卻已經形成並長久地保存下來。當然,新的時代新的話語環境下,什麼時候回娘家早已不是一個只有唯一解的問題,小兩口是男方家還是女方家過年,全憑兩個人商量決定了。

春節的飲食很有講究,北方民諺有「初一餃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說。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說,把面煮熟之後要用冷水浸過,這種吃法,在河北地區稱為冷湯,而老天津衛人叫「過水」。麵條過不過水,河北人都叫「冷湯」。而天津人則不然,不過冷水的、直接從鍋里撈出來,和上滷子拌好就吃的的,叫「熱挑兒」。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面或者炸醬麵。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ZHJ828B3uTiws8KyZ15.html